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铜礼器:恭而有礼,藏礼于器 在灿烂辉煌的青铜时代,青铜礼器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古人将敬畏、祈福之心融入青铜礼器,以具象化的器物表述心意,这也赋予了青铜器深厚的文化内涵。 赏析不同青铜礼器,了解不同青铜礼器背后的社会文化,一起探寻蕴藏在青铜器背后的礼制、礼法。 日用礼器 青铜礼器身份演变 远古时期,由于人们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因此对天地、对鬼神充满敬畏,在各种祭祀活动中,都表现出对未知事物的“礼敬”。夏商周时期,人们对未知事物的“礼敬”发展为社会秩序、社会行为的“遵礼”,由此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礼制与礼法,用以约束**和百姓的行为。 在礼制、礼法的约束下,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所使用的青铜器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异,一些青铜器会在特定的场合出现、被特定身份的人(统治者和**)使用。 《千字文·全文》中说:“乐殊贵贱,礼别尊卑。”意思是说,音乐���礼节要根据人们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夏商周时期,在当时青铜材料有限的条件下,统治**并没有将青铜原料用于生产,而是垄断青铜原料用以铸造精美的饮食器以满足自我**、享乐的生活需求,只有**才能使用精美的青铜饮食器,以此彰显统治**尊贵的社会地位。这正是社会礼制、礼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青铜作为贵金属,只在祭祀场合和上层**的生活中出现,于是这些青铜饮食器成为**“**”和礼制物证,它们在传统礼制社会文化背景下有了新的身份,成为礼器。 常见青铜礼器 爵 大多数青铜礼器是从青铜饮食器演变而来的,爵便是其中之一。 爵为饮酒器,在先秦时期,只有**得以享用,不是日常百姓可以使用的,可见古代贵贱有别的思想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学者认为夏代铜爵是中国青铜酒礼器之源。 西周应事爵是出土于应国(今河南省内)的一种祭祀爵,它通体浑厚,无鋬(pàn,器物上手提的部分),内壁的六字铭文“应事作父乙宝”说明了它的身份:它是应国的使者(“应事”读为“应使”)为祭祀父亲而铸的铜爵。 斝、角斝(jiǎ),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用以调酒、温酒,是祭祀活动中的灌酒器,属于青铜礼器。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将斝定为御用的酒杯。 角,与爵相似,口沿无柱,一般有盖,是下级官吏使用的饮酒器。 因地位不同,王用斝,诸侯用角。 尊 尊,今作樽,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是商周时期的大中型盛酒器,春秋之后罕见。 “尊”字有“尊贵、尊敬、地位或辈分高”的意思,尊作为器物名称足以说明其礼制地位的重要性。 作为青铜礼器之一,除了基本敞口形制外,尊也有牲畜、鸟兽状,《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追享朝享,裸用虎彝蜼彝。”这些动物形制的尊,纹饰华丽,有尊盖,统称“彝”。 下面**来认识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尊。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在祭祀时使用的青铜礼器,它高58.3厘米,重34.5公斤,正方形口,每边边长52.4厘米。尊的四角分别有四只卷角羊头,尊体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兽面纹、龙首,分两次铸造而成,先铸羊头与龙头,再整体浇铸。 四羊方尊不仅体型大、重量重,而且铸造工艺高超,被史学界誉为“臻于**的青铜典范”。 妇好鸮尊 妇好鸮(xiāo)尊,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为一对尊,造型是站立的鸮(猫头鹰),双足和尾支撑,构思巧妙。尊体纹饰精细繁复,有蝉纹、羽纹、倒夔纹、兽面纹,体侧各饰一条双首怪夔,双翅装饰卷曲长蛇,纹饰及铸造工艺非凡。 探赏青铜 妇好与妇好鸮尊 妇好鸮尊更令人赞叹的还是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古人常以动物为图腾,鸮敏捷、勇猛,是古图腾之一。 妇好是中国**位有文字记载的文武双全的巾帼英雄。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更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女将军,她主持祭祀、参与国事,多次征战沙场。 妇好鸮尊内壁铸有“妇好”二字,因此而得名,以鸮为形制,也说明了该尊的主人妇好聪慧、勇猛,令人敬畏。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妇好鸮尊正是妇好在某次出征前祭祀占卜所用的礼器。 何尊 西周何尊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尊体浑厚大气,腹足有兽面纹,浮雕装饰,工艺精美。 何尊有12行120余字铭文,记录了周成王建都城、治天下、赏赐何(人名)的事情,何尊就是为纪念这些事情专门制作的祭祀礼器,其中有“宅兹中国”的文字记载,这是目前历史上*早出现的关于“中国”的文字记载。 日己方尊 日己方尊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高29厘米,重8.75公斤,圆口,方体,四角有高扉棱,装饰有蕉叶纹、夔纹(颈部),饕餮纹(腹部),鸟纹(足部)。 根据尊内铭文记载,日己方尊是一名天族人(殷商后裔)为自己的父亲所铸造的礼器。 礼仪重器 问“鼎”天下 《说文解字》中说:“鼎,和五味之宝器也。”鼎,*初是以饮食器的身份出现的,夏禹时期,大禹治水,察山河,定九州,铸造九鼎,鼎由此演化为祭祀和礼仪重器,承载国事。 《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之大小轻重焉。”大意是说,楚庄王带兵打仗,把战场一直推到洛水边上,然后带领士兵列队示威,周王派人慰劳,楚庄王却问有关于鼎的事情,想要将鼎挪到楚地去,这也就意味着有夺权之心,这便是楚王**的故事,此后,“**”有了“夺权”的意思。 鼎,在铜作为贵金属的青铜时代不仅用料多、用料贵,更是承载了传统祭祀文化、集权礼制的重要器物,可以说,在青铜时代,鼎是王权的象征,是国之重器。 青铜鼎的基本形制 青铜鼎的形制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三足圆腹双耳,一类是四足方腹双耳。不同的鼎的外观不一而足。 一些日常用鼎主要用作饮食器,炖煮或盛放肉食,多有盖;祭祀用鼎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此类鼎体大量重、浑厚大气、内刻铭文、装饰精美,是重要的祭祀礼器,为国之重器。 青铜大鼎,国之重器 目前所出土的青铜鼎中,以下几个青铜大鼎可谓是“鼎鼎有名”,下面逐一来认识一下它们。 司母辛鼎 司母辛鼎,出自殷墟妇好墓,是一对两件方鼎,为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司母辛鼎高80.1厘米,口径长64厘米,宽48厘米,四足,立耳,直腹平底,长方形口,鼎身饰有兽面纹、雷纹、龙纹,兽面醒目,是商代少见的大型青铜器。 “辛”和“妇好”是同一个人,“妇好”是生前称谓,“辛”为死后供奉的庙号。司母辛鼎口下内壁刻有铭文“司母辛”字样,该鼎是子女为纪念亡母所铸之鼎,典雅大气,是殷墟青铜器中的重要礼器代表作。 大盂鼎 大盂鼎,西周早期青铜礼器,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博物馆。 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三足,立耳,敛口,宽腹,周身装饰有云雷纹、饕餮纹,造型雄浑,气势雄伟。 大盂鼎内壁铭文(291 字)记载了周康王训诰**盂的事,讲述了周文王、周武王立国的故事,告诫盂要效仿先祖,忠于王室;同时,盂为了纪念祖父,铸此鼎,该鼎具有非常高的史料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