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美丽的汉字(小学生全彩插图版“说文解字”,以305个基础汉字打通义务教育阶段3500个常用汉字)
QQ咨询:
有路璐璐:

美丽的汉字(小学生全彩插图版“说文解字”,以305个基础汉字打通义务教育阶段3500个常用汉字)

  • 作者:吕俐敏,果麦文化 出品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198484
  •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针对小学生的“说文解字”。作者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常用字表为范围,将字表中的3500个常用汉字进行数据分析,离析构件,筛选、提炼出305个汉字。这305个汉字是日常习用中常出现的高频构件,也是构成众多汉字的基础字,相当于汉字世界中“元素周期表”。认识这些基础字,不仅可以从字形上打通3500个汉字,也可以在意义上实现对一组组汉字的贯通理解,为理解汉字、汉语文化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无障碍阅读大部分中文读物提供极大的支持。 《上册:意符篇》共收录127个汉字,这些汉字在作为字头使用时,通常用作意符。本册内部按照义类划分为几个小类编排,分别是人体篇、自然生活篇、社会生活篇、动植物篇。《下册:声符篇》共收录178个汉字,这些汉字在作为字头使用时,通常用作声符。本册内部按照主要韵母a、o、e、i、u、u?来编排,每个韵母内部则按照音序排列。
    文章节选
    上册意符:人体篇 人 人,象形字,看着像��立的人形。人能言,善用工具,能思考,是万物之中*有灵性的一个类别。人里面***的是“圣人”,这种人品德高尚,智慧高超,我国的孔子就被认为是圣人。“人”在春秋时代,指的是**、统治者,跟“民”对立,这些**里,又分了君子和小人,小人在才德、知识方面比君子少或差一些,但仍然是“人”,跟“民”还是对立的**(关于“人”和“民”的关系,详见第53 页“民”字的说解)。 以“人”作为偏旁的字,大多跟人的意义相关。 伤:繁体写作“傷”,是来自外力的伤害,也是对身体表面的伤害,如创伤、伤口、伤痕等。“伤”还用来指对人精神的损害,如伤神、物伤其类等。 何:甲骨文字形为,就像一个人挑着什么东西,读作hè,后来就写成了“荷”,表示负重、负担,如荷枪实弹、“带月荷锄归”等。而“何(hé)” 被借用表示疑问代词,如何人、何地、何事等。 催:意思是叫人赶快行动,如“欲饮琵琶马上催”“留恋处,兰舟催发”等。“催”还表示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如催化剂、催泪弹、催产、催眠等。 促:古汉语解释为“迫也”,这个“迫”,既可以指时间紧张,也可以指空间狭窄,如急促、紧促、促狭、局促、促膝谈心。“促”也跟“催”一样有“催促”的意思,如促进、促使。蟋蟀又名“促织”,古语说“促织鸣,懒妇惊”,“促织”有催促纺织之意。 保:甲骨文字形为,就像是大人背着孩子,保护孩子,这个字形看起来充满温暖和**感。由“保”字组成的一系列词语都有这样的感觉,如保护、保卫、保全、保育等。 导读《美丽的汉字》 一、本书涉及的概念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涉及汉字字体、繁简汉字以及“六书”等概念。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丰富的书写载体和书写工具。先民的这些创意,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出土的甲骨、青铜重器、刀币、符节、兵器、漆器、简牍、帛书等;地面上的碑刻、石刻、瓦当、玺印等;传世的手写本、印刷本等。不同的书写工具或者书写方式,如刀刻、模范铸造、毛笔书写……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汉字字体。 一般认为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古文字主要包括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的小篆。今文字包括汉隶至今的文字。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周两代均有甲骨,只是殷商时代的甲骨出土量较大,因此以甲骨文作为殷商时代文字的代表。这个时期的汉字象形性强,图画意味重,字形结构不固定。 比如,“牢”字,在甲骨文字形中有几个异体字,其中的“牛”字,也会写作“羊”或“马”。 “渔”字也有好几种写法,有用渔网捕鱼的、用鱼钩钓鱼的,还有用抄网捞鱼的。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总称,流行于商周或秦汉时期。因为书写载体和工具的变化,金文字形看起来肥厚粗壮、圆浑丰润。根据学者们的研究,金文阶段出现大量形声字,这也标志着汉字构形系统正在走向成熟。 战国文字是战国时代周王室和各诸侯国使用的所有文字的统称。这个时期,社会动荡,诸侯割据,出现了“文字异形”的局面,地域分歧较大,即便是同一个**或地域内的文字也会出现多种写法,字形变化较为随意,简化倾向明显。也因此,本书在字体演变的编排中,没有放入战国文字。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后,为了实现对六国遗民的统治,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采用的字体,是在秦国文字基础上省改的文字。小篆已形成一个相对严密的汉字构形系统,我国**本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说文解字》,就是以小篆为分析对象的。小篆也是文字发展史上**由官方推行的规范字体,结束了战国文字混乱的局面。 隶书包含秦隶和汉隶,有学者认为秦隶是属于古文阶段的汉字,汉隶是属于今文字阶段的汉字。秦隶是篆文的速写体,汉隶经过充分的发展,形成了蚕头燕尾、扁方平正的书写特点。