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导读:怎样读《史记》 本 纪 003 / 01. 五帝本纪·黄帝 太史公曰: 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荐绅先生难言之。……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017 / 02. 共和行政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雒邑,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雒邑。 029 / 03.项羽本纪 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称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117 / 04. 高祖本纪 太史公曰: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135 / 05. 吕太后本纪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 世 家 151 / 06. 陈涉世家 太史公自序曰: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 175 / 07. 留侯世家 太史公自序曰: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225 / 08.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 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列 传 247 / 09. 管晏列传·管子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263 / 10. 孙子吴起列传·孙膑 太史公自序曰: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 277 / 11. 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291 / 12. 廉颇蔺相如列传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313 / 13. 田单列传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329 / 14. 刺客列传·豫让 太史公曰: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341 / 15. 李斯列传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377 / 16. 淮阴侯列传 太史公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451 / 17. 郦生陆贾列传·陆贾 太史公曰: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 463 / 18. 李将军列传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501 / 19. 匈奴列传·冒顿 太史公曰:世俗之言匈奴者,患其徼一时之权,而务谄纳其说,以便偏指,不参彼己;将率席中国广大,气奋,人主因以决策,是以建功不深。 511 / 20. 货殖列传·陶朱公 太史公自序曰: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 525 / 附录:报任安书 545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