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雷达装备可靠性理论与应用
QQ咨询:
有路璐璐:

雷达装备可靠性理论与应用

  • 作者:胡冰,林强,盛文,翟芸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096904
  •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 页数:348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雷达装备可靠性理论与应用,主要包括雷达装备可靠性基本概念、可靠性要求与确定、可靠性建模、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设计、软件可靠性、可靠性试验与评价、可靠性评估方法,内容系统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强。 本书可作为雷达装备保障工程、雷达工程、预警探测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雷达装备论证、研制、生产、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文章节选
    1.1.1 可靠性相关概念

    1.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泛指可单独作可靠性研究与试验的对象,是产品(装备)的硬件或软件的任何结构层次,如整个装备、分系统、单元、组件、零件等。

    “规定的条件”是指产品使用时所包括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冲击、辐射等)、使用条件、维修条件、贮存条件,以及人员的操作技能等要求。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规定条件下,其可靠性是不同的。

    “规定的时间”是指产品所经历的寿命时间。对于不同特点的产品可用不同的寿命单位计量,如雷达装备的使用寿命、飞机的飞行小时数、车辆的行驶里程数、火炮的发射次数。在不同的规定时间或寿命单位数内,产品的可靠性将是不同的。

    “规定的功能”是指产品应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性能,对于装备是指作战性能或使用性能。对每一种产品应明确规定可测量的性能指标,作为判断是否具备完成功能的能力。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轻者为退化,重者为失效或故障。

    “能力”是各种可靠性指标,这里指标是对可靠性定量定性的描述,以便说明产品可靠性的程度。常用的可靠性指标有可靠度、故障率(失效率)和平均寿命等。

    可靠性描述了装备在使用中不出、少出故障的质量特性,是装备使用时间或工作时间延续性的表示。

    2.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

    从产品寿命和任务的角度,可靠性可分为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它们对应于寿命剖面与任务剖面。

    寿命剖面(life profile)是指产品从交付到寿命终结或退出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它包含一个或几个任务剖面。寿命剖面说明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经历的事件(如包装、运输、贮存、检测、维修、任务剖面等)以及每个事件的持续时间、顺序、环境和工作方式等。

    任务剖面(mission profile)是指产品在完成规定任务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它包括任务成功或严重故障的判断准则。对于完成一种或多种任务的产品均应制定一种或多种任务剖面。任务剖面一般包括产品的工作状态,维修方案,产品工作的时间顺序,产品所处环境(外加与诱发的)时间顺序等。

    基本可靠性(basic reliability)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无故障工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基本可靠性反映产品对维修资源的要求。基本可靠性是衡量产品对保障系统无要求的工作能力,确定基本可靠性值时,应统计产品所有寿命单位和所有的关联故障,而不局限于发生在任务期间的故障或只危及任务成功的故障。

