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战败者:1917—1923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方尖碑)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战败者:1917—1923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方尖碑)

  • 作者:罗伯特?格瓦特 著,朱任东 译
  • 出版社:江苏译林出版社
  • ISBN:9787575300568
  • 出版日期:2024年04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9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对于Di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来说,1918年11月11日即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对于战败国来说,它却是一场巨大暴力灾难的开始。在很大程度上,Di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破坏性并不只是西线残酷的战斗,而是其所导致的毁灭性后果,即在战后爆发冲突的地区,人们被革命、大屠杀、种族清洗和不断升级的军事冲突彻底野蛮化了。1917年至1923年间,遍布中欧、东欧和东南欧的暴力冲突导致数百万人死亡,而正是在这样的战争废墟上,**意识形态开始形成,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分别在意大利和德国取得胜利,并由此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i一次世界大战虽已过去百年,但其直接后果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至今仍困扰着世界。
    文章节选
    1. 一次春天的火车之旅
    在1917年的复活节,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进行曲”从一次火车之旅开始奏响。4月9日傍晚,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带着他的妻子和追随者娜佳,还有他的三十名同志,登上了一列从苏黎世车站出发的德国火车。
    柏林当局在这个人身上寄予了厚望,批准了这次从中立国瑞士穿过德国领土的秘密之旅,并为他们前往俄国的旅程提供了物资准备。当时除了第二国际以外,知道他的人****。他只是以“列宁”的笔名在小范围发行的左派外围刊物上发表一些时事文章。在大量资金的接济下,列宁夺取了他的祖国弱小的布尔什维克运动的领导权,在当年促成了推翻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并和同盟国达成了停战。
    自1914年战争爆发以来,德国外交部一直在秘密支持协约国后方不同政见者的革命活动:爱尔兰共和党力求与伦敦断绝关系,英国和法国有圣战分子,俄国革命者则在彼得格勒密谋反对沙皇。柏林并不关心这些革命者各自的政治目的,只是把他们看作可以从内部削弱协约国力量的战略同伙。然而令柏林的战略家们遗憾的是,这种努力似乎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大约3000名穆斯林战俘被集中在柏林附近措森的一座“半月营”,他们将被派往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去进行宣传鼓动,然而他们并未动员起多少圣战分子来。1916年春,柏林又吃了当头一棒。德国支持的复活节起义没有在爱尔兰掀起大革命,而在大战头两年一直忙于从德国囚禁的战俘中建立“爱尔兰旅”的罗杰•凯斯门特,却在4月乘坐一艘德国U型潜水艇从凯利上岸后不久即被捕,并在8月以叛国罪遭到处决。
    不到一年之后的1917年2月,沙皇倒台,柏林决定恢复向敌国走私革命者的计划。为了配合柏林在协约国内部煽动革命的战略野心,早在1914年,在中立国的德国外交官就已着手草拟俄国革命激进流亡者的名单。列宁的名字**次出现在这些名单中是在1915年。沙皇退位后,德国外交部通知政府和陆军司令部,他们已经注意到一群在中立国瑞士的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他们返回彼得格勒,将会加强俄国极左派中反战的布尔什维克的力量。柏林的军政首脑批准了这一计划。
    当列宁1917年4月踏上火车之旅时,他已经四十六岁,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初他生活在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父亲是世袭**和省教育总监,1886年死于脑溢血。随后他和家人迁居到喀山母亲的家乡。灾难在下一年接踵而至,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行动而被捕处死。他因为哥哥的死而更加卷入马克思主义者的圈子。在因参加反对沙皇的示威而遭到喀山大学开除后,他继续保持着政治兴趣,在俄国的首都学习法律。考试结束后,他以律师的身份积极投入到革命运动当中,逐渐开始接触俄国社会民主党人。1897年2月,他从欧洲返俄后被作为政治犯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流放的三年中,他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实践,并开始使用“列宁”—很可能是位于西伯利亚的勒拿河(Lena)的谐音—这个化名来迷惑沙皇警察。
