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肖复兴散文100篇
QQ咨询:
有路璐璐:

肖复兴散文100篇

  • 作者:肖复兴
  •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16667729
  •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01日
  • 页数:395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6667729
    • 作者
    • 页数
      395
    •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01日
    • 定价
      ¥6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包含了由作者亲自挑选的一百篇散文作品,时间上从本世纪一直回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触生动沉静细腻,娓娓道来,体现了作者在生活、文学、社会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读这本书,是在慢慢阅读过去,在时间里阅读现世的市井人情、文坛大师们的风姿、作者的青春时光、儿时的四合院和旧时的北京风情,等等。书中现在与过去辉映,彩色与黑白交织,读者能看到作者一步一步的人生脚印,体会到作者那些经岁月沉淀而愈发厚重的真诚、美好、智慧、爱和感动。
    文章节选
    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 放翁晚景颇惨。同为诗人,和我们如今写着“羊羔体”拿着“鲁迅奖”、戴着纱帽翅唱着女明星的诗人,毕竟不同。“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面对疾病和贫穷,他以笔写心,聊以用读书和写作维持着清贫的自尊。 82 岁在一首题为《家风》的诗中,放翁写过这样一联:“四海交情残梦里,一生心事断编中。”他把“交情”和“心事”作为自己的家风来对待,所以他才有绝笔《示儿》那样撼人心魄之作。只是,看《剑南诗稿》末几卷,这样的诗,所占比例并不多,多的是他面对暮年贫病交加的生活和苍凉孤寂的心境的抒怀与遣兴。他并非有那样多铁马冰河的激昂,也少有我们想象和误读中老愤青的激愤,更多的是平常之心,以及用这种平常之心感受生活日常情景、风情与心情,平常得就像一位我们邻家爱喝点儿小酒的老头儿。虽然自称“已开九秩是陈人”,年迈体衰,“出寻还得杖青藜”,但他还是很有几分得意地说:“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他依然兴趣盎然不断地杖藜外出(他还不断地为他的各种杖藜写诗呢)。他说:“团团箬笠偏宜雨,策策芒鞋不怕泥。”他说:“寻僧竹院逢茶熟,引鹤溪桥及雪残。”前者看得出他的性格和心态,后者看得出他的情致与心境。他还有一句诗:“买进烟波不用钱”,则看得出他那时对外出接触世风民情与大自然的理解与认知,和我们如今豪华的夕阳红旅游大相径庭。 所以,他从司空见惯中看出“山从树外参差出,水自城阴曲折来”,看出其中我们容易忽略不计的迂回有致的曲线;他从屡见不鲜里看到“片月又生红蓼岸,孤舟常占白鸥波”,看到其中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的斑斓色彩。 同时,在外出的时候,他并非纯文人式的风花雪月,而是躬身看到农事稼穑,体味到乡间情味:“蚕房已裹清明种,茶户新收谷雨芽”“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新茶”。还有一句诗我特别喜欢:“茶煎小鼎初翻浪,灯映寒窗自结花”,尤其是后半联,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外出那么劳累,居然观察得那样细腻入微,存有如此年轻的心性,让摇曳在寒窗上的烛光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花来。 如果在家,“羹煮野菜元足味,屋茨生草亦安居”,看来他安贫气全,知足常乐,没有换一处大房子的心思,更没有非要住别墅的欲望。如此家门口日复一日平淡单调的生活,他却能够捕捉到生趣和意趣来,这实在是本事。有一首诗他这样写道:“小担过门尝冷粉,微风解箨看新篁;旁篱邻妇收鱼钩,叩门村医送**。”偶然过门的小贩卖的凉粉,微风之中钻出土的新竹,邻居女人收起了钓鱼的鱼钩,村里的赤脚医生送来了治病的**,这些不起眼琐碎的生活,被放翁一一入诗,让人感到平易中的温馨,还看得到放翁自己并非随年龄一起老得心如枯井,而是那样年轻湿润。 我想,如果我活到放翁那样的年纪,能够像他一样吗?我不敢肯定,心里底气不足。看到他有一句诗:“敲门赊酒常酣醉,举网无鱼亦浩歌”,我找到了和他的差别,我不能做到“举网无鱼亦浩歌”,我更看重的是网里得有鱼,且是大鱼,起码是古老故事《渔夫和金鱼》里的那个老渔夫,怎么也得打上一条金鱼来,便不会做他那样的无用功,傻了吧唧地吼着嗓子去唱歌。 在家里,除生性耽酒,他还有乐趣无穷的事要做,便是读书和写诗,那才真的是把读书和写作当成了自己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而从来没有见他考虑过码洋、印数、转载、评论或获奖。“挂墙多汉刻,插架半唐诗”“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古纸硬黄临晋帖,矮笺匀碧录唐诗”“细考虫鱼笺尔雅,广收草木续离骚”……在暮年放翁诗作中,这样的诗,比比皆是。书不再是安身立命的功名之事,而是一种惯性的生活和心情的轨迹,就像蛇走泥留迹,蜂过花留蜜一样,自然而然,甚至是天然一般。他不止一次这样写道:“引睡书横犹在架”“体倦尚凭书引睡”。能够想象着那时的放翁,一定是看着看着书,眼皮一打,书掉在地上,书成了他的安眠药和贴身知己。 读暮年放翁,总想起钱钟书先生的论述。