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融入艺术的跨学科课程设计
QQ咨询:
有路璐璐:

融入艺术的跨学科课程设计

  • 作者:(美)丽莎·多诺万,路易斯·帕斯卡尔 著 陆香 译; 中青文 出品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15372792
  • 出版日期:2024年05月01日
  • 页数:216
  • 定价:¥59.9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当下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跨学科关联,加强课程综合,并对艺术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提出明确的要求,艺术将更多地参与到其他学科如数学、科学等重要学科的设计中,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技能。《融入艺术的跨学科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富有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使用艺术来接触和吸引学生进行跨学科教学,支持教师通过在语言、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等学科的教学中使用融入艺术的教学策略,将艺术带回课堂。
    文章节选
    如果学生对定镜创作感兴趣,那么教师便可以在课程学习时引入戏剧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主题,比如历史或文学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个科学研究的*初阶段,或解决数学问题所选择的切入点。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主动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人物、��景和时间要素的了解。戏剧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故事进行全面详细的研究。 默剧 “默剧是用无声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艺术”。学生需要用肢体语言,在不说话的前提下讲述一个故事或概念。他们用无声的语言刻画动作,展示人物关系,讲述故事的来龙去脉。学生借助无声的语言交流想法,有利于他们开拓思路、演绎概念。 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是指学生不事先阅读剧本,就当时的感受即刻进行创作与演绎。给学生提供时间、地点、人物,让学生代入所给角色,戏剧自然开演。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故事、角色和人物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将所演绎的故事、概念以及历史知识同生活结合起来。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即兴创作,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专家外衣”(Mantle of the Expert) “专家外衣”是由戏剧教育专家多萝西·希思科特(Dorothy Heathcote)提出的一个戏剧教育策略。她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象为所研究领域的专家。给学生一个角色,比如研究细胞分裂的生物学家,之后让其他学生对“专家”进行采访。该策略鼓励学生扮演一个特别的角色,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所研究的内容。“如果学生扮演成专家,那么他们说的话必须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独白 独白是指戏剧或故事中一个人独自陈述自己的内心想法的时刻。独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心独白,即自言自语,人物对自己说话,另一种是人物对观众的独白。让学生从历史、文学或新闻报道中选择一个人物,然后创作一段独白,独白**关注人物内心的波动。同时,让学生融入人物中,思考人物的立场角度,并思考以下问题: 你想讲什么有趣的故事?或者你的主旨是什么? 你想向观众传达什么? 你的动机是什么? 在你对独白的构思中,关键词是哪几个? 你要选择哪种说话基调? 视觉化 视觉化又称引导性想象,是指让学生听一段描述性文字,并想象自己置身其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写作奠定基础,还有利于“增进对故事的认知,了解故事的感情基调,提高学生对故事或话题的兴趣”。 教师可以用第二人称“你”叙述,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闭上眼,增强其体验感。 …… 聆听散步与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课:口语和听力对语言类课程十分重要。借助聆听散步法,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倾听彼此,提高自身的倾听能力。在记录各种声音的同时,学生不仅积累了词汇,也提高了基本的写作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会借助外观来描述物体,从未想过声音也可以。