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模拟化生存:虚拟与现实之间
QQ咨询:
有路璐璐:

模拟化生存:虚拟与现实之间

  • 作者:(美)大卫·萨克斯(David Sax) 著 张玉亮 译
  •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ISBN:9787500174493
  •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 页数:342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不是所有的进步都来自于新技术,正如不是所有的技术都等于进步一样。有时数字技术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但有时却使生活变得更糟。2020-2022年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就像是一次实验,向我们提前上演了数字未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可能。 模拟未来,不是回到某种前疫情、前数字的生活方式……而是运用未来的技术重新构建我们现实的世界,打造更人性化、更贴近我们愿望的未来。 选择数字技术或许可以快速实现未来的想象,但并不总是*佳选择。模拟未来并不是否定进步,也不是抵制数字化,而是需要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深思熟虑、以人为本地决策前进的方向。如果我们想让人类需求超越数字技术本身,就需要优先考虑模拟技术,为它创造更多机会,用时间和资源培育模拟现实的成长,塑造更加人性化的未来。它注重发挥人类的独特天赋,而不是单纯追求自动化。 模拟未来,将更加注重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社会性,唤醒我们寻求更人性化、更具创新的生存模式。
    文章节选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让我们措手不及的未来。有人因此失去健康、失去所爱之人;还有人陷入经济危机,或者压力过大精神陷入崩溃;另外���也有人因疫情坐收渔利,赚得盆满钵满。疫情之下,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不确定、担惊受怕、百无聊赖、欣喜若狂和万念俱灰等各种情绪之间来回游走。它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上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忘记的事情:身体健康和社会秩序的不堪一击、信用机构的重要性,以及人性的价值。 一开始,我们听闻曾经熟悉的生活已经远去,无法重来。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世界卫生、气候变化和供应链等方面的诸多危机已不容忽视。但*重要的是,疫情告诉我们,期待已久的数字化未来终于来到——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一直在这种状态中生活下去。这便是所谓的新常态。电脑、电话、互联网和它们连接起来的一切,成了我们的救世主。工作、学校、文化、商业、社区、对话、锻炼和意义——这些都能通过网络继续开展,几乎没有中断过便异常迅速而轻松地完成了过渡。前**,我们还在外面的世界和成千上万的其他人一起自由呼吸着新鲜空气;第二天,我们便待在家里,点击、滑动鼠标,依靠一大堆1和0来完成一切。在一开始的几个星期、几个月里,信奉未来属于数字技术的信徒、宣扬者和***们几十年来鼓吹的理论在事实中得到了充分印证。未来是数字化的。 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事实,即数字化未来的承诺远远没能兑现。没错,技术确实起到了作用,但人类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可以在电脑上完成任务,但同时,我们疲惫不堪,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对数字未来一路演练试验,体会到了模拟现实的价值。电脑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助一臂之力,让我们与同事和亲人建立联系,还可以给我们提供通知、音乐乃至欢笑。但电脑能做的仅此而已。它不可能对我们付出真正的关心或爱,因为计算机是机器,不是人。电脑的功率可能达到指数级的增长,但这并不表示数字计算的未来也如此势不可当。并非所有进步都来自新技术;同样,并非所有的技术都意味着进步。数字化有时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但它也可能会让生活变得更糟。新冠肺炎疫情像是一项实验,向我们展示了在数字化的未来里,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会是什么样子。这项实验不仅仅是一些笼统的预测。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启了数字模式,坐进驾驶室、系好**带,严格按照数字化未来的步调,展开了完全数字化的生活实践。