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畅享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畅享版】

  • 作者:(法)卢梭 著,姜敏,薛冰清 译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84782
  •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 页数:119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奠定了西方社会形态的著作《社会契约论》正是在本书的基础上深论而写成。在本书中,卢梭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为社会学研究、法学发展研究、伦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是人文科学学术名著中的不朽经典。
    文章节选
    译者序
    伟大的人类启蒙思想家卢梭之《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享誉古今,泽被环宇,光芒万丈地闪耀于人类思想之林。基于其重大意义,被翻译为诸多版本,使其被中国的思想界熟悉和称颂。因此,翻译此思想巨擘之作,已有珠玉在前。所以在诚挚感谢法律出版社的编辑老师邀请翻译此巨作的同时,倍感压力。十分坦诚地说,我与薛冰清十分艰难地完成了翻译。但是,重温此书,带来的思想启迪却足以消弭翻译之苦。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诞生的18世纪,是人们普遍信仰理性与科学的时代。在该时代,人们坚信通过人类理智的全面发展,能够缔造出更幸福的生活。当时日内瓦的博物学家博纳即在致卢梭的信件中饶有信心地表示:“让世界按照它的意愿去发展,并相信它会发展的很顺利。”而卢梭却极富激情地��破了上述信念。在卢梭看来,人类所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的知识,恰恰为“痛苦和死亡敞开了新的大门”。他在为第戎科学院写的**篇应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中,便已痛斥了文明社会的道德沦丧,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使整个社会日益趋向于**、自私和卑劣。在第二篇应征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延续了对文明社会的批判态度,对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加以探索,并指出了人类社会如何突破不平等的变革之路。
    一、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发展与循环
    卢梭认为对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的探讨,要以对人类的自然本性的正确认识为前提。因而对人类自然本性的思考势必要追溯人类的自然状态。凡是审视过社会基础的哲学家,基本上都认识到回溯至自然状态的必要性,但卢梭认为其实没有任何人做到这一点。在自然状态的设想上,存在大量将文明社会中的观念放置在自然状态中的情况,以至于将需求、贪婪、欲望、压迫等概念强加于人性之上。例如,霍布斯即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战争状态,是“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状态”。人类认为其对每一种事物都具有权利,而且愚蠢地认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的主人。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的理由主要由四个论点组成:一是人们的*终目的是自我保存以及幸福;二是人们要躲避暴力死亡;三是人们不停息地追求权力;四是人类在暴力受害者和暴力致害者上的同步对称性。卢梭虽然认可自我保存(自爱心)是人的本性,但霍布斯却将文明社会中的情欲的满足掺杂到自我保存之中,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此外,霍布斯忽视了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对同类受折磨时的厌恶感(同情心),这一人类的天性也会使人类的自我保存欲望得到限制。自爱心和同情心便是卢梭提出的两条先于理性而存在的人的本性的原理。
