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照顾爸妈,这样做才安心
QQ咨询:
有路璐璐:

照顾爸妈,这样做才安心

  • 作者:詹鼎正 著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45394
  •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 页数:224
  • 定价:¥6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照顾爸妈,这样做才安心》是写给老年人及其子女们的一本汇集专业**建议、实用照护技巧,以及全方位日常保健的指南。 台大老年医学权威詹鼎正医师,在这本书中解答了常见的13大照顾难题,“中医、西医哪个好?”“应该让爸妈在家养老,还是送到养老机构?”“有必要吃保健食品吗?”……看完不再纠结!本书还介绍了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各种身体变化,帮你了解老年人的真正健康需求。作者更针对18种老年常见疾病进行了就医疑难解惑,真实的案例、有温度的**建议,顾全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除此之外,作者也从衣、食、住、行、育、乐等方面给出实用的日常保健建议,从饮食搭配到穿衣保暖,从培养新爱好到寻找人生新目标,让爸妈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
    文章节选
    老年抑郁症 杨婆婆半年前脑卒中以后就不方便行动了,出入必须靠保姆推轮椅带她出去,否则就只能关在家里。原本性格就比较敏感,又不喜欢麻烦别人的她,变得更容易沮丧。 近日来,杨婆婆的日子变得更难捱了。她白天吃不下,晚上睡不着,心悸、胃痛,浑身都不对劲,种种不适让她萌生一种生无可恋的厌世感。 她的内心整天兜转着各种负面念头,怨念牵手半世纪的老伴抛下自己先走一步,留下她一个人独自忧伤,如今病痛缠身,寝食难安、行动不便,犹如废人一般,活着根本毫无意义……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老年人因为“日薄西山”,抑郁症的比例会比年轻人高,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大部分老年人能活到这么大岁数,经历各种起起落落,看尽人间风景,早已累积相当的��生智慧,能用更开放的态度面对不够**的现况。 但也有一些老年人在晚年时陷入抑郁深谷,非但无法豁达笑看人生,反而整天长吁短叹,觉得活得很苦、很累。 跟年轻人不同的是,老年??抑郁症经常表现为“身体不舒服”。他们不大会跟人倾诉自己心情低落,而是会抱怨自己这里麻那里痛、头晕、睡不着、胃胀、胸闷、呼吸困难……有些症状极多,乍听之下,感觉长辈的身体简直没一处是舒服的。 通常我听到老年人一口气抱怨这么多处不舒服时,都会温言相问:“您心情好不好?”长辈们可能对所谓的“抑郁症”没有概念,只知道自己浑身都不对劲,若没有特别问他们,也许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抑郁症状。 若判定老年人可能有抑郁倾向,我会让他们做一个简化版老年人抑郁症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Short Form, GDS-SF,详见附表8),评分结果越高,抑郁倾向就越明显,得分大于5分,就可能有抑郁症,若得分在10分以上,就应该**。 抑郁症是一种脑部化学物质失衡的疾病,恐怕不是晚辈口头安慰长辈,要他们“想开点”“不要想太多”就能解决,必须经过适当**。 但要评估老年人是否真的有抑郁症,必须同时考虑是不是因为其他疾病造成这些类似抑郁的症状。例如,贫血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通常会觉得疲累、提不起劲。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则可能会躁动、睡眠减少。此外,帕金森病患者经常会绷着一张“扑克脸”,看起来心情不好的样子,有这些症状的老年人未必真的有抑郁症,但会因为这些疾病,产生类似抑郁的症状。 当然,也有不少老年人是因为脑卒中、心肌梗死、痴呆等慢性病而并发抑郁症。在社会因素方面,支持网络减少(比如丧偶、失去老友、独居等)、婆媳或其他人际问题、经济问题等各种压力源,也可能会让老年人郁郁寡欢。 医生的能力是有限的,没办法代替患者解决他们的人生问题。我有个患者,她女儿患有罕见病,经常得请假住院,工作做得有一搭没一搭,有一次,我在医院遇见这位患者,她女儿已经装上呼吸机在等病床。看到她烦愁的表情,不难理解为何她的抑郁症一直无法治愈,但我们做医生的,对她的人生困境实在无能为力,只能用**来协助她控制病情。 一般而言,针对有抑郁症的老年人,第1阶段会先进行6~9个月的疗程,从低剂量开始用药,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渐调至目标剂量。 用药的目的是要让大脑里掌管情绪的化学物质(比如血清素、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经传导物质)达到平衡,若**顺利,大脑会自己产生正反馈,之后再逐步减少药量,直至停药。理想的情况下,停药后,大脑仍然可以继续维持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 通常服药4~8周后,就会开始见效。问题是,有很多老年人可能吃了一两个月的药,感觉情绪有好转,就觉得自己“已经好了”,又或者担心吃药会“伤肝伤肾”,就自己停药,导致功亏一篑。 我希望患者或家属都能够建立一个观念:**抑郁症是需要时间的,绝不是一蹴而就。 骤然停药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之后复发的概率也很高,症状甚至可能比之前更严重。所以开药时我会跟患者讲清楚:“这个**心情的药,一定不要自己停!”假如第1疗程失败,之后可能就要长年累月吃药控制,长期抗战。 除了通过医生开药**,若能找心理咨询师,双管齐下进行认知或行为**,那当然*好。 此外,我也鼓励老年人通过运动、社交以及冥想等来改善情绪问题,告别抑郁,安度美好晚年。
    目录
    PART 1 照顾爸妈的13大难题 Q1. 喜欢“逛”医院,吃药当补品 Q2.? 中医、西医哪个好?可以同时吃中药和西药吗 Q3. 老年人应该定期打疫苗吗 Q4. 吃药很随意,想到才吃、想吃就吃 Q5. 血压、血糖飙升,要马上就医吗 Q6. “佝偻”是正常的吗 Q7. 老年人需要**吗 Q8. 老年人不爱喝水怎么办 Q9. 老年人有必要吃保健食品吗 Q10.?应该让爸妈在家养老,还是送到养老机构 Q11. 要让爸妈知道他们自己的真实病况吗 Q12. 该陪同长辈就医吗 Q13. 如何让保姆看护成为照顾长辈的好帮手 PART 2 我们是怎么变老的 人老了,通常会有什么变化 身体组成:肥肉增多,肌肉变少 骨骼关节:骨质流失,软组织退化 呼吸系统:肺活量降低,抵御病毒的能力减弱 神经系统:健忘、对外界刺激反应变慢 免疫系统:外斗外行,内斗内行 心血管系统:血管弹性减弱,血压步步高升 消化系统:胃酸减少,肠蠕动变慢 泌尿系统:正常退化并不等于要透析 眼睛:两眼昏花,葫芦看作菜瓜 耳朵:耳背重听,对低音更敏感 嗅觉与味觉:食之无味 口腔:齿摇口干 皮肤和头发:肉松松而发苍苍 PART 3 银发族日常保健 活力老年生活须知 食:身体健康就不必特别忌口 衣:维持身体恒温很重要 住:首先考虑**与便利 行:身心状况良好,行动不受限 育:替生活找到新的意义与** 乐:量力而为,培养新爱好 定期体检、日常监测,避免小病变大病 就医疑难大解惑 PART 4 18种老年常见疾病 “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血脂异常 糖尿病 高血压 肾脏病 脑卒中 痴呆 老年抑郁症 骨质疏松 谵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不良 睡眠障碍 尿失禁 带状疱疹 肌肉骨骼常见疾病:退行性骨关节炎、痛风与自身免疫病 癌症 后记1 如果还有明天:谈预立**决定 后记2 请记得,那无限好的美丽夕阳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