我们认为,有必要记住我们从这次经历中学到的一切,并从中提出一些犀利的问题,比如,与硅谷一直鼓吹的未来相比,我们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未来? 在我写本书的两个星期之前,马克·扎克伯格就脸书因不当使用用户数据导致政治暴力和错误信息等问题接受了调查,并出席了国会听证会。其间,扎克伯格透露脸书将由Facebook公司更名为Meta,专注于将虚拟现实一直以来所承诺的未来落到实处。在漂浮的岛屿和与扎克伯格本人的木讷表情有几分相似的卡通头像构成的充满田园气息的动画背景下,脸书的创始人、大老板(太阳**)——扎克伯格谈到他们要创建一个“具身化的互联网”,这是一种先进的软硬件融合体,将提供一个数字化未来和模拟未来无缝集成的世界。“我觉得*棒的是,我们是在帮助人们实现并体验更为强烈的在场感(presence)——这种感觉可能是关于他们所在乎的人、共事的人,也可能是他们想去的地方,”扎克伯格告诉科技记者凯西·牛顿,“这会让我们的互动更加丰富,而且感觉更为真实。将来我们打电话时,你将能够以全息图的方式坐在我的沙发上,或者我将能够以全息图坐在你的沙发上……虽然实际上我们可能身在不同的州或相距数百英里,但感觉就完全像是我们真的在一起。我认为这真的很了不起。” 认为元宇宙是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未来,是一种极度傲慢而天真的想法。这种观念对我们在过去两年中所经历的、学到的一切完全视而不见。在疫情之下,我们不得不求助于网络,这是一种糟糕的、反社会的体验。而追求元宇宙的观点则使这种体验更加的糟糕,似乎我们现在的孤立隔绝、怏怏不乐和空虚不满,只需要一副更**的VR眼镜,让我们用它看到更多的飞马、飞屋,或是扎克伯格宣扬的某种活灵活现的狗屁废话,就能全部解决。元宇宙承诺我们将能有更多的时间在家里对着屏幕度过,这是一个懦弱无比、毫无前途的未来。在这种未来里,我们没有机会去直面现实、正视真实世界里从气候变化到政治动荡等各种紧迫的后果。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方式来躲避现实生活。永远待在家中并不是数字技术的胜利,而是想象力的溃败。从本质上来讲,任何一种以此为蓝图的未来都是极其不人道的。我们需要真实的共享空间,而不是日益复杂的虚拟共享空间。我们不需要像扎克伯格承诺的那样,只是“感觉真实”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面对现实,而不是躲在一些交互式动画里,畏缩不前。 全球声望*高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温顿·瑟夫说:“我相信,所有人都已经认识到完全数字化的生活非常糟糕。”瑟夫作为设计IP协议和电子邮件的“互联网之父”享有盛誉,除此之外,亦有多种创新成就。2021年年中,我在瑟夫于帕洛阿尔托的家中与他见面时,他说:“我错过的那些东西非常重要。”当时,他身穿定制的西装三件套——这是他标志性的着装造型。“我们(通过网络)对世界的了解有限。你们不能住在同一个房间里,没有机会获得同时的体验。难道这就够了吗?”对于我们跨越数千英里的视频聊天,瑟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不够。这不一样。你们没有沉浸在同一件事里面。你沉浸在你的房间里,我沉浸在我的房间里。哪怕我们可以假装这些在线体验以某种方式实现了共享,但我们仍然缺少丰富的共享体验。”瑟夫说,实际上,虚拟现实和人工现实用处很大。瑟夫曾担任阿波罗计划的火箭设计师,近来他也协助工程师使用VR软件探测火箭发动机工作部件的内部状况。“但如果我们试图让它们替代模拟性质的物理互动,那就错了,”他说,“试图重新创造现实的行为简直愚蠢至极。” 元宇宙只是*新形式的数字乌托邦,它以同样的理想主义承诺,不断地向我们鼓吹:在未来,计算机将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并将我们从现实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如果我们让类似扎克伯格的数字预言家继续主宰我们的未来,那么虚拟世界必将是人类的归宿。我们的选择很简单:接受这个未来、成为线上虚拟狂欢的一员;或者相反:加入卢德派,将数字化未来拒之门外,我们自己也被他们所排挤。总之,要么接受、要么远离。但这种选择永远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哪种未来是简单的二元选择:这样或是那样,线上或是线下,虚拟或是真实。我们或者做出接受或拒绝*新技术的*终选择,或一锤定音地宣布我们是在家工作还是去办公室工作,从而决定我们的未来。每**,我们都面临着无数条通往未来的道路。有些通向数字化的未来,有些则去往模拟的未来,而大多数的道路是二者的杂合,与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一样不**,却充满活力。 模拟的未来,不表示我们要回到在新冠或是数字化出现之前的某种生活方式。它指的是要亲自建设我们想要的未来,将我们在屏幕前度过那些艰难岁月时吸取的所有惨痛教训都融入其中。如果我们在某件事上选择使用数字技术,并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只是不能简单地将数字化作为默认的选项。这是因为,某些事情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但并不意味着那就是*好的方法。