    由此,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人们的生存互不妨碍的状态,所以这种状态*有利于和平,且是*适合人类的。”卢梭在本论中指出了在人类中存在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或者身体上的不平等,体现在年龄、身体状况、体力以及思想或者灵魂方面的差异。另一种是道德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取决于一种公约,取决于一种建立在人类共同意志之上的公约,表现为一些人通过损害他人利益而享受的各种特权,如富于别人、尊贵于别人、强大于别人以及使别人服从于自己。这就表明,无论是在文明社会中还是在自然状态中,人在自然禀赋方面的不平等都一直是存在的。但在卢梭的论述中,人在自然禀赋方面的不平等在文明社会中被大大扩展,并且还出现了道德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从这里可以认识到,自然状态下的不平等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的影响,人的自由和平等其实在自然状态中就已经拥有,但进入文明社会后不断丧失。因此卢梭指出:“我们也会很容易地发现社会状态下人们之间的差异比在自然状态下要大得多,而制度的不平等更加深了人类自然的不平等。”
    卢梭在对野蛮人的精神层面的考察中,指出了人类与动物之间*为显著的差异就在于人类具有自我提升的能力。自我提升能力使人类受环境的影响,不断激发其他所有能力的发展。这种天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便是让人类从自然状态中脱离出来的内发动力。然而,上述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外部偶然因素才能得到发展。“如果没有这些巧合,人类将永远处于自然状态。”因此,在书的第二部分,卢梭便着重考察哪些外部因素促使野蛮人走出自然状态,进而使人类和文明社会一步步趋向不平等。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人类的自我保存难度越发增大,这也使人类的心灵有了初次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形成了家庭和分工。“每个人都开始注意别人,同时也希望别人注意自己,公开的尊敬也开始变得有价值了。”由自我保存的自爱心向自尊心的转变被卢梭视为是人类走向不平等的**步。冶金术和农业的发明则进一步促成人类不平等的第二阶段,即私有制的出现。因为一旦上述两种技术发酵成熟,就有了耕种者对土地的持续占有,从而转化为一种私有制。人类在自然禀赋方面的不平等便会随着彼此的联系显现出来。在这一阶段,富人和穷人无节制的欲望和相互争夺,导致*强者与先占者之间总是存在权利的冲突。富人们出于情势所迫,诱骗穷人接受新的制度,这些制度将使自然法则转向对富人们有利的一面。这便是社会和法律的起源,“它使弱者更受束缚,使强者更强”。*终形成了三个不平等的发展阶段的恶性循环:*初阶段是法律的建立以及财产权的设立;第二阶段是官员制度的建立;*后一个阶段是霸权成为合法的权力。从*初阶段产生的富人和穷人的不平等到第二阶段产生的强者和弱者的不平等,*终产生了主人和奴隶的**不平等。在不平等达到*顶点时,人们将会用暴力推翻**和法律,重新回复到自然状态之中,开启新的不平等的轮回。
    二、人类文明社会实现平等的变革之路
    卢梭在书中描述了人类由自然状态到文明社会的堕落过程,即人们在自然状态中就拥有的自由和平等在进入社会状态后不断丧失,直至达到不平等的**阶段。不过,卢梭对文明社会进行猛烈批判的同时,也指出了人类文明社会的变革之路,那就是像来库古在斯巴达所做的那般,人们应当做的是丢弃旧制度和旧习俗,并为人类文明社会重新建立一个坚实的根基。而这一点却常常为卢梭同时期的思想家们所误解。例如,博纳和伏尔泰在其信件中均认为卢梭的观点旨在使人类社会重新返回孤立的自然状态之中。伏尔泰在1755年8月致卢梭的信件中,更是略带讥讽地写道:“当一个人阅读完你的作品后,他就会产生用四肢走路的欲望。然而,很遗憾,六十多年前我已经失去了这个习惯,我觉得我不可能再恢复它了。”实际上,卢梭在对给博纳和伏尔泰的回信中予以了回应,并不止一次强调,其根本不会选择在自然状态中的孤立生活,而是旨在将人类文明社会重新奠基于平等的基础之上。
    正确地理解卢梭为人类社会指明的变革之路,需要结合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是涉及对自然状态的论证意义。尽管卢梭热情地讴歌了自然状态中的种种美好,并断言自然状态是*有利于人类和平的生存状态。但卢梭对自然状态的赞美,却并非主张人们应该疏远文明,重新回到野蛮人的状态中,而只是认为人们应当以此为参照,对当前社会状态存在的偏差与缺陷加以反思。正如康德所言:“这种表面上的怀旧观点理应有助于人们对未来的准备,并使他们能胜任于建设未来。”卢梭在序言中更是明确表明,作为其论述起点的自然状态的设定,是为了对其所处的当前状态进行适当评价。另一方面则是要在卢梭的思想主线中对其提出的变革之路进行理解。卢梭在书中将文明社会视作导致人类诸种不幸的祸根,但其在随后创作的《社会契约论》中却主张通过法律来保障人的自由。这便同样说明卢梭所反对的其实并不是人类的共同生活,而是仅仅有利于强者的共同生活。换言之,社会契约这种形式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倘若订立契约的意志仅仅服务于获取了特权的个体和集体,那么这种法律便是导致苦难的帮凶。例如卢梭在“新秩序下的人类”部分中所讨论的法律,便是强者通过阴谋和欺骗的方式所订立的。而人类文明社会的变革之路便在于将订立社会契约的意志置于公意的*高指导之下。
