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不要相信你所想的一切:如何停止过度思考,克服焦虑、自我怀疑和自我破坏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不要相信你所想的一切:如何停止过度思考,克服焦虑、自我怀疑和自我破坏

  • 作者:(美)约瑟夫·阮 ,译者:毕然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9672773
  • 出版日期:2024年03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我们的诸多烦恼、焦虑和痛苦,皆源于想得太多,即过度思考,正所谓——焦虑是不加节制的思考,心流是不加思考的节制。 该书的内容并不构成真理,但它们指向真理,能够从根本上解除束缚,让人释然、坦然,用全身心去感知这个真实的世界。就像很多读者描述的那样,那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仿佛漂泊的游子历历万乡,终归故里。
    文章节选
    第 01 章 寻找痛苦根源之旅 “人很难放下自身的痛苦。出于对未知的恐惧,人们宁愿忍受 他们熟悉的痛苦。” —— 一行禅师 关于痛苦,首先需要做一个重要的澄清。本书所指的“痛苦”,是心理和情感层面的痛苦。面对生活中的变故,你总有选择不去承受心理和情感之苦的权利。 这并不意味着苦难的经历只是人们凭空捏造或想象出来的。每时每刻,世界的某一角落都在发生可怕或不幸的变故。我要说的是,尽管人难免经历生命不可承受之痛,但承受痛苦并不是一堂必修课。换言之,生命之痛是人生必经的一道坎,但如何应对生活中的重大变故与艰难处境取决于我们自己,并进而影响我们对痛苦的感受。 佛教《杂阿含经》中有一种说法,人遭不幸,犹如身披两箭。肉身受箭,其痛自不待言。但心为箭伤(即痛苦),其痛更甚。 佛言:“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 几年前,我**次看到这种说法时,不禁感到困惑。 道理我懂,但我不知道要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如果人有选择痛苦与否的权利,恐怕没有哪个心智正常的人会选择承受痛苦吧。 如何“不生心受”?如果行如言一般容易,我想这世上恐怕再无受苦之人。直到数年后,我对痛苦从何而来有了新的认识,我终于能从根源处消除痛苦。 在自我提升的旅程中,我曾接触过无数种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问题的课程、研究和方法。我阅读上百本书,学习心理学,约见心理咨询师,追各路思想**的演讲,尝试改变个人习惯,凌晨 4 点起床,调整饮食,训练自己更有条理、更自律,研究人格类型,每日冥想,参加心灵静修班,追随心灵导师,研究各派传统宗教。 任何你能想到的方式,我恐怕都尝试过。我疯狂地追寻答案,因为我想知道如何消除生命中的痛苦,度己,度人。 尽管上述方法确实起到了一些效果,但我的痛苦并未休止。 我仍然日日沉溺在焦虑恐惧、空虚沮丧、烦躁愤怒中,身心俱疲。我把这些方法一一试过,心中的疑问却仍不得解,甚至比早先更加迷茫。 我的人生渺无方向,找不到目标,看不到希望。我惶然四顾,不知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该向谁倾诉。但就在这人生的至暗时刻,一点希望如微光般出现。 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追寻,一次偶然的因缘,我遇到一位导师,指引我走上心灵成长之路,并向我揭示了“不生心受”的奥秘。 在揭开其奥秘之前,首先要弄清我们大脑的工作机制,以及人类体验的创建过程。
    目录
    引 言 本书内容及其阅读方式 / 1 第 01 章 寻找痛苦根源之旅 / 1 第 02 章 一切痛苦之根源 / 5 第 03 章 “念”缘何而起? / 15 第 04 章 想法与思考 / 18 第 05 章 “所感、所思”与“喜悦、感念” / 27 第 06 章 人类体验何以形成—— 三原理 / 34 第 07 章 如何停止思考,从根源斩断痛苦? / 38 第 08 章 如何停止思虑,心怀坦荡? / 45 第 09 章 停止思考会不会消磨意志, 影响我们追求梦想? / 49 10 章 创造与无条件的爱 / 64 第 11 章 获得静、爱、喜之后 / 71 第 12 章 没有什么是非好即坏的 / 76 第 13 章 如何不做思考而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 80 第 14 章 如何追随直觉? / 85 第 15 章 为奇迹腾出空间 / 97 第 16 章 “无思”路上的障碍 / 103 第 17 章 然后呢? / 106 “无思”概述 / 111 “无思”指南 / 116 如何知道自己正处于无思状态? / 121 无思环境营造指南 / 123 如何清除思考诱因? / 125 如何营造无思环境? / 128 如何在工作中做到“无思”? / 132 破坏性习惯/行为克服指南 / 134 致 谢 / 13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