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图文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图文版)

  • 作者:王虎学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20735780
  •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 页数:216
  • 定价:¥5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20735780
    • 作者
    • 页数
      216
    •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01日
    • 定价
      ¥5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未完成的文稿,**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和阐明共产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起点上*富原创性的一部代表性著作。 本书以“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为宗旨,共分三章,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作出版、正文结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以及重要观点展开全面深入解读,诠释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对“历史之谜”的深入解答,深刻揭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回应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争论和分歧,阐述了对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科学态度。本书加入丰富的知识链接和珍贵历史图片,力求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展现这部经典文献的思想观点、理论价值、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文章节选
    **章 背景:写作动因与出版简况 要弄清《手稿》的基本思想,必须首先了解《手稿》的写作动因。而要弄清《手稿》的写作动因,必须了解马克思在写作《手稿》之前所达到的思想理论水平,否则,任何评论都难免会出于想当然,也难免空泛、苍白。因此,在介绍《手稿》的写作动因之前,我们先对《手稿》写作前后的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一基本框定。 **,《手稿》写于“两个转变”彻底完成之后。写作《手稿》前夕,马克思在《德法年鉴》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两篇重要文章:一篇是《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写于1843年秋,其中*深刻的思想是明确指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两者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马克思看来,“政治解放”是指资产**革命,而“人类解放”则是指把人类从一切社会压迫和政治压迫下解放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另一篇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篇文章写于1843年底,人们熟悉的许多格言式**论断也都出自其中,*有价值的就是市民社会决定**的重要思想。此外,这篇文章在关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与革命、德国的解放等问题的论述中,十分鲜明地提出了人的解放的思想,并在人的解放的意义上阐述了无产**的历史地位和彻底的革命使命。上述两篇文章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客观地讲,马克思在这里经历了早期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拐点”。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科尔钮曾这样评价道,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两篇文章“是**具有不朽价值的一部分” 。关于这两篇文章,列宁也曾作出过明确论断,称赞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尽管生前并没有看到马克思的《手稿》,但是,在《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中,列宁写道:“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科隆)上发表了一些文章……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4年在巴黎出版了马克思和阿尔诺德·卢格主编的《德法年鉴》,上述的转变在这里彻底完成。列宁还指出,“马克思在这个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表明他已经是一个革命家。他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他诉诸群众,诉诸无产**”。 在这两段话里,列宁已经十分清楚地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马克思的“两个转变”,即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从1842年开始,并在《德法年鉴》上的两篇文章中已经“彻底”完成;其二,马克思的“两个转变”并不是孤立地单独完成的,而是密不可分、同时完成的,即当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的时候,并不是转向了一般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而是转向了历史唯物主义。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转向与政治观上的共产主义转向,或者说转向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转向共产主义的政治观不过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已。
    目录
    序 前言 **章 背景:写作动因与出版简况 一、写作动因 (一) 社会历史背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 (二)《莱茵报》时期的“苦恼”和“难事” (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早期交往 二、出版简况 (一)国外出版状况 (二)国内出版状况 第二章 内容:核心思想与重要观点 一、文本结构 二、核心思想 (一)异化劳动理论 (二)共产主义理论 三、若干重要观点 (一) 劳动活动对于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伟大意义 (二)物质生产在构成社会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的思想 (三)实践的观点 (四)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初步表达 (五)工业和自然科学在人的解放中的伟大历史作用 第三章 意义:历史地位与现实启示 附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