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西南联大文学课
QQ咨询:
有路璐璐:

西南联大文学课

  • 作者:朱自清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ISBN:9787545557947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1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45557947
    • 作者
    • 页数
      1
    • 出版时间
      2021年01月01日
    • 定价
      ¥5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丛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3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文学、历史、哲学三个方面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并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以及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从中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对于教育的坚持,还可以在这些文字后面看到大师们在时代剧变中始终屹立不倒的身影。
    文章节选
    东汉文人的五言诗
    / 游国恩/
    现存有主名的东汉文人五言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大体上可以看出文人五言诗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文献记载看,东汉时代的早期作家班固写的一首《咏史》诗,内容是咏缇萦救父,汉文帝除肉刑的事,可能是他被逮洛阳狱中所作。虽“有感叹之词”,但“质木无文”,缺乏形象性。这说明文人初学五言新体诗,技巧还很不熟练。其后张衡作《同声歌》,用新婚女子自述语气,可能有所寄托。这首诗感情真挚,词采绮丽,表达技巧已有一定的进步。如“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数句,颇有乐府民歌情调,后来陶渊明《闲情赋》中“愿在衣而为领”一段,便是受了它的启发。东汉末,桓、灵之际,五言诗作者有秦嘉、蔡邕、郦炎、赵壹、辛延年、宋子侯等。秦嘉既作《述昏》等四言诗,又作《留郡赠妇诗》三首五言诗,说明诗人已不满于四言的旧形式,而在试探五言新体诗的创作。《赠妇诗》叙述作者奉役离家,不得与其妻面别的惆怅情绪,如云:“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忧来如寻环,匪席不可卷。”又云:“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临路怀惆怅,���驾正踯躅。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以整齐排偶的语言,写真挚深厚的感情,朴素自然中表明了文人学习五言诗的技巧已渐趋熟练。蔡邕的《翠鸟》以鸟自比,反映了作者遭遇迫害,幸脱世网的心情。郦炎的《见志诗》二首(郦诗第二首《艺文类聚》题作《兰诗》,玩其词意,恐非)表示作者不信宿命的思想、超迈绝尘的雄心壮志和贤才被抑不用的感慨。特别是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篇末二诗,揭露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黑暗,充满愤激情绪,其首有云:“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使人联想到李白的诗句:“万言不值一杯水!”正是封建文人生不逢时的共同命运。东汉的文人五言诗之所以日趋成熟,是和学习乐府民歌分不开的。上述几首诗,无论语言风格、比兴手法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乐府民歌的影响。但其影响显著、艺术成就出色的则为辛延年的《羽林郎》和宋子侯的《董娇饶》二篇。前者写胡姬的抗拒豪强,后者假设桃李和采桑女子互相问答,感叹盛年一去,即遭捐弃的不幸命运。风格逼近乐府民歌。不但表现技巧纯熟,而且深得乐府民歌的精神。现录《羽林郎》一篇如下: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
    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渝。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辛延年、宋子侯,生平不可考,可能是熟悉乐府民歌的下层文人。《羽林郎》是乐府中的“杂曲歌辞”。它反映汉末官僚**、豪强恶霸对人民横加欺压的不法行为,故事情节颇与《陌上桑》相似。诗中极力描写胡姬服饰的豪华,有模拟《陌上桑》迹象。胡姬拒绝金吾子的调戏和引诱,显示了她的坚贞不屈的品格,这也和罗敷一样,都是民间女性中的光辉形象。诗中的故事、对话、结构和夸张的描写方法都具有乐府民歌的特色。
    此外,东汉末年还有数量不少的无名氏“古诗”,其中一部分代表了那时文人五言诗的艺术成就,也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新阶段。
    目录
    《西南联大文学课》 / 章/ 朱自清、游国恩讲先秦两汉文学 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 新型历史著作《左传》《国语》 先秦诸子 屈原和“楚辞” 司马迁与《史记》 西汉后期的散文和辞赋 班固与《汉书》 东汉文人的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 / 第二章/ 罗庸、萧涤非讲魏晋南北朝文学 曹氏父子的“一家辞赋” 所谓建安七子 左思、刘琨、郭璞 陶渊明及其作品 山水文学之肇始 钟嵘《诗品》及萧统《文选》 / 第三章/ 罗庸、闻一多讲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统一与文学之变古 唐诗及盛唐诗人 孟浩然及其作品 杜甫及其作品 中唐文学之创新与复古 晚唐五代文学及其文艺论 / 第四章/ 浦江清讲宋元文学 宋初的诗文革新运动 欧阳修及其作品 王安石及其作品 词曲的发展和词的概况 苏轼的散文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词 杂剧作家的时代分期 关汉卿与《窦娥冤》 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 第五章/ 浦江清讲明清文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清初的诗词与散文 孔尚任与《桃花扇》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曹雪芹与《红楼梦》 《西南联大国史课》 / 章 / 张荫麟论夏、商、周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周朝的兴起 周代的封建社会 封建组织的崩溃 楚的兴起 齐的兴起 晋楚争霸 吴越代兴 秦的变法 / 第二章 / 张荫麟论秦、汉 六国混一 新帝国的经营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楚汉之争始末 纯郡县制的重建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 第三章 / 雷海宗讲魏、晋、南北朝 曹操与三国 西晋与中原之沦丧 五胡乱华 南北朝 新宗教之酝酿与成熟 / 第四章 / 陈寅恪讲唐代政治制度 李唐先祖来源 关中本位政策 藩镇与**对立 安禄山集团的民族构成 / 第五章 / 张荫麟、雷海宗论宋、元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宋之积弱与变法失败 宋 亡 元朝的迅速衰败 / 第六章 / 吴晗讲大明帝国 明太祖之建国与开国规模 靖难之役与迁都北京 明初的恐怖政治 明教与大明帝国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晚明仕宦**的生活 / 第七章 / 雷海宗讲清朝盛世 清朝的统治手段 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 甲午戊戌与庚子辛丑 《西南联大哲学课》 / 章 / 冯友兰讲子学时代 泛论子学时代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墨子及前期墨家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 / 第二章 / 冯友兰讲汉代儒学 ——以董仲舒为例 董仲舒在西汉儒者中之地位 元、天、阴阳、五行 四时 人副天数 性情 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 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 灾异 / 第三章 / 汤用彤讲魏晋玄学 魏晋思想的发展 魏晋玄学流别略论 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 向郭义之庄周与孔子 谢灵运《辨宗论》书后 / 第四章 / 汤用彤讲隋唐佛学 隋唐佛学之特点 西行求法之运动 唐太宗与佛教 玄奘法师 韩愈与唐代士大夫之反佛 / 第五章 / 贺麟讲宋明理学 宋儒的新评价 陆象山与王安石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王船山的历史哲学 知行合一新论 / 第六章 / 冯友兰讲清代思想 清末之立教改制运动 康有为 谭嗣同 廖平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