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导论
第1节金融伦理和职业道德
一、道德和职业道德
(一)道德
在中国古文字中,“道”和“德”两字,本来是分开使用的。“道”的原意是道路,表示行人之路,后来逐渐引申为支配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法度、准则及运行规律。“德”字原意为正道而行,也有心中有所得到的意思。将道德两个字连起来可能*早始于《史记·夏本纪》,其中记载一个叫皋陶的人说:“信其道德,谋明辅和。”在西方,“道德”一词源于拉丁文Moralis,这个词的复数Mores指风俗习惯,单数指个人性格、品性等。
综合国内外对道德的研究,可以认为,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也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是一种目标,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道德的本质。所谓道德本质,是指道德区别于他物的根本性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蕴藏于社会生活之中。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到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在**社会中,由于**利益不同甚至根本对立,形成各个**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体系。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总是围绕着本**现实的和未来的利益而展开的。
在同一个社会里,社会经济关系的某些变化,常常引起社会道德的相应变化。当某种社会经济关系内部发生某些变化时,生活在这一经济关系中的人们,就会随着对自己利益认识的发展而不断给道德加进新的内容,或赋予原有道德要求以新的意义。
(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的一般社会本质,即道德是一种受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道德还有着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即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这主要表现在:
**,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是制度化的规范,是经**、政治团体或**以宪法、章程、司法机构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意志,是特殊的社会制度。而道德规范则不同,它并没有制度化,不是被颁布、制定或规定出来的,而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它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深藏于品格、习性、意向之中。
第二,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法律规范以强制手段强迫人们执
…… 在人们的向往和追求中,始终存怀着对某种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中的道德关系的追求,这就是道德理想。孔子赞许和景仰的道德理想人格为“君子”“仁人”。儒家思想主张个人修养以“爱人”为宗旨,通过主体自觉达到仁智勇信、温良俭让、重义轻利、勤勉有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境界;依循“为政以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路径,谋求“大道流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此外,亦有道家关于“真人”和“无为而治”的道德理想,墨家关于“兼爱”“非攻”“尚贤”的道德理想,等等,都以修身、慎独、克己的“德性”文化,教诲人们使其品格道德趋于完善。道德理想总是引导、激励着人们的道德实践,成为人们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的内在动力。孔子曾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要求“志士仁人”要作出榜样,“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种道德理想使后世涌现出无数志士仁人。民族英雄文天祥说:“孔曰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朱轼《历代名臣传·文天祥》)道德理想渗透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离不开伦理道德,都要有自己所提倡的道德理想人格,用以引导、激励人们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在我国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又逐渐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某些新的道德价值观念,个人的正当利益、要求及个人的价值日益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社会道德舆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