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四川省教师招聘中公2024四川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笔试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四川省教师招聘中公2024四川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笔试

  • 作者:中公教育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58260
  •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 页数:616
  • 定价:¥7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公版·2024四川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由中公教师招聘研发人员在深入研究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全书包含四大部分: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和教师职业道德。每部分自成体系,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本书采用双色设计,常考考点下用波浪线标注,考生复习时可明确**所在。
    文章节选
    **部分教育学基础
    |考情简报|
    本部分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教育与教育学的概念及历史、教育的功能、教育目的、课程、教学、学校德育等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较好地呈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内在关系。
    教育学基础是笔试的**考查部分,考题分值略有浮动,占总分值的30%~45%。**部分近三年各题型题量及分值如下表所示。
    题型
    年份 判断 单选 多选 案例分析
    2023上 9题(9分) 15题(15分) 2题(3分) 4题(8分)
    2022下 8题(8分) 21题(21分) 4题(6分) 4题(8分)
    2022上 7题(7分) 12题(12分) 4题(6分) 4题(8分)
    2021下 7题(7分) 21题(21分) 4题(6分) 4题(8分)
    2021上 6题(6分) 18题(18分) 6题(9分) 3题(6分)
    通过详细分析自2014年以来的真题,可得**部分各章分值所占大概比例,如下图所示。
    备考重难点:
    1.理解不同社会的教育的特征,对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教育著作正确匹配。
    2.教学、课程、学生与教师、德育、班级管理等内容理解运用类题目考查相对较多,需要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记忆。
    3.**理解记忆易混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课程开发与编写教材、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章教育与教育学
    |知识结构|
    **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本质、社会属性
    考点1“教育”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早解释“教”“育”的词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导出”或“引出”,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隐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潜质变为现实。
    考点2教育的概念★★★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1)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们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3)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社会和个体两方面定义
    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的社会化: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将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情感、知识、技能的人。
    社会的个性化: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内化到需要、兴趣、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促使他们形成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典型例题(2023上·判断)幼儿一开始不懂吃饭夹菜的规矩,经父母多次教育后,逐渐学会遵守餐桌礼仪。这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答案】√。
    考点3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教育。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典型例题(2018下·判断)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永恒性。()
    【答案】×。
    1.【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2.【命题角度】
    (1)直接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人类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教育。
    考点4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例如,西汉初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3.社会性
    教育的社会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育过程是一种社会过程,而非生物过程。教育社会性*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制约性。
    4.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教育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每个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的教育的继承与发展。例如,《三字经》等古代**著作,我们现在仍在学习;“长善救失”这一教学原则未因时代变迁而被丢弃。
    (2)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可能“超前”或“落后”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例如,信息社会的“教育先行”要求教育面向未来,在适应现有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
    1.【常考题型】单选、多选
    2.【命题角度】
    (1)给出含义或实例,要求辨别其属于教育的哪一社会属性。
    (2)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包含哪些方面。作答多选题时需根据选项灵活选择。
    3.【易错易混】
    社会属性 特点 举例
    历史性 不同时期,教育不同 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现当代的教育内容则主要是“五育并举”
    继承性 不同时期,教育相同 古代学生学“四书五经”,现代学生也学《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基本、*活跃的要素,二者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考点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广义的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态度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既包括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也包括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以及学生自己。
    狭义的教育者是指专门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即教师。
    考点2受教育者(学习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以学为职责的人。广义的受教育者指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狭义的受教育者指教师“教”的对象,即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考点3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影响是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它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教育影响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教育影响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另外,还有关于教育的四要素说。四要素说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其中,教育内容主要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学**展的特点选编的、*有教育价值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一般体现为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教育者自身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工作作风,以及师生与生生探讨和交流所涉及的各种经验、见闻与事物也是影响受教育者学习的重要内容。教育活动方式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学习教育内容所选用的交互活动方式。
    典型例题(2020下·单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要素中教育内容的是()。
    A.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
    B.教育的方式、方法、工具、手段和模式
    C.教育者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
    D.师生探讨和生生探讨时涉及的各种经验、见闻
    【答案】B。
    三、教育的形态
    考点1非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
    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规范程度),教育形态可划分为非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指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形态,它的出现是人类教育文明的一大进步。
