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传播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与探新
QQ咨询:
有路璐璐:

传播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与探新

  • 作者:万政 闫伟奇 于浩
  •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9613563
  •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 页数:159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传播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今传媒界的热点话题。本书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为研究展望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成果和未来图景开辟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视角,为传媒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份有意义的参考。本书试图从“传播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解读这一历史性的任务。本书共分为九章,从研究背景、内在要求、实践案例、创新成果等不同角度探讨当前传播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文章节选
    **节当前新闻信息传播环境的分析 在当前的新闻传播环境中,传播方式和载体越来越多元,新兴媒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源和渠道,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涌现、迭代,极大地丰富了传播的路径,让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向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同时也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的机遇和挑战。 一、深度重构的媒介生态 媒介形态包括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广播等)和新兴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资讯类移动客户端等),影响媒介环境的因素包括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传播形式、传播效果等。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技术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深刻地重塑了人们使用媒介的习惯。如今,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已成为信息集散的*主要途径,新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丰富了传播形式,同时也让传播效果有了更为直观和量化的标准,深度重构了媒介环���。 深度重构的媒介生态引发了信息传播的深层次变革。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之中,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并处理大量信息,但每个人的接收能力是有限的,信息量过大就会导致信息超载。 信息超载的直接结果是人们注意力分散,过于碎片化的信息形态往往让读者浅尝辄止,只看到信息的表面,影响对重要信息的理解和认知;而算法技术的出现,让人们选择性地接收信息,越关注越接受,信息茧房、观点偏见现象随之出现。信息超载与算法无序,让舆论环境变得浮躁与情绪化,不利于构建健康向上的舆论生态。 深度重构的媒介生态影响了舆论话语权的分配。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受到了挑战,舆论话语权呈现出分散化和多元化的特征。 曾经,传统新闻媒体作为主流媒介,具有高度的话语权,而新型媒介的普及和发展,让每个人都拥有了“话筒”和“传声器”,个人观点和意见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传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舆论圈,增加了传统媒体主动掌握舆论话语权的难度,导致传统媒体式微,舆论的“平衡木”更加倾向于新媒体。 深度重构的媒介环境改变了舆论监督的形态。新的媒介环境对于舆论监督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舆论监督的主体、形式和效果发生了变化,公众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主体,技术进步使得舆论监督的形式更加多样,舆论监督的效果也更加直接和实时。舆论监督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强,人们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舆论监督的情况和效果。与此同时,舆论监督的难度和挑战也随之加大,信息爆炸和媒介“野蛮生长”,许多自媒体缺乏“把关人”意识,公众获取和辨别信息真伪的难度增加,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呈现出某些混乱和非理性的状态,削弱了舆论引导的效果。 ……
    目录
    **章传播能力现代化的研究背景1 **节当前新闻信息传播环境的分析3 第二节新时代新闻传播的重要作用10 第二章实现传播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19 **节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要求20 第二节站稳以人民为**的根本立场22 第三节增强一体化的系统布局24 第四节突出创新表达的关键抓手27 第五节实现凝聚力量的前进目标30 第六节重构运行流程的机制保障33 第三章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实践探析37 **节强化顶层设计,筑牢意识形态阵地38 第二节推动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41 第三节突出内容建设,构筑信息传播新高地44 第四节依托先进技术,打造传播形态新范式48 第五节加强队伍建设,培育核心竞争力50 第六节涵养网络空间,积极宣扬时代新风52 第四章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守正与创新57 **节新型主流媒体的“硬件”与“软件”59 第二节新型主流媒体的流程再造62 第三节新型主流媒体的“视觉革命”65 第四节新型主流媒体的话语创新67 第五节新型主流媒体的服务延展70 第五章统筹把握不同传播主体的关系与作用75 **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加相融76 第二节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借力助力78 第三节**媒体和地方媒体差异互补80 第四节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互鉴共进83 第五节统筹不同传播主体关系的对策分析85 第六章筑牢网络传播阵地的媒体实践91 **节积极适应网络传播的媒体实践92 第二节打好网络传播的“组合拳”95 第三节牵住观点传播的“牛鼻子”97 第四节守好议题设置的“压舱石”102 第七章传播能力现代化中的文化作用力分析109 **节用传统文化精髓优化传播内容110 第二节用主流价值观驾驭传播技术113 第三节用中国话语扩大国际传播118 第八章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25 **节媒体实践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览126 第二节网络基础设施夯实融合发展根基128 第三节人工智能引发媒体生产新思考133 第四节加快完善智慧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140 第九章网络治理创新的实践探析143 **节网络治理的实践概览144 第二节创新网络治理的实践成果149 第三节完善网络治理的思路与对策153 后记159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