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右岸:想一些事 在开封为赵佶一叹/003 耶拿战役之后/012 八百里伏牛山/021 喝杯黄酒解乡愁/027 万千声音纳于耳/032 露齿一笑/040 “中篇小说”说/047 天黑之前/049 始共春风容易别——关于《洛城花落》/053 关于长篇小说/056 大戏演至二十幕/059 品牌/067 多少军营留下梦/071 行的变迁/075 五会大别山/079 大红门笔会/083 当年之牛/086 笑对人生——忆何南丁先生/091 文友之间/097 怀念同宾/100 海南一周行/103 村中十八塘/124 在左岸:见一些人 伊凡·蒲宁的启示——在俄罗斯驻华**纪念蒲宁150年诞辰会上的演讲/137 创作之源——在中国拉美**文学论坛上的发言/141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在2018两岸网络文学作家创作论坛上的演讲/144 国际新变局下中国文人应有的胸怀——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文化艺术论坛上的发言/146 作家与人类进步——在济南“大家文学现场”的演讲/150 小说家存在的价值——在郑州大学文学院的演讲/156 我在小说创作前的内心准备—��在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的演讲/161 美妙的阅读——在广州市图书馆的演讲/169 *重要的生存资源——在自然资源部土地文化论坛上的演讲/173 愿闻书香入梦——在邓州湍北高中周氏图书馆开馆仪式上的演讲/176 在心中建起的大厦——答埃及科技大学语言学院穆罕默德先生问/190 老龄社会——答《北京青年报》刘雅麒问/193 生与死——答《中国青年报》蒋肖斌女士问/204 地域与作家创作的关系——答李霞问/208 为什么写长篇小说——答《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周缘问/211 自己有船,不等轮渡——答《河南思客》问/215 洛城花落了——答舒晋瑜问/219 与文学的缘分——答《山东商报》朱德蒙女士问/226 疾病是人生痛苦的重要来源——答长春理工大学岳倩玉问/230 为何喜欢写悲剧——答长春理工大学周妍妍问/232 军旅生活与乡土中国——答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周宏亮先生问/238 北京文化——答《光明日报》网记者阳妍问/244 枕边书——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249 时间——答《北京青年报》记者问/255 小说中的故事——答胡竹峰先生问/260 文本译介和影视译介——答南京农业大学日语系卢冬丽、黄紫琴女士问/269 童年和少年时代——致全国中小学生们的一封信/274 在河心洲: 读一些书 《收藏家》与人性的隐秘地带/281 另一种作家论——读舒晋瑜的《深度对话茅奖作家》/283 人之气节——读《忠毅公吴阿衡》/286 近看第六任大国防长——读《在张爱萍老将军身边》/289 无愧对战争的记忆——关于长篇小说《红日》/292 用文字为英雄塑像——读长篇小说《山河传》/297 *早的金融博弈——读长篇小说《红色银行》/300 手按长剑保国安——读长篇小说《东风擘》/304 凭借山水展心曲——读杜苏旭的山水画/308 乡村变革的长幅画卷——读李天岑长篇小说《三山凹》/311 为文化的传承工程奠基——读《老合肥·庐州风情》/315 人间有路——读长篇小说《天堂无路》/319 摄影至境在于美——读陈钢的摄影展览作品/322 书人书会书魂——原创方言剧《老街》观后/326 可贵的坚守——读虹影散文集《兵心虹影》/331 前辈的风采——读《灿烂如夏花》/337 剪纸之艺——读赵聚德的剪纸作品/340 玉兰花香扑鼻来——读长篇小说《月印京西》/342 来读书吧/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