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看见生命中决定性的瞬间 梁永安 一 沈从文写《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是在35岁之前,正处于人生中*关键的时期。 要读懂一个作家,如果过于散漫,落点太多,往往很难沿着根系深入下去。而从《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来读沈从文就很好,用这两部作品来以点带线,甚至是以点带面,找到能跟我们今天的青年生命同呼吸,有深度,有呼应的东西,这样就很好。 《湘行书简》里有沈从文生命中决定性的瞬间,通过书信先呈现出来,有很多特别真实特别坦诚的陈述,后面以此为基础来写作,才有了《湘行散记》。所以,这两部作品应该一起读,这也是读懂沈从文的入门书。 二 沈从文所在的时代,是一个宏大趋势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那个时代**太弱了,为了生存,只能克服各种各样的差异,然后把人整合起来做板块运动,形成一个大的整体观念。 那个时代其实并不适合比较温和的人,不适合那种既有宽度又很柔和的人,因为充斥着尖锐的激烈冲突——**和**之间,武装集团和武装集团之间。这些沈从文是很不适应的,他不像鲁迅,鲁迅对接了尼采,对接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家庭遭遇,因此有很清晰的对立面。 另外,沈从文的故乡湘西的文化不是传统的中原文化,沈从文不是那种传统文化里出来的。人和世界的关系里边自然本身的那种存在,让他有一种自然的逻辑。他的情感,跟大山外面那种意识化、观念化的趋势还是不太一样。 沈从文在文学上很纯真,但是那个时代并没有给他提供回旋余地,他始终有一种边缘性,可以说是一个生不逢时的人。 沈从文如果活在东晋谢灵运的时代,也许会很好,他的本性有那么一点像杜牧,很柔情。他没有李白的张扬,也不像杜甫那样跟大官僚靠得那么近。人生对他来说,就像一个个有所感触的瞬间,人就像山里的草木一样。他的文学作品很多是在写细民,那种柔和的平凡。他后来写小说也是,文字里有一些气质就是从大山带来的,而且他的血脉里面有混血。这种混血造成了他文学气质上的独特性。所以沈从文不会像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那样,用幻化出来的审美去写作,而是必然跟这个世界有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 三 《湘行书简》是《湘行散记》的前身,在这些写给张兆和的信里,沈从文好像找到了自己很重要的东西。有一封信里,沈从文说:“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 这一段让人特别感动。沈从文遇到的重大问题总是不好解决,**让他抓住的就是爱情。一生中如果有一段时间,像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相遇,像《湘行散记》《湘行书简》中那样,人生有一种特别的绽开,哪怕像昙花一样,也是幸福的。 这个时候沈从文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那个人,也看到了生命中决定性的瞬间,然后整个写作也接近于黄金时期的感觉。 沈从文成长在湘西的山水里面,他早期的那些散文带有很大的灵性,离开那片土地后,那种灵性也始终存在。他始终把自己看成乡下人,觉得万物有灵,自己跟那些草木都是同体。我看沈从文的时候,会想起《红楼梦》里大青峰下那块石头。那块石头要么就不离开,就一直保持无字的状态,然后就这么很纯地过一辈子;要么就是被带入烟尘,历经冷暖,经受种种,再回到大青峰下,身上已经写满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