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来源于化学术语中的“亲水性”(hydropilicity)一词,是用以描述极性分子中一群原子或表面被水溶剂化的趋势,或指极性分子或分子的一部分在能量上适于与水相互作用而溶于水的特性。环境设计学科所涉及的“亲水”概念*初由日本的山本弥四郎在1971 年提出,是他在主张塑造城市河流的亲水功能时开始使用的2。*初,“亲水性”在相关研究中被狭义地理解为一种地理位置概念,即从与水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以靠近(close to)水或接触(touch)水为评断依据。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这种界定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概括人对于水的趋向心理(psychology trend),单纯从场地和设施上理解“亲水性”并不能充分体现“河川原本的自然生态特征”3。1991 年,日本学者齐藤治予提出了“亲水规划”的思想,即有意地创造亲水的环境;1995 年韩国学者李在哲将“亲水”的概念引导到心理的层次上,认为“亲水性”是指人们在接触水的体验中,通过生态界形成心理的、情绪的涵养等环境功能的总称;1995 年由日本河川治理**编制的《滨水地区亲水设施规划设计》则将“亲水性”诠释为活动与精神的双重概念:活动概念的亲水性是指具有戏水、垂钓等娱乐、消遣功能,而精神层面的亲水概念则指通过生态系统以及滨水景观的保护获得心理上、情感上的满足。
综上所述并结合本书的研究内容,笔者认为“亲水性”(the water affinity)是环境对人的这种天生向往水的特性的满足程度的集中体现,它既包含了人对于水的接触和感知,还包含了环境为人提供的物质空间和精神氛围等内容,“亲水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已由*初的地缘关系、地理概念,逐步拓宽至**的囊括物质环境、空间氛围、人的心理需求满足以及相应活动等多重含义的综合性概念,它指人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对水的需要、接近、向往、追求、探索等一系列行为活动与思维活动的总称,是水与人的“关系”(relationship)的综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