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万千心理·心理动力学治疗督导精要(精装)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万千心理·心理动力学治疗督导精要(精装)

  • 作者:(美)琼·E.萨奈特 著,胡君滔 译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46193
  • 出版日期:2024年05月01日
  • 页数:240
  • 定价:¥6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心理动力学**督导精要》是美国心理学会组织编写的“临床督导精要丛书”中的一本,介绍了美国**督导师琼·E. 萨奈特开创的督导方法——心理动力学督导的关系模型。一如其名,该方法立足于主体间模型,将督导关系置于首要位置,而督导联盟则是督导取得效果的基石。作为拥有多年临床经验的督导师,萨奈特提出,督导师应该创造一种人际环境、一种工作氛围——在这种氛围中,督导双方能对督导关系中此时此地发生的事进行体验性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不仅能够加深受督者对个案的理解,更能够促进受督者整体上的专业成长。
    文章节选
    引言 简是一名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受督者,她与她的来访者苏茜陷入了一场斗争。简和苏茜共同工作了三年。简非常关心苏茜,但有时也会因她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现在,简正准备离开她目前所在的培训诊所(她在这家诊所和苏茜工作),之后要去附近的另一家诊所开始临床实习。简邀请苏茜跟她一起转到新诊所,但苏茜坚持认为这样做对她要求太高了,她不愿意过去。她已经关上了心门,贬低心理**的意义,并尽量减少对简的依恋感。 简是一位很会思考的实习生,她对如何进行心理动力学**有着良好的初步理解。她的“头脑”知道,苏茜正在保护自己,避免体会到那些受伤的、愤怒的、脆弱的感受。考虑到苏茜早期被抛弃、被父母忽视和虐待的历史,这些感受对她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但是,现在,简也受到了伤害,感觉很愤怒,责怪苏茜的做法。不知不觉,简陷入了与来访者的权力斗争中。 当简谈到这一情况时,她的督导师对苏茜和她各自的困境都表达了共情。督导师还做了一些努力来帮助简看到和理解发生了什么,并帮简与惊恐的“小苏茜”重新建立了联结:之前的简似乎与“小苏茜”失去了联系。然而,督导师的努力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简点头示意,以一种顺从的方式表示同意督导师的想法,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认同督导师的看法。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督导师也开始感到挫败。 这种情况描述了我在与一位受督者合作时的困境。本书第四章提供了这节督导中的部分对话片段,并探讨了督导中发生了什么。 心理动力学督导的关系模型 督导师难免遇到这样的困境。《心理动力学**督导精要》旨在帮助督导师思考此类困境并拓宽他们应对此类困境的选择。玛丽·盖尔·弗劳利–奥戴(Mary Gail Frawley-O'Dea,1997a,1997b,1997c,1998)和我(Sarnat,1992,1997,1998)践行关系精神分析思想,开始独立发展类似的督导方法。然后,我们作为《督导关系:一种当代心理动力学方法》(The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Frawley-O’Dea & Sarnat,2001)的合著者,合作完善了该模型,并在随后的写作中继续合作(Beck,Sarnat & Barenstein,2008;Burka,Sarnat & St.John,2007;Frawley-O’Dea,2003;Sarnat,2006,2008,2010,2012,2014)。 心理动力学督导的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将督导关系放在督导师心目中的首要、核心位置,并引导督导师创造一种人际环境(Sarnat,1992)——在这种环境下,能对督导关系中此时此地发生的事进行体验性的工作,并且这样的工作是合乎伦理的。该模型提供了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内,督导双方可以对督导关系和临床关系有更多的感受和理解。 读者可能会对这样一个模型产生许多问题。督导师究竟如何创造一个人际环境,让受督者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比在更说教式的、以患者为**的、等级制的督导关系中体验和了解更多的东西?从关系的角度思考的督导师会忽视理论教学(传统的“面包黄油”)吗?关系督导师(relational supervisor)如何在边界内以尊重受督者的方式工作,同时与受督者深入接触?本书即探讨了这些问题以及更多内容。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展读者在教授和学习心理动力学**艺术时的感受性,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有更多了解。 我将为这种方法提供理论和证据,并提供很多片段和详细的督导过程。通过这些材料,我希望将心理动力学**督导过程的两种不同构想方式的zui佳之处结合起来。艾齐瑞克(Eizirik,2014)在讨论一系列关于精神分析督导的文章时指出,一些作者将督导视为一个发展一系列技术和能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被明确定义和监控——也就是说,他们把督导视为“心理科学”。