模拟未来并不是拒绝进步,它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我们想要前行的方式。如果我们希望将人类的需求放在比数字技术的创造者和投资者更重要的位置,就必须优先考虑模拟化。我们需要为模拟提供空间,并投入相应的时间和资源,允许它在我们生活中需要真实人类体验的所有领域能正常存在及发展。为了建设一个更人性化的未来,我们需要在现下热门但杂乱无章的模拟现实领域加大投入。 我希望看到这样的一个未来:工作不仅仅是坐在(无论在哪里的)办公桌前,不断执行优化一系列可量化的任务以更好地理解复杂难懂的生产力概念。我希望未来是模拟的,我们所做工作的社会属性能真正被重视,采用面对面的人际互动来促进创新和人文关怀,这对于从事工作的人来说赋予了工作更多的意义。就像那些从事手艺活的人一样,他们工作的*大价值在于独特的天赋和才能,而不是追求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我祈祷在未来:孩子和学生,只在*严格限制的情况下,才进行远程学习。虚拟学校的虚假承诺被丢进历史的垃圾箱,我们可以尽全力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区之间建立信任,强化学习的互动性和关联性的核心地位,因为这才是促进所有优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学校的未来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探索新奇世界,一生对知识充满热爱;同时要求学生使用头脑思考、双眼观察或者电脑辅助,在学校里、在野外、在公园里和职场中经历各种不同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同时也指导他们利用身体、双手和心灵更好地了解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而不仅是为了考试得高分就将一堆知识一股脑儿不加思考地塞进大脑里。 在未来,我希望生活在一个商店、餐馆和本地企业等更为多样化的社区,它们既支持到店采购也支持网上下单,而且仍然是稳定、公平的商业经济的命脉。先进的技术应该始终不断改善其所在的模拟世界,而不是取而代之。我希望看到有更多数字工具被用于巩固实体商业,而不是同它们竞争乃至成为市场主导,目的仅仅是给一些远离本地的投资者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利润数字。我想继续在这座城市生活,它总是能不断产生创新理念、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和美妙的惊喜,让我在这里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因为在未来胜出的将是优质的理念。这表示,城市可能需要更好的市民服务网站,人们能以更简单的方式在手机上租自行车。但我希望,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户外餐桌、更好的公园和图书馆对公众开放,供人们闲逛或是同邻里谈天的休闲空间也不断扩大。我希望我们的政府能在给这座城市和所有其他城市创造*高价值的东西上投资,无论其创意是来自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还是用代码写成,都能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 在未来,我仍然想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上通过网络播放的电影。希望那时的文化一如既往的丰富、振奋人心、复杂多样而且趣味十足,因为我和以前一样,需要出门、大笑、用*大的嗓门唱歌,我要去看真人演出、真人舞蹈,欣赏钢琴发出的每一个音符,感受舞池里人们汗水的味道。我想观看现场直播的音乐会、戏剧和颁奖典礼,它们诱惑着我回到剧院去体验那些真实的感觉,而不是电子方式的替代品。我想继续站在一屋子的陌生人面前,同内心里想要逃离舞台的想法做抗争,以一种更有活力的方式同周围的人们建立起联系。我希望在我们的未来,现场体验仍然是文化*高层次的体验,****、****。我也希望这些活动的举办场所能降低门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那些美妙的体验。 在我理想的未来,我作为人的需求、欲望和体验被放在*核心的位置。这个未来将以人为**,它的默认设置是我们人类自然趋向的实体模拟现实,而且根据这一标准来衡量任何新发明或数字技术的承诺:它是否真的会让我更快乐?它是否有助于我感到与地球和其他人的更多联系?它会支持还是减少我根本的人性需求? 未来是模拟的,因为我们是模拟的。这是疫情教给我的。人类不是数字化的物种,我们不是受软件驱动的硬件,我们的命运也没有经过预先安排,注定只能以某种指数曲线发展,我们无法将思想上传到云端并超越这个世界。我们是有血有肉的生物,生物学及其所有异常现象都作用于我们,我们经历着生命的丰盈、风险、美丽和痛苦。而当我们试图用数字化世界代替现实世界时,我们便迷失了方向。
    目录
    **章:未来职场:线上办公与人性融合 第二章:教育边界:数字化教育与模拟体验 第三章:商业新兴:数字化市场与创新商业模式 第四章:城市变革:智慧城市与模拟互动 第五章:文化融合:数字创意与模拟身份的交汇 第六章:虚拟对话:数字情感与模拟对话 第七章:拥抱模拟化未来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