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茅盾选集(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典藏丛书/茅盾家人特别授权/套装共3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茅盾选集(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典藏丛书/茅盾家人特别授权/套装共3册)

  • 作者:茅盾 著 钟桂松 编选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84767
  • 出版日期:2024年0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是与鲁迅齐名的大师级作家, 在六十多年的漫长创作生涯中,留下一千四百多万字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长篇小说如《霜叶红似二月花》《虹》《蚀》《子夜》《走上岗位》《腐蚀》等,为20世纪前半叶风起云涌的中国社会,打造了一座宏阔的史诗性文学**;中短篇小说如《创造》《一个女人》《诗与散文》《林家铺子》《春蚕》等,则以磅礴而细腻的文学笔力,营造出既惊心动魄又赏心悦目的都市风云和乡村风景。 茅盾又是*懂经济与时代关系的作家,他善于将笔触深入金融家、企业家、小镇老板、时代女性,以及形形色色社会投机分子的内心世界,描绘出一系列都市和乡村不同类型的人物群像。在散文里,他善于写出一景一物、一事一人背后的意义; 在家书里,他是一位儿女情长的父亲和慈祥的长者。 本书由原茅盾研究会副会长钟桂松编选并撰写前言,分为上中下三卷,集中展示茅盾的中短篇小说风采和散文、随笔风貌。
    文章节选
    大地山河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涯;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 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 罢? 没有到过西北—— 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 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罢? 至少总以为这些 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 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 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 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 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 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涨水, 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路。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的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 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在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 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是并列的么? 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 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 这也不是平空可以想像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舞”。 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舞”,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 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 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 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 你真觉得心境清凉,—— 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 是盐池! 1941年 8月 19日 前 言 钟桂松 茅盾(1896— 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是我国现 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共产党*早的党员之一。 在他六十多年的漫长创作生涯中,留下一千四百多万字的宝贵精神财富。 茅盾是以小说创作驰名于文坛的,他的长篇小说如《霜叶红似二月 花》《虹》《蚀》《子夜》《走上岗位》《腐蚀》等等,以二十世纪波澜壮阔 的史诗特征赢得读者的喜欢,人们从茅盾长篇小说中看到二十世纪中国 前半叶的经济社会、心路历程的巨大变化,从中看到时代在历史变迁中 的影子,引起读者心理同频共振,所以,当时茅盾《子夜》《蚀》《霜叶 红似二月花》等长篇小说出版时,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同时,茅盾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同样是他文学宝库里的灿烂瑰宝, 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记忆中留下深刻影响。