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无线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原理及射频性能
1.1 概述
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可以分为以下5个阶段:
(1)20世纪20~40年代的专用移动通信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主要应用于军政部门,特点是专用系统、工作于低频段(短波频段),如美国底特律市工作于2MHz的警用车载无线电系统。
(2)20世纪4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的大区制小容量公众移动通信阶段,它是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的过渡阶段。特点是人工接续、网络容量较小。1946年,贝尔实验室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城市系统”后,原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和英国(1959年)等也相继开发了类似的移动通信系统。
(3)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后期的大区制中小容量移动通信阶段,它的特点是直接拨号、自动选频以及与市话网络之间的自动接续等。如美国的150MHz和450MHz的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1MTS),德国的NetB等。
(4)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中期**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阶段(1G)。1G采用蜂窝状小区制、模拟传送方式和频率复用技术,实现越区/越局切换和自动漫游;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解决了终端小型化和系统设计等关键问题。如表1—1所示,贝尔实验室在1978年底开发了小区制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AMPS),1983年在芝加哥商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他一些发达**也相继开发了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日本的HAMTS(800MHz,1979),瑞典等北欧四国的NMlT-450(1980),原西德的C—Netz(1984.),英国的TACS(900MHz,1985),法国的RC2000(1985),加拿大的450MHz MTS。中国于1987年11月在广东珠海开通了**TACS移动网络。但是由于**代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利用率低、保密性差和业务单一等缺点以及移动业务市场的巨大需求,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很快就被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所取代。 经过十几年的大规模建设和高速发展,中国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的移动通信网络,同时也是世界上网络规模*大、用户数*多、覆盖面*广的移动通信网络。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移动通信用户的飞速发展,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不断上升,尤其是各种类型的高层建筑物、大型建筑物、城中村以及大型小区的不断涌现,对移动网络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这些区域建筑物密集、人流量大,忙时话务量大、话务密度高,对网络容量和覆盖都有很高的要求,并且这些建筑物通常规模大,形成了相对比较封闭的无线传播环境,对移动通信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场合,移动通信信号非常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高楼层,由于大量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且强度相近的信号相互重叠,无法形成主导信号,极易产生乒乓效应或者导频污染,导致手机信号频繁切换或者无法稳定驻留在某个小区,甚至掉话,对手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超高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挂高的限制,移动通信信号非常微弱,无法形成良好的覆盖,也形成移动通信的盲区。即使在同一楼层,由于室内环境的复杂性,移动通信信号在建筑物内的分布也有巨大的差异,对于诸如电脑城、会展**、大型体育场馆等,由于人流密集,话务量超高,不仅需要解决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容量问题。因此,仅仅通过室外基站已经无法满足对这些区域的良好覆盖和容量需求,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完善室内覆盖系统才能解决此类问题。
移动多媒体业务(如高速下载、视频电话、流媒体以及仿真游戏等)的快速发展,成为移动业务运营商新的利润增长点,它对移动通信网络容量、覆盖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传统话音业务为主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用户需求,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演进成为各运营商的必然选择,处于高频段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对覆盖范围、覆盖深度以及覆盖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Ovum公司的调查,欧美**及中国香港等地区大约有1/3的移动话务量产生于室内,而对于移动多媒体业务,日本NTT DoCoMo公司调查发现3G用户的室内业务量达到了70%,而室外使用量则只有30%。此外,NTT DoCoMo公司对已部署室内覆盖的建筑物内的话务量进行统计,比部署室内覆盖系统之前提高了1.43倍。因此,对于移动通信业务运营商,完善各种大型建筑、小区以及公共场所等区域的室内覆盖系统,不仅可以抢夺室内的话务量,改善用户体验,同时完善的室内覆盖还可以降低高话务密度区域的网络压力,减少室外基站的数量和配置,降低移动通信网络的整体干扰水平,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质量,提高网络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