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诗书礼乐:宋明儒学的性道神化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诗书礼乐:宋明儒学的性道神化

  • 作者:马强才 著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199276
  •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5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梳理了《诗》《书》《礼》《乐》这四部儒家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经学的流变过程,尤其是宋代哲学家在诠释《诗》《书》《礼》《乐》四部儒家经典时的思想创新,揭示了这四部经典在宋代儒学形成中的学术贡献。 本书共分为九章,主要讨论了“乐教”与“诗教”;《尚书》与诗、礼的关系;两宋《仪礼》学以及朱熹礼乐观;*后结合马一浮“三礼类”书目讨论了学礼与治礼,*终将儒学的目标定位在“完善的人”。其学术视角新颖独到,观点中肯,论述有据,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目录
    引论 **章 由学而教与“诗乐”分合 **节 “六艺”传“礼” 第二节 孔子论“学” 第三节 学以养德 第四节 隐圣好学 第五节 少学老教 第二章 乐教与诗教:从西周到孔子 **节 律以和人:先秦两汉的乐教思想 第二节 由乐而生:“诗”之兴起 第三节 赋诗言志:诗的一种用法 第四节 诗乐合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第三章 郑卫之音:诗乐分离后的阐释难题 **节 从郑声淫到郑诗淫:《诗》文本属性调整的阐释倾向 第二节 “美刺”之说与德行“教化”:汉代《诗》学的“归一” 第三节 “思无邪”如何可能:诗歌教化功能的理论建设 第四章 以“诗”解《诗》:人情与物理的阐释学意义i **节 劝善:《吕氏家塾读诗记》《诗集传》的共同追求 第二节 寻诗:王质《诗总闻》的阐释理路 第三节 初心:袁燮、杨简《诗经》学的思想内核 第五章 宋代理学视阈下的《尚书》诠释 **节 《尚书》与儒学复兴 第二节 《尚书》与二程洛学 第三节 《尚书》与二程后学:以杨时为**的考察 第四节 《尚书���与苏氏蜀学 第六章 经典与政治之间:荆公新学、新法对诗书礼的学术探寻和具体实践 **节 《三经新义》与王安石的教育理念及政治构想网二 第二节 荆公新学与熙丰新政 第三节 王安石对《周礼》的诠释及与理学意见之差异 第四节 荆公新学经典阐释的时代意义与学术史地位 第七章 两宋《仪礼》学的发展潜流:以实践为视角 **节 经典与实践的互动:《仪礼》经学、仪注与礼议水C 第二节 政治实践的诉求:北宋时期对《仪礼》的考证与辨析 第三节 制作士庶仪典之需:北宋时期对《仪礼》的改编与礼义解读 第四节 延续与新变:南宋时期实践诉求下对《仪礼》的校注与解读方法的提升 第五节 评价与认识:王安石科举废《仪礼》的影响与韩愈《仪礼》难读论 第八章 从礼乐之实到礼乐之用:对朱熹礼乐观的再检视 **节 从为学到为道的过程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第二节 直面肯綮:何以为“乐”与以何“成于乐” 第三节 礼乐二字相离不得:异用同体的内在逻辑与联动机制 第四节 改造或折衷:礼乐实践中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第九章 学礼与治礼:从马一浮编纂书目之“三礼类”谈起 **节 知类通达:马一浮的刻书计划与知识体系架构 第二节 学礼之门径:马一浮编纂书目中“礼类”选目及其特点 第三节 治礼之嗝矢:以《仲尼燕居》解“礼以义起” 第四节 将“义理”落于“自家”:“礼以义起”的实践决断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