《创造》《林家铺子》《春蚕》 《水藻行》等等,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其原因是茅盾有着丰富的生活 阅历,能够在社会生活的宽度中,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揭示出不同社 会地位生活的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营造出短篇小说多姿多彩的局 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茅盾的中短篇小说创作,数量并不多,大概是五十多篇,但是其创 作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大到革命斗争,工农运动,小到家庭“喜剧”, 生活“浪花”,在茅盾笔下,觉悟了的工人,破产的农民,倒闭的商人, 骚人墨客,官匪士绅,社会渣滓,乃至“小三”,三教九流,涉及中国 社会的角角落落,生活容量很大。这是茅盾短篇小说*大的特点。第二, 茅盾的创作是站在历史的高处,深度触摸时代脉搏,洞察社会生活本质, 创作出看似星星点点,实质是生活和时代反映的短篇小说。如《创造》 《有志者》《尚未成功》等,都是揭示在大时代中那些幻想一举成名,追 求虚无缥缈的幻影,*后落得一事无成的社会现象。这些小说,虽然不 是心理小说,但是反映了特定时代社会条件下年轻人的心理现象。估计 今天的年轻人读到这样的小说,也会有很多共情。还有如《赵先生想不 通》中的赵先生,不管他头脑如何活络,如何精明能干,但是在那个社 会里,依然是满脑子的“想不通”,这“想不通”是正常的;《微波》里的 李先生,精打细算,生财有道,但是随着银行的倒闭,家产输光,终于 结束上海的“寓公”生涯。还有像《小圈圈里的人物》等等,围绕生活中 的打牌,取绰号而钩心斗角的小市民,作家用讽刺、揶揄的笔法,揭露 这些小市民在时代浪潮冲击下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 同时在《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等以故乡社会风情为 题材的中短篇小说里,虽然讲一个小铺子的“倒闭”,讲春蚕饲养过程 中因丰收而欠债的农民故事,故事并不宏大,但是反映的时代和社会, 却是深刻而独到的。“林老板”的灵活、寿生的忠诚、林大娘的愚昧、林 小姐的幼稚,都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老通宝”的固执勤劳,多多头的 新,阿四的旧,荷花对生活的反抗,四大娘对生活的勤俭,构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江南农村的一幅真实图景。这些得益于茅盾对生活、对社会 的深刻而精准的把握。 茅盾虽然没有每天生活在乌镇这样的乡下小镇,但是站在时代高处 俯瞰世界,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会呈现无限鲜活的故事,《水藻行》是茅盾 短篇小说中非常特殊的一篇。当时,鲁迅受日本改造社山本实彦之托向 茅盾约稿,并且表示他可以帮助翻译,在《改造》杂志上发表。后来茅 盾写了这篇《水藻行》,而鲁迅却因为身体原因未能亲自翻译,后来由山 上正义翻译,在《改造》杂志上发表。这是茅盾**一篇先在国外发表 的短篇小说。小说塑造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形象,主人公健康,乐观, 正直,善良,勇敢,他蔑视邪恶势力,他也不受封建伦常的束缚,他有 一个普通而又世俗的名字 —— 财喜,财喜寄居在堂侄秀生家里,秀生 胆小孱弱,而秀生的老婆却身体健壮,生活中财喜和秀生老婆相爱了, 而财喜每当看到秀生痛苦的样子,常常心生愧疚,但是他觉得他和秀生 老婆的爱情是纯真的,认为秀生老婆应该享受大自然赋予她做一个人的 权利,想到这里又觉得坦然了。这篇小说,是作者*放开写人性的一篇 作品,发表后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还有,茅盾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多是从生活的切身感受中寻找题材, 如《儿子开会去了》《大鼻子的故事》《列那和吉地》这样充满生活气息 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同样是茅盾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粗看 起来是写身边的琐事,但是这些故事内容蕴含了和时代紧密联系的内在 逻辑,儿子去开会了,和父母十年前参加五卅运动的情景没有发生根本 的改变,真正的改变,“恐怕要到阿向的儿子做了小学生,这类群众大 会才是没有危险的”。这是这篇小说的主题。在进步和革命的使命中,茅盾在担心中蕴含希望。《列那和吉地》这篇小说,茅盾完全按照在新疆 时的那段生活经历来写的,将两个孩子和两只小狗的深层次关系,在孩 子和小狗的悲欢离合中完成。所以,茅盾女儿沈霞当时在延安读到这篇 小说后说:“爸爸不是在写小狗,而是在写我和弟弟。” 茅盾虽然是小说创作的文学巨匠,但是他的散文,也写得非常精彩, 不少散文早在解放以前就被进步出版商选入教科书,是作家文学宝库里 一支非常重要的方面军;而且茅盾散文开始创作时间,比小说创作的时 间还要早。散文创作的时间持续比小说创作的时间长了许多,在其整个 创作生涯里,散文一直是茅盾在进行创作的一种文体。 茅盾散文的影响力和短篇小说一样,同样也不一般,人们除了从课 本里有熟悉的《白杨礼赞》《风景谈》等名篇佳作之外,还有不少茅盾散 文传诵一时,如《沙滩上的足迹》《雷雨前》《上海》《天窗》等,都是文采斐然,同时也是研究茅盾思想历程不可或缺的**篇章,这些带着象 征色彩的散文,是茅盾在特殊时代产生的文体。 茅盾的创作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在社会动荡时期,没有安定的生活环 境,能够让作家专心致志创作,但是从他创作的大量散文看,其散文创作非常勤奋,而且贯穿在茅盾创作生涯全过程,可以说是在烽火连天的 奔波中,源源不断地创作散文。