他也指出,相比之下,另一组作者似乎认为督导更像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一种基于zui难以捉摸的情感学习过程的艺术。第二组作者强调“每段分析关系的独特性和特殊性”(p.643),以及每个分析师获得自身分析身份的独特过程,反对将督导关系中发生的事情的“奥秘”系统化或量化。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学家,我认同其中的每一种观点,并认为它们是互补的:我认为厌恶系统化的精神分析师可以向冷静理性的心理学家学习,而实证取向的心理学家可以向“投身于奥秘”的精神分析心理**师学习。在这本书中,我希望在这些世界之间架起桥梁,有时提及胜任力、心理标准和准则,以及“冷静理性”的研究,有时则深入探索特定督导配对之间的体验,以捕捉特定督导关系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在引言的剩余几页中,我将首先为这本书有关一种心理动力学(特别是关系取向心理动力学)督导方法的主题,提供一些历史背景。然后,我将继续讨论督导中过程的一致性问题,探究督导中所教授的处理方法与督导方法本身之间的关系。然后,我将描述自己成为一名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督导师的过程。zui后,我将描述本书的读者群,并为读者提供本书其余部分的“路线图”。 心理动力学督导的起源 心理动力学**自然是源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革命性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思想先进,他愿意为他的女性癔症患者发声,而这些患者被其他人噤声、蔑视。他还决心从她们的症状中找到意义,而不只是把她们的症状看作病理性的。然而,弗洛伊德和他的许多追随者对他们的患者采取了等级制的态度,尽管这在那个时代很典型,但其中有很大的问题。 正如弗劳利–奥戴和我在《督导关系》中指出的,弗洛伊德对他的受督者也保持着强烈的等级制态度。在周三晚上弗洛伊德家中举行的会议上(督导可以说是从那时开始的),弗洛伊德是毋庸置疑的权威:一位参与者回忆说,“zui后一个决定性的词总是弗洛伊德自己说的”(in Gay,1988,p.174)。弗洛伊德毫不犹豫地驱逐了包括阿德勒(Adler)、荣格(Jung)、斯特克尔(Stekel)和费伦齐(Ferenczi)在内的“受督者”——尽管他们对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贡献了出色的阐述,但他们过度偏离了弗洛伊德的“准则”。 不幸的是,弗洛伊德的独裁态度传给了他的许多分析继承者,这种代际传递至今仍在影响着一些精神分析**和督导模式。精神分析机构是政治性场所。督导可以是对新一代施加影响的一种手段——?一种在精神分析中支撑自己的“阵营”的工具(Berman, 2004)。这种督导的政治化可能(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精神分析临床模型已经将心理**师视为相互性的参与者很久之后,精神分析督导模型仍然一直坚持其等级制度,视督导师为专家。 弗洛伊德zui杰出的学生之一,桑多尔·费伦齐(Sándor Ferenczi),对患者持有不那么具等级意味的态度。他对分析关系的理解是有先见之明的,他把这种关系视为相似而非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想象,他对受督者保持着类似的态度,可以说是心理动力学督导的关系模型的另一位先驱。以费伦齐的视角来看,督导二人组的双方都被理解为完整的人,因此,在这种关系中出现的任何困难都是双方无意识的贡献(Frawley-O’Dea & Sarnat,2001)。 心理动力学**的关系模型的发展 根据阿伦和斯塔尔(Aron & Starr,2013)的说法,几乎在心理动力学**作为精神分析的一个分支出现时,精神分析就开始对其进行攻击。精神分析师,尤其是美国国内那些更多地遵循弗洛伊德传统而非费伦齐传统的精神分析师,将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完全对立起来,将心理动力**视为“他者”,并将精神分析中所有不想要的东西分裂出来并投射到其中。因此,“建议”和任何有助于患者的关系因素(与“纯金”的洞察相比)以及女性(与男性/阳具相比)的特质,都被降级为心理**。心理**是由具有“养育性的”女性社会工作者而非“科学型”男性医生进行的,被认为是一种二流**,可以提供给那些无法“耐受”“真实”精神分析的挑战或负担不起其成本的人。 正如阿伦和斯塔尔(2013)所观察到的,美国的关系精神分析师反驳了精神分析和心理**的两极分化,声称关系和洞察都有价值,科学和照护亦各有其助益,“女性”和“男性”特质也应如是。他们认为,心理**师应该何时保持沉默、何时参与,患者应该以怎样的频率进行**,以及是否应该使用躺椅,这些不同的选择都有其合理之处,应该根据个体的具体需求和偏好以及他们所处的情境来决定。他们认为,尽管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更深入的**,但从定义上说,每周在躺椅上进行五次**并不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动力学**。我赞同这种对于心理动力学**的观点,它是我的心理动力学督导的关系模型的基础。 **模型和督导模型的关系 弗兰德和谢弗兰斯科(Falender & Shafranske,2004)认为心理动力学督导是一种“基于临床模式”的督导形式。这种对心理动力学督导的描述,假设所有心理动力学督导师都教授相同的临床模型。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说法,会造成几方面的误导性。