钱先生说其特点有两方面,一方面,钱先生称其为“忠愤”;另一方面,钱先生特别强调:“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并说“陆游全靠这第二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真的信服钱先生这样的判断,这在暮年放翁的诗作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读暮年放翁,还让我忍不住想起晚年时的雷诺阿。作为画家的雷诺阿,也许是作为诗人的放翁在几世纪过后的一个拷贝、镜像或回声,或者说,是放翁诗作的一个富有画面感的形象的描摹。 去年的夏天,美国费城专门举办了一个叫作“晚年雷诺阿”的画展,从全世界的美术馆里收集到了雷诺阿晚年几乎所有的作品。我特意赶去看,发现晚年的雷诺阿已经半身不遂,坐在轮椅上,把画笔绑在手臂上,画出的画面,大多是女人的身影和裸体,那里的女人无一不是肥硕的,健康的,美丽的;不是像小孩子一样天真的,清纯的,活泼的。特别是画展的*后一幅画,题目叫作《音乐会》,音乐会在画面之外,雷诺阿画了两个肥硕的女人正在穿衣打扮,准备去听音乐会,那两个女人占天占地,占满整幅画框,满怀的喜悦之情几乎要把画框冲破。那种对日常平易而琐碎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晚年的雷诺阿和暮年的放翁是多么的相似。或许,纯粹的艺术家和诗人的心是相通的,越是艰难的生计和不如意的生活,越是老迈的病身和苍凉的心态,越是让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彰显他们敏感而张扬的心。 看画展时候,看到满满几个展厅里雷诺阿晚年的画作,想一个老迈残病之躯创作力那么旺盛。回国之后,我翻开《剑南诗稿》,看看放翁的暮年写了多少诗稿。雷诺阿活了78 岁,放翁活了86 岁,是那一年腊月二十九去世了,第二天就是年三十了。在他86 岁这整整一年时光里,我数了一下,写了长短不一的诗481 首。他的活力和雷诺阿真的很像,几乎每**都在写诗,而且有时不止一首。 82 岁时,放翁写过一组《戏遣老怀》,一共5 首,他特意写道已是“年垂九十时”。看过这一组诗,我更觉得放翁和雷诺阿心的相似。其中有这样两联:“狂放泥酒都忘老,厚价收书不似贫”“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看放翁高价买到一本喜欢的旧书就忘记了贫穷的那种天真的喜悦;特别是后一联,鲜花前骑了根竹子,就把竹子当成了名马;台阶下埋了个盆儿,就把盆儿当成了水池,这是一种什么心境和心情,哪里像是一个快九十岁的老人,整个就是一个孩子啊。返老还童,是和雷诺阿把女人都画成肥硕的、画成孩子一样的童心,一样的赤子之心呀。 我不知道我能够活到多大年纪,即使活不到放翁和雷诺阿那样的年纪,也要向往那样的心情和心境。其实,那是一种遥远的境界。 2011 年3 月2 日写于北京
    目录
    小市莺花时痛饮 / 1 吴小如和马连良 / 5 等那一束光 / 9 萧疏听晚蝉 / 12 青春还债期 / 15 萤火虫 / 17 老编辑老吴 / 20 汀州去看瞿秋白 / 23 一个都不能少 / 27 甪直春行 / 31 孤单的雪人 / 36 在蚂蚁的隔壁,在蜗牛的对门 / 39 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 / 43 重读史铁生 / 48 除夕的荸荠 / 53 冬日四食 / 55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 59 大白菜心理学 / 63 费城浪漫曲 / 67 女人花 / 71 客厅里的鲜花 / 75 芝加哥奇遇 / 78 君子一生总是诗 / 82 大自然的情感 / 86 自行车咏叹调 / 90 风中华尔兹 / 96 大合唱 / 99 他将长生草留给水 / 102 老友如发妻 / 106 亲笔信 / 109 鱼鳞瓦 / 113 面包房 / 117 翡翠如意 / 122 三月扔书 / 126 佛手之香 / 128 太阳味道的西红柿 / 132 翻毛月饼 / 134 塑料袋 / 136 早春二月 —怀念孙道临先生 / 139 阳光的三种用法 / 143 阳光的感觉 / 146 曲线是上帝的 / 150 花布和苹果 / 153 以诗代药 / 157 雪被城市带坏了 / 159 铁板的呼吸 / 162 北京的树 / 166 北大荒的教育诗 / 169 街上连狗的目光都变了 / 171 腾冲,腾冲 / 174 超重 / 178 豆秸垛 / 181 地理课 / 183 草是怎样一点点绿的 / 186 春天温暖的水 / 188 一场戏的工夫 / 192 草帽歌 / 196 美丽的脆弱 / 198 杜鹃,杜鹃 / 201 华梅西餐厅 / 203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 206 借书奇遇记 / 210 年轻时去远方漂泊 / 214 青木瓜之味 / 218 甜的尴尬 / 222 钟和表 / 226 苹果寓言 / 230 明信片 / 234 美丽的手语 / 239 忆秦娥 / 242 忧郁的孙犁先生 / 257 颠簸的记忆 / 262 西门町印象 / 267 肖复兴散文100 篇 与石共舞 / 272 寂寞不是一个漂亮的标签 / 275 简洁是*美的生活 / 277 泡影 / 281 下午茶 / 287 花间补读未完书 / 291 楼前的黄昏 / 295 树的敬畏 / 299 白桦林 / 302 浪漫的丧失 / 304 母亲的学问 / 307 夜曲 / 310 栗子杂忆 / 313 细雨台儿庄 / 317 忽然想起了棉花 / 321 林荫路 / 323 花边饺 / 327 蓖麻籽 / 330 水之经典 / 334 表叔和阿婆 / 337 丁香结 / 340 孤独的普希金 / 343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 347 母亲和莫扎特 / 351 荔枝 / 354 *后的海菲兹 / 357 母亲 / 36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