这些散文,有的是记录大好河山的旧时 风景,如“我见我闻”中的一些散文;有的是记录作家在香港以及离开香 港后的一些经历,给自己的经历留下一点印痕;有的是在流亡日本时的 心声记录,如《叩门》《雾》等,诉说在异国时的孤独、苦闷和迷茫。从艺术水准来衡量,茅盾在日本创作的那些散文,应该是他散文创作中的精品,尽管基调并不高,但每一篇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淌,是真实心 绪的流露,而且这些散文,文字温润,从容流畅,每每读来口有余香。 回忆自己的过往,是每一个散文作者都喜欢的一种样式,茅盾也不 例外,在茅盾回忆自己小时候学生时代的散文,如《我的小学时代》《我 的中学时代及其后》《回忆是心酸的罢,然而只有激起我们的奋发之心》 《我曾经穿过怎样的紧鞋子》等等,学生时代的青春往事,让茅盾回忆起 来,宛在眼前,琅琅书声和动荡不安的时空交织在一起,成为茅盾回忆 学生时代散文的历史主基调;回忆故乡的人和事,如《故乡杂记》《老乡 绅》《香市》《乡村杂景》《大旱》《戽水》《谈月亮》《疯子》《天窗》《冬 天》《阿四的故事》《可爱的故乡》等等,这些散文,有的回忆儿时的温馨, 也有故乡衰败带来痛楚的记述。在他年轻时代笔下的故乡,调子是灰色 的,色彩是冰冷的,衣着是破烂的,街道是古老的,只有晚上的月亮是 明亮的;而茅盾晚年回忆故乡的散文,故乡已经是可爱的故乡,洋溢着 一种游子思乡的情怀。 除了以上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我们还收入茅盾回忆朋友的散文 和部分家书,从中展示这位文学巨匠的友情和亲情,体现文学巨匠的人 间情怀。 总之,无论茅盾的短篇小说还是茅盾的散文,都是茅盾文学宝库里 的精神财富。而茅盾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恰恰是多年来出版不够的,年 轻读者需要重读和理解传承茅盾,茅盾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不能缺位, 所以我们选编这三卷本《茅盾选集》,收入了茅盾一部分短篇小说和散 文。这是传承茅盾文学的一次新的尝试,也期待读者指正。
    目录
    【目录】 上卷 **辑 创造 003 自杀 031 一个女性 048 诗与散文 078 色盲 092 昙 133 陀螺 152 赵先生想不通 172 微波 181 有志者 186 尚未成功 207 第二辑 林家铺子 231 春蚕 272 秋收 296 残冬 325 当铺前 345 赛会 355 水藻行 371 官舱里 389 第三辑 儿子开会去了 401 大鼻子的故事 408 列那和吉地 43 中卷 **辑 流徙之韵 叩门 003 卖豆腐的哨子 005 雾 007 虹 009 红叶 011 速写一 013 速写二 015 樱花 017 邻一 020 邻二 02 第二辑 故乡杂记 我的家庭与亲人(上) 027 我的家庭与亲人(下) 05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一 087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二 106 创作生涯的开始 125 我的小学时代 142 我的中学生时代及其后 148 故乡杂记 154 ** 一封信 154 第二 内河小火轮 160 第三 半个月的印象 177 苏嘉路上 187 老乡绅 198 香市 201 我的学化学的朋友 204 乡村杂景 209 速写 214 陌生人 219 我所见的辛亥革命 223 回忆辛亥 226 谈迷信之类 232 我曾经穿过怎样的紧鞋子 236 桑树 239 大旱 245 人造丝 251 戽水 25 谈月亮 263 疯子 269 天窗 276 冬天 278 阿四的故事 281 再谈“疯子” 285 旧账簿 291 第三辑 忆念朋友 写于悲痛中 299 为了纪念鲁迅的六十生辰 301 忆钱亦石先生 305 记李汉俊 307 永远年轻的韬奋先生 309 记香港战争时韬奋的琐事 311 悼念胡愈之兄 314 马达的故事 319 悼六逸 326 悼许地山先生 329 记 Y 君 333 忆冼星海 351 光明磊落,热情直爽的杜重远先生 355 我所见的陶行知先生 358 忆谢六逸兄 360 悼佩弦先生 367 悼念 A.史沫特莱女士 369 中国人民的亲热的朋友 371 我所知道的张闻天同志早年的学习和活动 376 回忆秋白烈士 379 忆衡老 38 下卷 **辑 白杨礼赞 雷雨前 003 沙滩上的脚迹 006 风景谈 009 雾中偶记 015 白杨礼赞 018 开荒 021 严霜下的梦 023 光明到来的时候 028 黄昏 038 第二辑 上海印象 上海 043 一 我的二房东 04 二 我的邻居 047 三 二房东的小少爷 052 祖孙三代 056 六十年前的上海 059 上海的特殊地位如何造成 066 狂热的投机市场和不出烟的烟囱 074 鸽子笼 083 交易所速写 086 上海大年夜 090 追记一页 099 第三辑 归途杂拾 太平凡的故事 105 九龙道上 114 东江乡村 120 烧山 123 惠阳 125 “韩江船” 129 老隆 134 不能忘记的一面之识 13 第四辑 我见我闻 海防风景 145 兰州杂碎 150 风雪华家岭 155 西京插曲 161 市场 170 “战时景气”的宠儿 —— 宝鸡 173 “拉拉车” 176 秦岭之夜 179 某镇 182 “天府之国”的意义 185 成都 ——“民族形式”的大都会 188 “雾重庆”拾零 192 *漂亮的生意 200 司机生活片断 203 贵阳巡礼 208 旅店小景 212 新疆风土杂忆 217 大地山河 237 第五辑 香港杂忆 房东太太 243 房东先生 248 C 君的书籍下落如此 252 又一个房东太太 256 时间怎样消磨 261 “鸵鸟”们的恐慌 265 “好”消息与坏消息 268 “巷战”—— 但也是“尾声” 272 再迁 277 一九四一的*后** 282 香港死��! 288 第六辑 家书撷英 致女儿沈霞 299 致儿子沈霜 306 致儿媳陈小曼 307 致女婿萧逸 309 致内弟孔另境 312 致表弟陈瑜清 339 致堂弟沈德溶 3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