    考点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根据教育活动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教育形态可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个别性等特点。
    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现代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等特点。
    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在各种教育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学校教育具有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等特点。
    考点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教育形态可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考点4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
    根据教育活动的存在形式,教育形态可划分为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
    实体教育是在实在、现实、具体的环境中,承担教育者角色的人对需要受教育的人的身心施加适当影响的教育形态,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
    虚拟教育是以当下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空间为媒介展开的教育形态,其教学过程发生在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中,如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等。
    典型例题1.(2020下·判断)学校教育具有极强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组织性,而家庭教育不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和组织性。()
    【答案】×。
    2.(2022下·判断)刘老师在教《济南的冬天》的时候,使用影像、歌曲、图片等资源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虚拟教育。()
    【答案】×。
    四、教育的功能★★
    考点1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依据作用对象划分)
    1.个体功能(本体功能、固有功能
    目录
    目录 **部分教育学基础 **章教育与教育学/3 **节教育的认识/3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9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6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36 **节教育与社会发展/36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43 第三章教育目的/52 **节教育目的的基本问题/52 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概述/59 第四章教育制度/66 **节教育制度概述/66 第二节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70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73 **节学生/73 第二节教师/76 第三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84 第四节师生关系/96 第六章课程/100 **节课程概述/100 第二节新课程改革/120 第七章教学/129 **节教学理论/129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148 第三节教学理论流派/162 第四节教学设计/165 第五节教学模式/171 第六节教学策略/177 第七节教材教法/180 第八章学校德育/187 **节德育概述/187 第二节德育过程/192 第三节德育模式/196 第四节德育原则/198 第五节德育方法与途径/202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209 **节班级与班集体/209 第二节班级管理/213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219 附录《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229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章心理学基础/233 **节心理学概述/234 第二节注意/237 第三节认知过程/243 第四节情绪情感的发展及意志过程/263 第五节个性心理/269 第六节社会心理与行为/280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概述/283 **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283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285 第三章心理发展与教育/287 **节心理发展与教育概述/287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理论/295 第三节社会化发展与教育/302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教育/308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发展/322 **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322 第二节学前儿童认知发展/325 第三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332 第四节儿童、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333 第五节幼儿园教育的原则/339 第六节幼儿**教育/341 第七节幼儿园游戏/342 第五章学习与学习理论/345 **节学习概述/345 第二节一般学习理论/347 第六章分类学习理论/371 **节知识的学习/371 第二节技能的形成与培养/378 第三节解决问题与创造性/388 第四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399 第七章学习迁移/408 **节学习迁移的含义和类型/408 第二节学习迁移理论/411 第三节迁移与教学/414 第八章学习策略/416 **节学习策略概述/416 第二节学习策略的类型/417 第三节学习策略的培养/422 第九章学习动机与归因/424 **节学习动机/424 第二节归因与学习/434 第十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37 **节心理健康教育概述/437 第二节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辅导/444 第十一章课堂管理/456 **节课堂管理概述/456 第二节课堂群体管理和结构管理/458 第三节课堂纪律管理/461 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章法与教育法/467 **节法的概述/467 第二节教育法概述/468 第二章教育法律规范/476 **节教育法律规范概述/476 第二节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型和构成要素/477 第三章教育法律关系/480 **节教育法律关系概述/480 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与内容/482 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487 **节教育立法/487 第二节教育法规实施/492 第三节教育行政执法/494 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与制裁/497 **节教育法律责任概述/497 第二节法律制裁/502 第三节教育侵权责任的认定与赔偿/503 第六章学生和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506 **节学生权利的内容和维护/506 第二节教师权利的内容和维护/512 第七章教育法律救济/516 **节教育法律救济概述/516 第二节教育行政申诉制度/518 第八章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时政热点/521 **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21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节选)/531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节选)/538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节选)/542 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49 第六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节选)/557 第七节《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2020年发布)(节选)/560 第八节教师专业标准/563 第九节《中国学**展核心素养》(节选)/568 第十节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569 第十一节相关教育政策与热点/573 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579 **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结构和特点/579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地位、功能与作用/583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585 **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概述/585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586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591 **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591 第二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593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养成/596 **节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概述/596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598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599 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管理/601 第五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602 附录1《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 十项准则》(2018年发布)/604 附录2《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 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60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