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章概述1 **节青少年期1 一、青少年期与青春期1 二、青少年期的年龄界定2 三、青少年期是发展的转折3 四、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动力4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6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6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9 第三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与性心理11 一、青少年的生理变化11 二、性心理14 第四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5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15 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18 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21 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22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24 第二章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教育27 **节青少年的注意力27 一、注意的概念27 二、注意的种类28 三、青少年注意力的发展特点30 第二节青少年的记忆力32 一、记忆的概念33 二、记忆的种类33 三、青少年记��力的发展35 四、提高青少年记忆效果的策略36 第三节青少年的思维能力38 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38 二、思维的种类39 三、青少年的思维发展41 第四节青少年的智力与创造力42 一、智力与创造力的概念42 二、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44 三、青少年的智力与创造力发展44 四、青少年的智力开发47 五、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49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目录第三章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52 **节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52 一、情绪、情感和情操的含义52 二、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53 第二节青少年的不良情绪与调节55 一、青少年不良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56 二、青少年常见的不良情绪57 三、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学校调节策略60 第三节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心理疗法63 一、心理疗法63 二、行为疗法65 三、生物疗法65 四、情境疗法66 五、休闲和运动疗法66 第四节青少年各种**情感的培养67 一、青少年的道德感67 二、青少年的理智感70 三、青少年的美感71 第四章青少年的自我发展与教育75 **节青少年的自我意识75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75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76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77 四、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78 五、塑造青少年健全自我意识的途径79 第二节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81 一、自我同一性的含义81 二、自我同一性的理论及其发展82 三、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85 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85 第三节自我建构发展层次理论与青少年自我发展87 一、自我建构发展层次理论87 二、青少年自我建构发展的任务及策略91 第五章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教育95 **节人格概述95 一、人格的含义95 二、人格的特征96 三、人格的结构97 第二节人格发展的理论99 一、特质理论99 二、类型理论101 第三节人格测量104 一、人格测量概述104 二、人格测量方法104 第四节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110 一、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的发展110 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111 三、青少年人格教育的有效措施115 第六章青少年的品德发展与培养119 **节青少年的品德发展特征119 一、品德概述119 二、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发展特点121 三、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123 四、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124 第二节青少年道德习惯的形成125 一、道德发生作用的习惯观:中西见解125 二、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特点126 三、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126 第三节品德不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129 一、“品德不良”的诊断标准129 二、品德不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130 三、品德不良青少年的转变过程132 第四节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培养133 一、品德形成的过程133 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134 三、培养青少年良好品德的途径136 第七章青少年的社会行为142 **节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142 一、亲社会行为概述142 二、亲社会行为的理论143 三、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44 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45 五、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147 第二节青少年的攻击行为149 一、攻击行为概述149 二、攻击行为的理论151 三、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特点153 四、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154 五、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干预157 第三节青少年的退缩行为159 一、社会退缩行为含义159 二、青少年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159 三、青少年社会退缩行为的干预161 第八章青少年的人际关系166 **节青少年的亲子关系166 一、亲子关系的含义166 二、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特点167 三、指导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170 第二节青少年的同伴关系171 一、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含义171 二、青少年的同伴接纳172 三、青少年对同伴的服从173 四、青少年的友谊174 五、青少年的异性同伴关系177 第三节青少年的师生关系178 一、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178 二、青少年师生关系的类型180 三、青少年师生关系的特点182 第四节青少年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方案183 一、团体辅导目标183 二、辅导方案设计依据183 三、辅导方案内容设计185 四、实施方案186 第九章网络与青少年心理189 **节青少年网络文化概述189 一、网络文化189 二、青少年网络使用特点192 第二节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194 一、网络与认知过程195 二、网络与青少年人格发展196 三、网络与青少年人际交往197 第三节青少年问题网络行为及其调适199 一、问题网络行为199 二、网络沉迷199 三、青少年网络欺凌203 第四节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与网络素质提升207 一、网络心理健康208 二、青少年网络**认知210 三、青少年网络素质提升211 第十章青少年心理健康213 **节心理健康概述213 一、心理健康概念213 二、心理健康的判别215 第二节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216 一、不良状态216 二、心理障碍217 三、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219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220 一、个体因素220 二、环境因素224 第十一章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230 **节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概述230 一、团体的概念与类型230 二、团体心理辅导概念的界定231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232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233 五、团体心理辅导的要素233 第二节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与方法235 一、团体心理辅导开始阶段235 二、团体心理辅导工作阶段236 三、团体心理辅导结束阶段237 第三节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239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原则239 二、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内容240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步骤242 第四节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组织与实施245 一、团体的准备245 二、团体的形成246 三、团体的起动248 四、团体的运作249 五、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251 第十二章青少年的学习253 **节学习概述253 一、学习的含义253 二、学习的分类254 三、学习的作用256 四、青少年学习的特点257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58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258 二、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260 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261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263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65 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67 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268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269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270 四、加涅的认知—指导论273 第四节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275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275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275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276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276 第十三章青少年的学习动机280 **节学习动机概述280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280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281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283 四、中学生的学习动机283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284 一、强化动机理论284 二、成就动机理论285 三、成就归因理论286 四、成就目标理论287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288 六、需要层次理论289 第三节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290 一、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影响因素290 二、青少年学习动机培养的基本要求292 三、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培养294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295 五、差生学习动机的培养297 第十四章青少年的学习策略303 **节学习策略概述303 一、学习策略的界定303 二、学习策略的成分与层次305 三、青少年的学习策略306 第二节认知策略308 一、复述策略308 二、精细加工策略310 三、组织策略311 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314 一、元认知策略314 二、资源管理策略319 第四节学习策略的应用320 一、策略的学习原则320 二、学习策略教学321 三、几种常见学习策略的具体应用323 第十五章青少年的学习迁移328 **节学习迁移的概述328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328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328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330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理论331 一、形式训练说331 二、相同要素说332 三、概括化理论333 四、格式塔的关系理论334 五、认知结构说335 六、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336 第三节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337 一、主观因素337 二、客观因素339 第四节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340 一、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340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学习方法345 第十六章中学教师的心理348 **节中学教师的角色分析348 一、教师的角色348 二、中学教师的角色心理349 三、中学教师的角色冲突351 第二节中学教师的心理品质354 一、中学教师的认知特征354 二、中学教师的人格特征356 三、中学教师的行为特征358 第三节中学教师的成长360 一、中学教师的成长历程360 二、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的特征361 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364 第四节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366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367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367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369第十七章中学教师的教学心理373 **节教学概述373 一、教学的概念373 二、教学过程375 三、教学目标376 第二节教学理论378 一、程序教学理论378 二、掌握学习理论379 三、范例教学理论379 四、发展性教学理论380 第三节有效的中学教学模式382 一、信息加工教学模式382 二、人格发展教学模式384 三、社会交往教学模式384 四、行为控制教学模式385 第四节促进中学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386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386 二、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387 第十八章教学评价394 **节教学评价概述394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394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396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397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402 第二节教学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404 一、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04 二、教学评价的内容408 第三节教学评价方法412 一、观察法413 二、调查法414 三、测验法415 四、档案袋评价法417 五、概念图评价418 参考文献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