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冯铁(Raoul David Findeisen,1958.5.17—2017.11.4)教授是欧洲一位活跃的汉学家。常常有人问:冯铁究竟是哪国人士?这是因为,冯铁为大多数中国人所了解,是他在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等地任职,所以往往搞不清他的真正国籍。实际上,他出生于瑞士,但由于他长期在欧洲各国任职,在世界各国活动,懂得多国语言,视野宽阔、学识渊博,实际上是个“世界人”。冯铁的身影在中国学术界出现,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新世纪后,他在中国就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的研究视野,也从尼采在亚洲,到中国古代文化,从石鼓文等,又转向现代,关注夫妻作家,到转向手稿学。因此,近年来他越来越频繁地来到中国,结交的中国友人也越来越多。他在四川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高端外国专家,每年花几个月在中国和世界各国游走。但他并没有因此放下在欧洲的学术活动。���仍然在欧洲积极筹备主办和参与各种学术会议,他参加欧洲的多个学会、协会活动,他还主编着《斯洛伐克东方研究》,他还是国际鲁迅研究会的副会长。他热情洋溢、精力充沛、学识渊博、眼光独到,凡是认识他甚至只要见过他的人,莫不对他留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当听到他离世的消息时,友人们无不震惊痛惜! 想编这本书的想法,其实早在2017年11月,收到噩耗的**时间,就油然而生了。虽然当时大家没有提,但是不少朋友其实是都有这个想法的,只是一时还无从着手,所以也就搁下了。 但朋友们其实一直在怀念他,也陆续在媒体上发表了多篇纪念文字。2021年春天在上海师范大学开会碰到李怡兄,他问我给冯铁编纪念集的事怎样了。我一下被他挑起了心事,随即回答说:“想编啊!但是得有人出版啊!”李怡兄马上就听懂了我的意思,应声道:“没问题!你编,出版我来想办法!”我连忙说:“那好啊!那我就来编!”谁知那以后竟然忙得脚不点地,因为在疫情后恢复期,各种事都要弥补失去的时间,所以加快了节奏。直到去年冬,完成了手上的一本书,这才着手来编。好在各位友人都非常支持,很快就有了三十来篇文章。但是与国外的朋友联系就不是那么顺利了。主要是过去只是简单知道冯铁有很多朋友,但是,我跟他们大多没有直接联系。后来是通过冯铁夫人魏爱悟的渠道以及冯铁的朋友、学生等线索,逐步联系上了冯铁人生道路上一些重要的朋友,他们一般都很理解我们的想法,所以又陆续征集到多篇文章。 收在这集子里的,有三部分文字。**辑“忆念”,是亲朋好友的怀念文字,主要回忆冯铁生平、与冯铁的交往及感想,按照来稿顺序进行编排。第二辑“对话”,其中又分两类:一是记载冯铁生前与记录者对谈的记录,这些对谈记录,有些是就相关学术问题采访冯铁的谈话记录,有些则是以对话形式讨论某个学术问题的。这些采访和谈话记录都曾经在媒体上发表过。二是由怀念开头而带入对某个研究命题的探究。这些研究命题往往也是冯铁所感兴趣或生前曾经研究的,友人对相关研究的推进,实际上也是继续与冯铁进行学术对话,所以也归入这一类了。第三辑“足音”,收入冯铁后期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前3篇是冯铁生前在中国发表的文章,而*后一篇是他2016年9月在上海国际手稿学研讨会上的演讲,其中作为专有名词使用了“manuscriptology”(手稿学)一词,我想这对手稿学的发展,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由于这些文章多半与我们共同的研究兴趣有关,收进本书,既可以防散失,也可以让大家重温他*后时期的一些思考与成果,对我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手稿学研究,我想是不无裨益的。同时,也是对冯铁的一个纪念。这些,也正让我们听到了冯铁后期在学术上跫跫的足音,仍在陪伴我们,故名之为“足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