但通过聆听散步,学生会试着用各种词语描述声音及其带来的听觉感受。要想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文学世界里进行聆听散步,如写一篇记叙文来描述他们听到的某种声音,或者讨论拟声词的含义 ;也可以让学生创造新词来描绘他们听到的声音。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对声音的描述创作一首“有声”诗歌 社会研究课:正确运用聆听散步法可以加深对社会研究领域的理解。在聆听散步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听到的声音。接着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不同时期的人(如18世纪末西进运动时期坐在马车里的旅行者、抵达埃利斯岛的移民、参加印第安人聚会的客人或“五月花号”帆船上的乘客),思考他们可能会听到哪些声音 数学课:聆听散步结束后,让学生写下特定声音的节奏变化,如高 — 低 — 高 — 低或强 — 弱 — 强 — 弱。让学生创造各种表示声音的符号,然后把这些声音符号画出来。或者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不同的声音类型,如高音低音、强音弱音、人声、金属声、本位音、电音等。哪些声音会有多种来源?让学生以图表的方式将声音分门别类 科学课:可以让高年级学生讨论有关噪声污染的问题。或者将科学与声音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想一想哪些声音消失了,问他们:“为什么声音会消失?还有哪些声音即将消失?”帮助学生练习如何辨别音调,让他们按照高音、低音、中音对听到的声音进行分类,并讨论什么是频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以演示 —— 往玻璃杯中倒入不等量的水,敲击杯子,然后让学生判断每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会有何不同。也可以选择在一个大锡罐或一个无盖的纸箱 上系一根钓鱼线或铁丝,拨动钓鱼线或铁丝使其发出声音,再换一根较短的铁丝进行同样的操作,然后让学生判断声音会发生什么变化 视觉艺术课:聆听散步结束后,让学生回想他们刚刚走过的地方,并把在那里听到的声音画出来。教师要指导学生画出声音,而不是画出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例如,如果他们听到风声,就应该画出风是如何吹动树叶的,而不是简单地画一棵树。然后问学生:“声音有哪些颜色?声音是什么形状?是用曲线还是直线画这种声音?”完成创作后,让学生相互欣赏彼此的画。艺术家保罗·克莱(Paul Klee)将旋律描述为“漫步时的一种曲调”。因此还可以问学生:“你散步时听到的声音是不是一种美妙的旋律?你能把它唱出来或描述出来吗?”让学生运用各种线条、形状和颜色将声音画出来(图4.1)。 音乐与课堂教学 下文提到的一些简单的声乐活动适用于所有学生。不需要任何专业的音乐知识或技能,就可以轻松进行这些活动。 声音日记 声音日记可以说是聆听散步法的延伸。让学生每天花几分钟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聆听声音。每次聆听时,学生都应该在声音日记中写下他们听到的内容,同时把这些声音画出来。问学生:“你画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颜色?是什么形状?”这个练习有助于将声音与视觉艺术(如线条、形状和颜色)相结合。 声音日记还是扩大词汇量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声音的文章,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他们听到的声音,以及对声音的思考。一般来说,学生们擅于用形容词来描述看到的事物,而忽略了声音的作用。此类声音练习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语发音意识和写作能力,对学习语言类课程大有裨益。参见图4.2中的声音日记。 声景(声音环境) 声音可以让故事和历史事件的讲述变得更加生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完全从声音这一角度分析特定事件或情况,从中辨别各种声音,并鼓励他们对声音进行排列组合,以准确再现原声环境。学生可以自己发出声音或借助生活用品来重现声景,在互联网上也能找到很多录音资源。但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声音。在听众闭着眼睛聆听演奏时,演奏者要通过声音使现场“活”起来,让听众沉浸在声景中。无论声音环境是雨林、沙漠绿洲、火箭发射现场还是书中的某个故事情节,都要尽可能准确地重现声景,给听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创造和排列声音符号的过程中需要将写作、数学和讲故事的能力结合起来,才能营造**的声景。他们还可以虚构乐谱或声音图画以配合演奏。学生就像“总导演”,可以决定如何运用颜色给声音编码、如何绘制声音符号。 为激发学生创造声景的灵感,可以先给他们播放本田汽车广告的未剪辑版,再播放*终剪辑版(因为在剪辑后的广告中,各种汽车的音效都来自声景)。 ……
    目录
    作者简介 序言 前言 导言 Di1章 将故事融入课堂 第2章 戏剧教育的力量 第3章 探索诗歌的艺术 第4章 将音乐带进课堂 第5章 视觉艺术:通过图像理解内容 第6章 将创意形体融入学习过程 第7章 教学计划与评价 附录A:从费思·林戈德的《沥青海滩》中探索插画艺术 附录B:《沥青海滩》单元教学计划表 附录C:单元教学计划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