    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局限和启蒙遗产
    卢梭在思维方法和论证方式方面,的确存在众多缺陷。如我国学者指出卢梭倾向于一种整全式的思维,动辄使用全称的判断和格言式的定论,使得其在某些问题方面的讨论难以深入。甚至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缺乏清晰的界定,卢梭在自然状态概念的使用上,就在从事实去加以解释和从纯粹理想去解释之间摇摆不定。在书的“序言”部分,他便倾向于从后者对自然状态进行解释,但这导致和其他著作中的表述不一致。然而,卢梭的论述是激情澎湃的,且正是因为这种激情澎湃的论述风格,使其所阐述的观点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同时,其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对社会变革有甚于千军万马的推动力量。并且,此书确实影响了当时的发展,比如启蒙运动的发展和法国大革命,均与此书有关。康德曾直言,他是从卢梭那里“学会尊重人”,进而将全部的工作指向“确立一切人的权利和价值”。又如,罗尔斯在其《正义论》的“序言”中指明,他的思考是继承自卢梭和康德所代表的启蒙传统。哈贝马斯的商谈法哲学中人民主权与人权的协调和统一,也是从卢梭这里得到启发。因此,卢梭在书中对人类文明社会不平等状态的强烈批判,以及对改造人类社会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启蒙思想的重要遗产。
    四、重温《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当代意义
    历史的车轮驶越浩瀚的寰宇,从久远的启蒙时代来到信息、科技等全面向荣的当代。毫无疑问,《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诞生所依赖的时代迥异于当代。甚至以启蒙精神为内核的自然法等都被认为已然过时。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类自身的某些特征依然会存在。所以当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无论哪个**和民族,都没有完全消除不平等,更没有彻底实现平等。
    此书所论及的不平等,并不局限于启蒙时期。尽管卢梭认为人类生理因素导致的不平等不值得挂怀,但是人性的丑恶以及一些制度衍生的不平等却极难消除,甚至其本身就是造成不平等的源泉。比如,科技的发展以及法律制度等尽管也会使人类获益获利,但其也会造成种种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这一现实就昭示人类必须正视现实社会的各种因素,不断认知和探寻不平等产生的缘由,从而努力建构正义的良性制度,并保证人类享有基本权利和获得平等发展机会。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平等与不平等观念具有前瞻性。卢梭在书中提出的理念和智识具有极高的深度和厚度,并使其精神意蕴具有前瞻性。卢梭对道德的关注、对私有制等制度的合法性评析、对生产力的评鉴、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社会化发展的理性态度等,使其提出的消除不平等的路径依然具有现代性。因此,本书不仅展示了卢梭激情高昂的雄辩修辞,更展示了卢梭拥有****的理性头脑。所以,康德曾盛赞卢梭:“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与规律一样,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卢梭在书中,恰到好处地利用了他这一伟大的发现,这也是其思想依然能萦绕环宇、闪耀当代的重要原因。
    姜 敏
    2023年8月26日
    目录
    献给日内瓦共和国 序 本 论 **部分 野蛮人的生理层面 野蛮人的精神层面 语言的产生 野蛮人的善恶 野蛮人的情欲 第二部分 迈向不平等的**步 私有制的产生 新秩序下的人类 父 权 不平等的发展阶段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