    任务可靠性(mission reliability)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概率)。任务可靠性仅考虑造成任务失败的故障影响,即只统计任务期间危及任务成功的故障,用于描述产品完成任务的能力。为了满足任务可靠性要求,通常采用冗余技术或备份工作模式。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基本概念/1 1.1.1 可靠性相关概念/1 1.1.2 可靠性主要特征量/5 1.1.3 可靠性常用概率分布/11 1.2 可靠性与其他通用质量特性/13 1.2.1 可靠性与维修性/14 1.2.2 可靠性与测试性/15 1.2.3 可靠性与保障性/15 1.2.4 可靠性与**性/16 1.2.5 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16 1.3 可靠性理论形成与发展/17 1.3.1 国外可靠性理论形成与发展/17 1.3.2 国内可靠性理论形成与发展/19 思考题/22 参考文献/23 第2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要求与确定/25 2.1 概述/25 2.1.1 可靠性要求概念/25 2.1.2 可靠性要求作用/26 2.2 雷达装备可靠性设计要求/27 2.2.1 雷达装备可靠性定量要求/27 2.2.2 雷达装备可靠性定性要求/36 2.3 雷达装备可靠性工作项目要求/39 2.3.1 确定可靠性要求及其工作项目要求/39 2.3.2 可靠性管理工作项目要求/43 2.3.3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工作项目要求/46 2.3.4 可靠性试验与评价工作项目要求/53 2.3.5 使用可靠性评估与改进工作项目要求/56 2.4 雷达装备可靠性要求确定/58 2.4.1 可靠性要求确定原则/58 2.4.2 可靠性要求确定过程/59 2.5 可靠性要求确定方法与应用/61 2.5.1 基于权衡法的可靠性指标确定方法/61 2.5.2 基于标准的可靠性参数选择方法/63 2.5.3 可靠性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示例/65 思考题/70 参考文献/70 第3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建模/72 3.1 概述/72 3.1.1 可靠性模型概念/72 3.1.2 可靠性模型分类/73 3.1.3 可靠性建模的目的和作用/74 3.1.4 可靠性建模的步骤和原则/74 3.2 典型系统可靠性模型/77 3.2.1 串联系统/78 3.2.2 并联系统/79 3.2.3 混联系统/81 3.2.4 表决系统/83 3.2.5 旁联系统/85 3.2.6 网络系统/88 3.3 可靠性建模的应用/90 3.3.1 雷达装备可靠性模型/90 3.3.2 天馈分系统可靠性模型/91 3.3.3 收发分系统可靠性模型/92 3.3.4 信号处理分系统可靠性模型/93 3.3.5 终端分系统可靠性模型/93 3.3.6 伺服分系统可靠性模型/94 思考题/94 参考文献/95 第4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分配/97 4.1 概述/97 4.1.1 可靠性分配的目的与作用/97 4.1.2 可靠性分配的原理与准则/98 4.1.3 可靠性分配的指标与层次/99 4.2 可靠性分配的程序/100 4.2.1 明确可靠性指标要求/101 4.2.2 定义系统层级/101 4.2.3 绘制可靠性框图/101 4.2.4 选择可靠性分配方法/101 4.2.5 计算分配可靠性指标/101 4.2.6 验证可靠性分配的符合性/101 4.2.7 编写可靠性分配报告/102 4.3 可靠性分配的方法/102 4.3.1 等分配法/102 4.3.2 加权分配法/103 4.3.3 专家评分分配法/104 4.3.4 比例分配法/106 4.3.5 AGREE分配法/107 4.3.6 可靠度再分配法/108 4.3.7 余度系统的比例分配法/109 4.3.8 费用*小分配法/109 4.3.9 拉格朗日乘数法/110 4.4 可靠性分配的应用/111 4.4.1 基于加权分配法的雷达装备基本可靠性分配/111 4.4.2 基于可靠度再分配的雷达装备任务可靠性分配/113 思考题/115 参考文献/115 第5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预计/117 5.1 概述/117 5.1.1 可靠性预计的目的与作用/117 5.1.2 可靠性预计的分类与内容/118 5.1.3 可靠性预计的原则和选择/119 5.1.4 可靠性预计与可靠性分配的关系/121 5.1.5 可靠性预计的一般程序/121 5.2 可靠性预计的方法/122 5.2.1 相似产品法/122 5.2.2 元器件计数法/124 5.2.3 元器件应力分析法/125 5.2.4 专家评分法/126 5.2.5 故障率预计法/127 5.2.6 性能参数法/128 5.2.7 上下限法/128 5.2.8 修正系数法/130 5.2.9 相似产品类比法/131 5.2.10 可靠性框图法/131 5.2.11 功能预计法/131 5.2.12 可靠性预计方法的比较/132 5.3 可靠性预计的应用/133 5.3.1 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可靠性预计/133 5.3.2 雷达信号源的可靠性预计/138 思考题/140 参考文献/140 第6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分析/142 6.1 概述/142 6.1.1 可靠性分析的目的与作用/142 6.1.2 可靠性分析的主要内容/143 6.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144 6.2.1 FMECA的作用与原则/145 6.2.2 FMECA的分类与选取/147 6.2.3 FMECA的一般步骤/149 6.2.4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149 6.2.5 危害性分析/155 6.2.6 FMECA结果/160 6.3 故障树分析/161 6.3.1 故障树分析的目的与作用/161 6.3.2 故障树分析的程序/162 6.3.3 故障树的建造/162 6.3.4 故障树定性分析/165 6.3.5 故障树定量分析/165 6.3.6 故障树分析结果/168 6.4 可靠性分析的应用/168 6.4.1 FMECA在机动式雷达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68 6.4.2 FMECA在雷达发射分系统中的应用/178 6.4.3 FTA在雷达发射分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182 思考题/184 参考文献/184 第7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设计/186 7.1 概述/186 7.1.1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目的与作用/186 