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展示一词的由来,展示“displa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displycare,它的原意是专指动物(鸟兽)中雄性向雌性所做出的“求偶”(示爱)的举动和表演,*初一直用在动物学的论著中。后来将display一词扩展并引申为夸耀、显示、演示、展示。也同展览( exhibition)、展览设计(exhibit)区别开来,我们可以用display代替exhibition,但不能用exhibition代替display,展览、展览设计只是指展览会和展览活动以及展览会设计,而展示设计中其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橱窗设计和博物馆陈列设计、庆典环境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广告设计、CIS设计等方面都不包含在内,范围狭小。它们之间的含义和所指的范畴是不同的。
展示活动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高密度的信息汇集、沟通和发散活动。它的宗旨是准确、**地向目标受众传递信息并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因此,信息的流向、流量和反馈的质量成为我们评价一次展示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展示目标,需要通过展示设计对信息进行编辑和整理,制定展示目标规划,在限定的空间内,以空间形态、展品、道具、图文、音像及现场演示互动等多种形式,塑造一个多维的展示空间,积极调动受众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将信息传递出去,并期待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以此来实现展示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这种对展示活动的设计就是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display design”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计表达上,展示设计都是*具综合性特点的学科之一。综合性强的边缘学科。无论是在设计本质上还是在设它与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舞台美术设计等学科都有相容相兼的内容,具有非常复杂的交叉学科特征。展示设计属于非限定性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范畴,是一种以科学性为功能基础,以艺术性为表现形式,是以创造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人为环境为目标的理性创造活动。它为人们传播与交流信息提供了一个特殊“舞台”。通过这样的人为场所的设计(展示空间环境的创造),来引导人们的信息交流等行为的发生。这些行为包括参观展览会、博物馆、购物、旅游、休闲和娱乐等诸多方面。在这样的公共环境里,展示设计不仅能够传播信息、启迪创造、陶冶情操,还能促进人们对新文化、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理解和追求。
展示活动早在中国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古老,但在当今社会却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这主要是由于展示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全球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日益全球化,催生了各种全球性的商品交易会、博览会、专题展示会等。展示设计处在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特别是在中国,展示设计正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展示业在中同,得益于中国社会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成为世界商品的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对外贸易扩大到各个领域,商品交易会、行业博览会等展示活动日益频繁;其次,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已成为深受各级政府重视的发展方向,各类博物馆、科技馆不断增多,为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示设计是一门知识结构综合性、交叉性极强的学科方向,涉及内容包括社会学、传播学、设计美学、策划与营销学等多方面知识。展示活动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早,但展示设计专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展示课程在大多设计院校均有开设,但还没有独立设置展示设计的专业院校,展示设计的课程体系还不健全。
基于以上情况,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针对设计院校学生知识基础特点,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同时借鉴了一些同行的观点,在内容介绍上尽可能做到系统全面,同时也有所偏重。本书分七章,以展示设计活动内容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包括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设计的相关科学、展示设计的构成要素、展示设计的分类,以及展示设计的设计流程。其中**介绍了展示设计的基础知识——展示设计构成要素的内容,在叙述上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本书引用大量图例,在图示和图片的选择上力求做到举例恰当准确,选材新颖。为了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融会贯通,在本书的*后章节,从设计师的角度,利用本书的理论知识分析了四个实际案例,以拓展学生进行具体展示设计的思路。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汇聚了多位老师的劳动成果。其中,王亚明主要负责全书的策划、图片整理及*后的统筹工作,具体编纂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七章中案例3、案例4;程宏编写**章、第五章和第七章中案例1、案例2;艾昕编写第六章;樊灵燕编写第二章。
感谢中国电力出版社提供机会,使我们得以把教学和实践积累的知识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在与程宏、艾昕、樊灵燕老师的协作中获益良多,同时还得到中国电力出版社领导及编辑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得到吴平老师在文献翻译上的支持,李鑫锁同学在图片整理上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较多**设计案例,也引用了一些专家和学者成熟的设计理论,虽然大部分已经在书后列出了参考文献,难免还会有所遗漏,在此谨向这些文献作者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写时间仓促,加之水平局限,敬请广大专家、学者、同行以及读者朋友对本书的不足之处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