除了先前我们讨论过的弗洛伊德和费伦齐之间的区别之外,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许多“偏好”已经各自繁殖。为了本书的目的,重要的是记住两种模型之间的区别:一种是更经典的、一人的、心理内部模型之间的区别,例如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和克莱因学派的临床工作者们所采用的模型;另一种是更偏关系取向的、二人的、主体间的模型——由费伦齐、温尼科特(Winnicott)、比昂(Bion),以及人际关系学派创立,是美国关系学派和相关作者[如奥格登(Ogden)、博拉斯(Bollas)、费罗(Ferro)和奇维塔雷塞(Civitarese)]更新近采用的模型。 如果我们记住关系取向与非关系取向的心理动力学**和心理动力学督导之间的区别,那么一个可能的情况是,一个督导师会教授一种主体间知情**模式(intersubjectively informed model),但以非关系的方式进行督导。这样,督导的过程与督导师所教授的内容并不一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过程不一致(process-inconsistent)的督导在教学上不如过程一致的督导富有成效。在过程一致的督导中,督导师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Sarnat,2012)。 在我看来,过程不一致的心理动力学督导之所以发展起来,是因为学徒模式固有的保守性,而直到zui近,督导师们一直以这个模式学习督导。在没有特定督导培训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督导方式是从自己的督导师那里以非正式的方式——而且往往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学到的。督导师怎么对待他们,他们就怎么对待自己的受督者。因此,一种非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督导方法从弗洛伊德那里传下来,在之后几代督导师中延续,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忠诚,尽管这些督导师的临床模型往往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过程不一致的督导的局限性:一个例子 弗劳利–奥戴(1997a)和赫希(Hirsch,1997)撰写了补充论文,讲述了他们在弗劳利–奥戴的精神分析培训期间作为受督者和督导师的经历。弗劳利–奥戴的一位患者曾在童年早期遭受性虐待,而弗劳利–奥戴在与这位患者的移情–反移情中挣扎。她发现,赫希的人际临床取向与他更经典、更具等级性、更说教式的督导方法并不一致,这在督导她与这位患者的工作时凸显出更多的问题。弗劳利–奥戴认为,她在督导中zui需要帮助的困难无法通过督导师的方法来解决——这种督导方法主要聚焦在患者的言语材料上。她逐渐意识到,在临床和督导关系中,核心材料都是以非语义的、情感的形式表达的,并且通过平行过程在督导师和受督者之间活现。赫希zui终同意弗劳利–奥戴的观点,认为他的督导方法确实没有充分帮助弗劳利–奥戴理解这些体验。 过程一致的督导 相比之下,一些督导师已经明确地基于他们试图教授的临床方法制定了督导模型。埃克斯坦和沃勒斯坦(Ekstein & Wallerstein,1972)利用自我心理学原理教授了一种自我心理学形式的心理动力学**;雅尔蒙(Jarmon,1990)使用客体关系概念来教授基于客体关系的心理**形式;昂加尔和德·阿乌马达(Ungar & de Ahumada,2001)使用比昂学派的方法教授比昂的临床技术;弗劳利–奥戴和我借鉴了关系精神分析原理,创建了我们督导主体间知情心理动力学**的方法。过程一致的督导师以一种强调体验的方式进行教学,亲身为受督者做出示范,以便受督者学习。
    目录
    引言 心理动力学督导的关系模型 心理动力学督导的起源 心理动力学**的关系模型的发展 **模型和督导模型的关系 我是如何开启督导的关系模型的 本书读者 本书内容概述 第1章 基本维度 维度1:督导师对其权威性的看法 维度2:督导中讨论的材料的性质 维度3:督导师的参与模式——在督导中使用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 用一个关系模型的督导片段说明三个维度 结语 第二章 心理动力学督导的关系模型的有效性证据 精神分析督导研究文献 咨询心理学督导的研究文献 心理动力学**研究文献 教育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文献 神经科学研究文献 结语 第三章 督导方法和技巧 关系方法和技巧的特点是什么? 关系督导师的几种典型方法 案例讨论会:团体督导 结语 第四章 示例:督导逐字稿选段 受督者 被督导的** 逐字稿之前的讨论 逐字稿开始 督导前由督导师引发的活现 回到逐字稿 逐字稿之后:督导会谈的zui后几分钟 之后 结语 第五章 常见督导议题Ⅰ:对受督者的“困难”进行工作 一般性困难:服务于学习的退行 受督者的中度困难 当受督者的问题更为严重时 结语 第六章 常见督导议题Ⅱ:处理差异 心理动力学督导的关系模型如何支持咨询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胜任力 关系精神分析对处理差异的贡献 关系精神分析师如何处理差异 结语 第七章 常见督导议题Ⅲ:对法律与伦理议题的工作 关系督导师所面临的伦理挑战 关系模型的价值观如何支持督导师的伦理实践 对权威的关系建构:作为一种伦理力量 结语 第八章 未来的方向 对拥抱心理动力学督导的关系模型的阻抗 拥抱技术:音频和视频录制 新的可能性 拓展研究 结语 附录 心理动力学督导的关系模型阅读材料列表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