    从1900年起,列宁到西欧居住,起初在瑞士,后来到了慕尼黑。在那里,他创办了《火星报》,在上面刊登了纲领性的文件《怎么办?》(1902)。列宁的思想虽然深深植根于卡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但在创建共产主义的方式上至少有一处重要的不同。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后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后将因**对立而引起自发的人民起义。相比之下,列宁并不想等待这一自发的革命时刻。因为它要基于一个先进的工业社会,以及一种在产业工人中同样发达的**意识,这两样在俄国都不存在。相反,他计划由一批坚毅果敢、组织严密的职业革命家作为先驱,通过一场军事政变以暴力的方式夺取政权。1905年革命期间,苏维埃(或工人委员会)等组织在俄罗斯帝国的许多大城市自发地成长起来,准备取代旧有的权力结构,并促进**意识在俄国大批目不识丁的工人和农民中的传播。
    由于1905年的革命风潮和沙皇随后颁布的《十月诏书》,列宁回到了俄罗斯,但很快在当年12月被迫再次流亡,并持续了十二年之久。那段时间,他在欧洲的许多城市——日内瓦、巴黎、伦敦、克拉科夫——生活过,直到1914年以后,他生活在苏黎世。这座瑞士*大的城市在当时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避难所,它是少数没有卷入欧战的地方之一,交通和通讯却四通八达,并且还有着庇护不同政见者的传统。苏黎世不仅是以伏尔泰酒馆的雨果•鲍尔和特里斯坦•查拉为核心的前卫的达达主义文艺运动的发源地,也是大批盼望革命的欧洲左翼激进分子的临时栖息地,他们常常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上产生分歧。
    社会主义左翼之间的纠纷由来已久。自从1889年7月社会主义第二国际成立以来,不同派别就对如何实现无产**的乌托邦争论不休。到20世纪初,主张改良和坚持革命的人们之间分歧越来越深。就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而言,这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主要产生于两个重要派别之间——列宁激进的布尔什维克和较为温和的孟什维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一致),后者主张在俄国的无产**革命发生前先进行资产**民主改革——并在1903年导致了党的彻底分裂。
    1914年**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深了欧洲工人运动的裂痕。大多数**的社会民主党通过了本国的战争预算,于是把对**的忠诚置于国际**团结之上。列宁是对左翼改良派不妥协的批评家和激进革命的热情倡导者,在柏林看来,他是进一步破坏俄国国内稳定的理想候选人。
    列宁自己正生活在平静的环境中,他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在苏黎世公共图书馆里写作。当反对罗曼诺夫王朝的“二月革命”在彼得格勒爆发时,他十分惊讶。在苏黎世的移民完全依靠报纸来了解俄国的情况,直到1917年3月初列宁才得知这一消息。在杜马代表团和**将领的强烈要求下,沙皇退位,他的弟弟米哈伊尔也宣布放弃皇位。尽管革命的确切结果是完全公开的,但列宁仍然发现了他的机会。不能再像1905年那样错过影响革命的机会,这次他再也不想浪费任何时间,而是要尽快回到俄国,以便实实在在地加入进去。
    列宁很清楚,要穿过战火连天的欧洲,需要得到德国的支持,协约国不可能支持任何使俄国退出大战的行动,德国却一直在试图从内部削弱他们的对手。当列宁意识到被德国人利用之后,他觉得为了使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获得成功,这一手段是可以接受的。在和德国代表的谈判中,他要求自己和随从1917年4月乘坐的车厢享有治外法权;他用一支粉笔,将“俄国领土”划出了“德国领土”,并且成功地坚持了随行的德国军官不得牵涉进俄国革命的意见。
    列车很快进入德国境内,这些从中立国瑞士来的旅客,以前只是通过报纸了解一些大战的二手消息,在法兰克福和柏林的火车站,他们**次看到了瘦弱憔悴的士兵和筋疲力尽的居民,这使得列宁更加期盼战争也会很快引起德国的革命。在德国位于波罗的海的吕根岛,列宁和他的同志们坐上一艘开往哥本哈根的船,然后继续前往斯德哥尔摩,在那里登上另一列开往俄国首都的列车。与列宁的担心相反,他和同伴们在进入俄国领土时没有遇到麻烦。1917年4月16日——经过十二年的流亡——列宁抵达俄国首都,在那里受到布尔什维克支持者们的热烈欢迎,当列车抵达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时,他们唱着《马赛曲》,挥舞着红旗并献上鲜花。列宁回家了。
    目录
    致谢 导 言 **部分 战 败 1 一次春天的火车之旅 2 俄国革命 3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 4 胜利的滋味 5 命运逆转 第二部分 革命与反革命 6 战争没有结束 7 俄国内战 8 民主的大胜 9 激进化 10 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恐惧与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第三部分 帝国的崩溃 11 潘多拉的魔盒:巴黎和帝国的问题 12 重塑中东欧 13 败者遭殃 14 阜姆 15 从士麦那到洛桑 结语:“战后时期”与欧洲20世纪中叶的危机 注释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