7.1.2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主要内容/187 7.1.3 可靠性设计准则制定的依据/187 7.1.4 可靠性设计准则制定的过程/188 7.2 简化设计/189 7.2.1 简化设计一般原则与方法/189 7.2.2 简化设计准则/190 7.3 冗余设计/191 7.3.1 冗余设计分类与优化方法/191 7.3.2 冗余设计准则/192 7.4 降额设计/193 7.4.1 降额设计考虑的因素/193 7.4.2 降额设计准则/193 7.5 热设计/194 7.5.1 热设计主要内容与方法/194 7.5.2 热设计准则/197 7.6 电磁兼容设计/199 7.6.1 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与方法/199 7.6.2 电磁兼容设计准则/201 7.7 耐环境设计/202 7.7.1 环境因素的分类/202 7.7.2 防潮湿、防霉菌和防盐雾设计/202 7.7.3 防振动、防冲击设计/203 7.8 容差设计/204 7.8.1 容差设计目的/204 7.8.2 容差设计准则/205 7.9 元器件的选用/205 7.9.1 元器件选用因素/205 7.9.2 元器件选用准则/206 7.10 可靠性设计的应用/207 7.10.1 雷达T/R组件可靠性设计/207 7.10.2 雷达数据录取分机可靠性设计/210 思考题/212 参考文献/213 第8章 雷达装备软件可靠性/215 8.1 概述/215 8.1.1 软件可靠性相关概念/215 8.1.2 软件可靠性基本参数/217 8.1.3 软件可靠性与硬件可靠性/219 8.2 软件可靠性设计/220 8.2.1 软件避错设计/220 8.2.2 软件查错和改错设计/223 8.2.3 软件容错设计/224 8.3 软件可靠性分析/227 8.3.1 软件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227 8.3.2 软件故障树分析/231 8.4 软件可靠性测试/232 8.4.1 软件可靠性增长测试/232 8.4.2 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233 8.4.3 软件可靠性摸底测试/234 8.5 软件可靠性的应用/235 8.5.1 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容错设计/235 8.5.2 雷达主控软件可靠性设计/239 思考题/242 参考文献/242 第9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试验与评价/244 9.1 概述/244 9.1.1 可靠性试验目的与分类/244 9.1.2 可靠性试验程序与要素/245 9.2 环境应力筛选/248 9.2.1 环境应力筛选目的与应用/248 9.2.2 环境应力筛选与有关工作的关系/249 9.2.3 典型环境应力/249 9.3 可靠性研制试验与增长试验/251 9.3.1 可靠性研制试验与增长试验的目的/251 9.3.2 可靠性研制试验/251 9.3.3 可靠性增长试验/254 9.4 可靠性鉴定试验与验收试验/256 9.4.1 可靠性鉴定试验与验收试验的目的/256 9.4.2 统计试验方案的参数与类型/257 9.4.3 指数分布统计试验方案/260 9.5 寿命试验/264 9.5.1 寿命试验的目的与分类/264 9.5.2 正常应力寿命试验/266 9.5.3 加速寿命试验/267 9.6 可靠性分析评价/269 9.6.1 可靠性分析评价作用/269 9.6.2 可靠性分析评价流程/269 9.6.3 可靠性分析评价方法/270 9.7 可靠性试验的应用/272 9.7.1 环境应力筛选在雷达装备上的应用/272 9.7.2 雷达装备可靠性鉴定试验示例/275 思考题/278 参考文献/279 第10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方法/281 10.1 概述/281 10.1.1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目的及意义/281 10.1.2 装备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283 10.1.3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86 10.2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288 10.2.1 评估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288 10.2.2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流程/289 10.2.3 建立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初始指标体系/290 10.2.4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初始指标体系释义/292 10.3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约简/295 10.3.1 Delphi法/295 10.3.2 AHP法/296 10.3.3 TOPSIS法/298 10.3.4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约简实例/299 10.3.5 AHP法对约简前后的指标进行赋权/303 10.3.6 利用TOPSIS法对指标约简前后的方案进行评估/306 10.4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赋权方法/308 10.4.1 赋权的原则及方法/308 10.4.2 基于IAHP熵权法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赋权方法/309 10.4.3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赋权实例分析/312 10.5 基于直觉模糊集和VIKOR法及灰靶模型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315 10.5.1 基于直觉模糊集和VIKOR法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315 10.5.2 基于灰靶模型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321 10.6 基于Vague集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323 10.6.1 Vague集基本定义/323 10.6.2 基于Vague集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324 10.6.3 基于Vague集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的应用/325 10.7 本章小结/329 思考题/330 参考文献/33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