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经营30条   宋志平40年经营心得集大成之作!30条企业经营的硬道理!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经营30条 宋志平40年经营心得集大成之作!30条企业经营的硬道理!

  • 作者:宋志平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7521760361
  •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01日
  • 页数:320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 企业的创新要有目的、有质量、有效益, 不光要重视高科技, 也要重视中科技、低科技、商业模式的创新。 经营是做正确的事,而管理是正确地做事。 做企业从根本上讲是做人心的事情。 …… 本书涵盖战略、创新、经营、管理、改革、文化六篇内容,30条企业经营“硬道理”,是作者宋志平40年经营经验和感悟的系统性总结,它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40年深耕企业的切身经验与心得,对上百家企业深入调研的分析和归纳,在清华、北大等高校和商学院的深度交流,经过全局复盘、精心提炼,清晰而多维度地呈现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认识论和方法论结合起来,以事讲理,力求好读,帮助大家理清思路、解决问题,为广大企业经营者提供易读、有用、可实践的参考。
    文章节选
    自序
    在过去几年里,我与年轻的企业家们交流得比较多,也写了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书,书的内容大都是我做企业的经验体会。也常有企业界的朋友让我概括一下我的经营思路、观点和原则,以便于大家学习和掌握。这些要求是我思考《经营30条》的由来。我先是写了一篇关于经营30条的文章,大概一万多字,在正和岛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后来也给一些商学院讲过几次“经营30条”的课,根据这些讲课内容��整理成了现在的这本书。
    我做企业40年,企业各个层面的工作几乎都做过,我既是个学习者,也是个实践者,我也经常认真地对企业的学习和工作体会进行思考、归纳、总结。2013年,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经营方略》,把我做企业的经验体会原汁原味地收录了进去,我当时说,我的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其实,今天给大家奉上的这本《经营30条》,依旧是这样,都是我这么多年做企业和调研企业的经验和感悟。我常说我哪里会写书,这并不是我的谦逊之词,而是说我的书没有高深的理论,主要是我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所以不可避免地有我个人实践带来的一些局限性。
    我写书有两个出发点,一是好读,二是有用。好读,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以事讲理,让大家能轻松地读进去。有用,就是能帮助大家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着重回答大家对问题应该怎么看、怎么想和怎么做,是那种把认识论和方法论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
    根据内容,我把《经营30条》分成了战略、创新、经营、管理、改革、文化6篇内容,每篇有5条,在每一条里分别做了4个小节,这样更显条理一些,做下来共有120个小节,内容也不少,倒也像一本书了。但我还是力争简单明了。此外,里面还有不少小案例,既便于大家理解,也更为大家喜闻乐见。
    我是2019年底从央企领导岗位退休的,这几年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会长工作,这让我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对企业的工作进行思考和归纳。这几年我也去过上百家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也到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商学院与EMBA(**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DBA(工商管理博士)进行交流,我把这些新的感受和体会与我过去40年的体会融汇在了一起,应该说,这本《经营30条》里也有不少新的观点。
    我们现在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成了常态,这就要求企业家们既要秉持做企业的常理,也要时时面对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并要把企业做得更加精细到位。这本《经营30条》是我专门为年轻企业家写的,希望能在这个时刻给到大家一些帮助。
    *后,诚挚感谢中信出版社的支持,尤其是王斌先生对本书所做的努力,也衷心感谢多年来支持我的读者们。 宋志平
    2023年7月于北京
    目录
    **篇战略 01战略是企业头等大事 做企业*重要的就是战略先行004 战略定位是企业发展根儿上的事006 战略的目的是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008 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012 02战略是一场选择与取舍 “不做什么”与“要做什么”同样重要016 占领必须占领的地方018 不包打天下,而是要学会三分天下020 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021 03战略制定要以目标为导向 制定战略是***的首要责任024 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026 先定目标,然后缺什么找什么028 要保证战略的实施与落地030 04企业发展要突出主业 企业的看家本领是四大核心034 选择新业务的“四问、四不做、四要”原则036 突出主业,做强主业038 专业化、相关多元、多元化的选择039 05转型不一定要转行 构建三条成长曲线042 在行业下行时做好细分领域044 转型的方向有“四化”046 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与企业成长的逻辑047 第二篇创新 06创新的本质是一种新组合 如何进行新组合054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055 创新要做好产学研的合作057 不同的创新高地模式059 07要进行有效的创新 创新要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或价值062 依靠资本市场进行创新064 创新既要重视高科技,也要重视中科技和低科技065 减少创新风险有方法066 08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灵魂 企业家应是创新的痴迷者070 努力做成创新型企业072 创新文化是创新的基础073 创新体系中要重视两项**工作075 09要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 自主创新,自立自强078 集成创新是一种很重要的创新模式080 持续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两手抓081 企业创新也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083 10科技与商业的创新融合是大势所趋 科学家与企业家从分工到融合086 科研院所进企业087 要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089 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策略091 第三篇经营 11经营是做正确的事 从生产管理转向经营管理098 经营要在不确定性中做正确选择100 企业***首先是一个经营者102 做有效的经营者104 12做企业要学会整合资源 *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做企业108 端出三盘牛肉是整合资源的好方法110 建立产业与资本、资源的整合模式111 资源配置三原则112 13要进行有机的联合重组 从有机成长到有机重组118 要收会下蛋的鸡120 重组的核心是互利共赢122 深度整合是重组后的重要工作123 14从量本利到价本利 从量本利到价本利128 从竞争到竞合130 从红海到蓝海132 实现共生共赢134 15风险与危机处理要损失*小化 用制度来“治未病”138 决策正确是规避风险的重要基础140 风险要可控、可承担141 企业一定要稳健经营144 第四篇管理 16管理是正确地做事 管理要靠工法150 八大工法让企业管理深入人心152 六星企业是好企业的标准153 三精管理是个开放的平台155 17组织要不停地“剪枝 企业衰落有迹可循158 时时提防大企业病160 控制规模,不断剪枝161 “分家”分出新活力163 18质量管理要贯标 质量上上,价格中上166 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168 建立一套管理标准体系170 构造五优飞轮效应172 19做企业要现金为王 企业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176 财务杠杆合理化177 追求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流的利润179 “两金”*小与资金归集181 20打造自主品牌 构建竞争新优势184 品牌工作是一把手工程186 加大在品牌工作上的投入188 打造自主品牌,建设品牌强国189 第五篇改革 21企业要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营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196 “央企市营”模式198 股权要多元化200 坚持市场化竞争原则201 22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是把“金钥匙”204 国企的实力 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207 混合所有制重要的是“改”而不是“混”208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三高三同”210 23公司治理要规范 确保公司独立的法人财产权214 充分发挥好董事会的作用217 合规经营,严格内控218 完善ESG工作机制220 24用共享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 什么是企业机制224 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同等重要226 有机制做企业不需要**,没机制**也做不好企业227 从激励机制到共享机制229 25弘扬企业家精神 何为企业家234 企业家的特质236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238 珍惜和爱护企业家242 第六篇文化 26企业要以人为** 文化定江山250 企业要以人为**252 着力做好四支团队的建设254 不可或缺的企业领导力256 27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中国式管理模式 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管理262 创造中国式管理264 **的企业家还应该是企业思想家266 做包容式发展的企业268 28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 做企业既要实践,也要学习272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深度互动274 提升组织的整体素质276 学会深度学习278 29按照常理做企业 要发扬务实主义282 要秉持专业主义284 要坚持长期主义285 要做精客户主义288 30企业的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 企业的目的是什么294 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296 做有品格的企业298 一生做好一件事30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