汉字也就是经过“隶变”在书写上做了大量简化之后,摆脱了古文字婉曲的线条,象形意味减弱,正式进入今文字阶段。 楷书因其结构严谨,堪称楷模,故称楷书。从楷书成熟迄今的一千多年中,汉字再没有产生新的字体。这主要受制于印刷术的发展,楷书在印刷体的加持下,形成了固定模式,约束了形体的变化。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主要是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繁体、简体)等主要字体的流变过程进行汉字的溯源。这样的编排,主要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看到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以古文字为桥梁,理解汉字形体与意义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本书也普及了一定数量的古文字知识。 本书在字体溯源和字形说解中,经常会涉及繁体与简体字形。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其表意的特点、求区别的特点,要求汉字不断繁化,而汉字书写求简易的特点又要求汉字不断简化,纵观汉字发展史,就是一个在繁化和简化中不断调整的过程。 本书涉及的繁体字在书中有以下三点作用。 **,解释字体发展的过程。比如“马”字,从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如果一下子简化为“马”,在字形的传承上看不到联系,所以呈现繁体的“馬”字,作为过渡字形。这样的安排,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繁体字,而是感受汉字字体的传承。 第二,解释部分多音字的来源。简化汉字和繁体字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经常会一简对多繁,比如,“发”对应“發”和“髪”,反映在简化汉字中,“发”是个多音字,还原其历史字形,代表“發”时读作 fā,表示发射;代表髪时读作fà,表示头发。这样的繁简对应,可以通过来源和语境促进学习者记忆多音字读音。 第三, 通过繁体字形联系语义特点。比如,“ 釆” 字头下有“番”“释”“悉”“审”等几个字,“审”字由于简化,与“釆”在字形上没有联系,但通过还原繁体字,可以看出“审”在字形上与“釆” 的联系,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字的意思中依然包含有“釆”字携带的语义特点。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还用到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术语。这些术语属于“六书”的内容,除了上述四种之外,还有“转注”和“假借”。清代学者戴震通过对“六书”的分析,认为前四书是造字法,后二书是用字法,有“四体二用”说。“六书”中,“象形”是基础,清代学者孙诒让认为“六书微义象形始”,也就是说其他的几种构字类型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也符合早期汉字与图画联系紧密的事实。早期的象形字是对自然界物象特点的描绘,通过象形字可以看到造字之初人们对自然观察之细致,以及为了凸显汉字求区别的特点,在捕捉事物典型特点方面做出的努力。比如,牛角是向内的,羊角是向外的,“牛”“羊”二字的显著区别就在角的部分;又如,月亮虽然也有圆的时候,并且圆月总是被人们赞美,但是在记录“月”字的时候,使用的是月缺的状态,因为这是月亮呈现的常态。 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进行形体描绘,对于非直观的、难以图画的事物如何造字?于是就产生了“指事”“会意”“形声”等办法,在象形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符号。比如,“刃”字,是在“刀”的基础上加点;再如,“上”“下”二字,以一条线作为衡量基准,在线上加点为“上”,线下加点为“下”,这是“指事”的方法。把一些图形合在一起,共同记录一件事情,或者一个场景,这是会意的方法。比如,“寇”字描绘了一个手持打击物到人家里打一个人的头部的场景,以此表示侵略;又如,“逐”字,在甲骨文中用一只脚表示追赶的步伐,用“鹿”“豕”“兔”等代表被追赶的动物,以此表达“追逐”的意思。也就是从这种方法开始,人们开始组合象形符号表达意思。 “会意”的方法,使表意更加具体准确了,但是,这也使汉字形体变得日益复杂,表意的抽象性不足,聪明的人们又开始琢磨新的办法。世界万物是可以归类的,如果用一个符号代表一类字的意义,一个符号代表一类字的声音,组合起来,一个字既有意义又有声音,并且这样的组合,可以广泛发生,就实现了用有限的符号创造无限的汉字。所以,我们看到“水(氵)”可以跟很多声符组合成汉字:波、涛、汹、涌、江、河、湖、海…… ;而这些字中,比如“波”字中的“皮”,可以跟很多形符组合成汉字:破、颇、坡、陂、披、疲、蚾、被、波……如此不断地创造,就产生了大量的汉字,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书面表达。形声字,是人们进行高层次抽象思维的结果。 关于“六书”,历代研究者基本都认为是古人造字的方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小篆字形所进行的分析,就是采用了这套分析体系。近年也有学者经过审慎的分析考证,提出异议,认为“六书”是古人的汉字教学体系,《说文解字》的分析,跟“六书”不能对应。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因此对于历代确定的字形,采用了“六书”的说法,对于部分汉字则采用了构件功能解释的办法。
    目录
    上册:意符篇 人体篇 自然生活篇 社会生活篇 动植物篇 下册:声符篇 a o e i u u?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