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逐根:中西哲学双轨下的形式理论构建
QQ咨询:
有路璐璐:

逐根:中西哲学双轨下的形式理论构建

  • 作者:庄育婷
  •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16429273
  • 出版日期:2024年03月01日
  • 页数:222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哲学是一个深奥而晦涩的研究领域,它与现实世界追逐的“实用性”有一定的距离。在日趋商业化和自动化的当代世界,其生存的土壤瘠薄,其重要性日益式微,加之其学习与研究进程漫长而艰辛,是“短平快”的对立端,所以其不为主流研究者所喜。尤其在商业研究领域具备哲学底蕴的研究者越来越少,将其运用在学术研究中的人更少。然而,运用哲学思辨考量商业问题,从历史和空间的大格局出发思辨**与时代大格局与战略方向,才是其真正重要的治学价值。 中国有着千年的哲学智慧与体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许多现代西方企业管理思想都能从流传两千多年的以儒道法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找到共鸣。但由于东西方哲学体系生成土壤不同,在西方研究模式的学术世界里,东方哲学的立场与智慧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因此,推进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势在必行。 本书作者早年便确立了坚定的志向,耗时十余年潜心钻研,旨在从知识体系、研究发现和商业战略层面为学术界做出有益的研究探索。本书从难得一见的东西方哲学范式对比起笔,探讨扎根理论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实用性和实现途径。本书作者更是以被称作世界“活遗产”的中国景德镇陶瓷产业为研究对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定位 1.2 目标贡献 1.3 本书结构 第2章 哲学背景综述 2.1 西方哲学范式 2.1.1 西方哲学背景 2.1.2 社会学的三大支柱 2.1.3 西方哲学范式比较 2.2 东方哲学范式 2.2.1 东方哲学背景 2.2.2 中国主要哲学家 2.2.3 东方哲学范式比较 2.3 哲学范式的个人偏好 2.3.1 本体论偏��� 2.3.2 认识论偏好 2.3.3 文化立场偏好 2.4 小结 第3章 方法论背景综述 3.1 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 3.1.1 西方的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 3.1.2 东方的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 3.2 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 3.2.1 扎根理论方法论在商业研究中的背景 3.2.2 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路径 3.3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 3.3.1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中的韦伯(新康德)流派 3.3.2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路径 3.4 扎根理论方法论的文献使用 3.4.1 扎根理论方法论中的文献讨论 3.4.2 理想类型在社会研究中的使用 3.5 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设计 4.1.1 韦伯(新康德)思想框架的设计 4.1.2 社会现实、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与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的设计 4.1.3 社会知识建构模型的设计 4.2 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4.2.1 Lehmann和Fernández的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4.2.2 “我”的实质扎根理论方法创新 4.2.3 纳入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的数据收集方法 4.3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4.3.1 4种三角测定和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4.3.2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的演变 4.3.3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4.3.4 现有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与韦伯(新康德)流派的系统比较 4.4 在扎根理论方法设计中的文献使用 4.4.1 静止锋效应设计 4.4.2 静止锋效应模型中的理想类型 4.4.3 静止锋效应中的文献数据图书馆 4.4.4 静止锋效应中的田野笔记库 4.4.5 静止锋效应的研讨会 4.5 小结 第5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5.1 数据收集 5.1.1 数据收集:经验田野数据库 5.1.2 数据收集:文献数据库中的历史编纂法 5.1.3 数据收集:田野笔记库 5.1.4 数据收集:研讨会 5.2 数据整理与分析 5.2.1 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四**次模型的准备工作 5.2.2 正式理论化的数据准备:景德镇07/08 5.2.3 形式理论化的数据准备:景德镇14/15和历史编纂法 5.2.4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准备 5.2.5 数据分析:景德镇14/15的实质(点)理论化 5.2.6 景德镇瓷器产业集群团形式化(线)理论 5.3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6.1 研究结果 6.1.1 景德镇14/15的实质(点)理论 6.1.2 古代景德镇陶瓷集群的形式(线)理论 6.1.3 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的形式(线)理论(当代) 6.1.4 景德镇陶瓷集群的形式(线)理论(普遍性) 6.1.5 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分析中浮现的理论总结 6.2 讨论 6.2.1 理论与文献的空间维度比较 6.2.2 理论与文献中的人维度比较 6.3 小结 第7章 结 论 7.1 总结与贡献 7.1.1 哲学维度 7.1.2 方法论维度 7.1.3 理论维度 7.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7.2.1 哲学维度 7.2.2 方法论维度 7.2.3 理论维度 7.3 个人反思 附 录 参考文献 致 谢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