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1978—2020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1978—2020

  • 作者:凌逾 主编
  •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150070
  •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7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将研究时限定为1978—2022年,论述中国当代新文学思潮,内容包括新启蒙主义文学、新写实文学、新人道主义文学、新历史主义文学、生态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儿童文学、跨媒介文艺思潮等。作者注重专业性与通识性的平衡,在纳入*新研究成果的同时,也避免过于晦涩的理论概念,在编撰过程中,始终坚持捕捉独具“中国性”的文学范式,在对各种思潮的论述中突出本土性、中国性,力图揭示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意义、地位和价值,为世界文学贡献中国话语、中国审美、中国精神与中国想象。
    文章节选
    综上所述,当代文学史和思潮论等各类书籍已是汗牛充栋,若是论述1978 年至今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可谋求在以下几个层面有所突破。 **,问题意识与世界性思考。首先,可以具体的研究问题贯穿,引导讨论当代文学思潮的理论问题,问答研究法利于以问激趣,也利于破除成见,挖掘新思路。其次,在学界公认的当代文学重要思潮基础之上,突出研究 21 世纪以来的网络文学、粉丝文化、海丝文学、影视改编、跨媒介文艺等思潮,这在已有文学思潮史论著中较为稀见,希冀能给人新的启示。再者,在跨文化交流层面,过去着力于“引进来”,现在致力于“走出去”,从大量译介学习模仿西方思想潮流,转为尝试建构中国本土的体系潮流,并将中国作品推向世界。“西学东渐”是近现当代文学发展绕不开的时代背景。中国文学在中西融会、碰撞甚至是拮抗间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希冀以世界性的眼光,在中外文化的对照中捕捉独具“中国性”的文学思潮,在对各种思潮的论述中突出在地性、本土性、中国性,尝试揭示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意义、地位和价值,为世界文学思潮研究贡献中国话语、中国审美、中国精神与中国想象的新可能性。 第二,关注当下性和前沿性。当下性并不意味着要成为时髦观念的图解,亦不是对政策亦步亦趋的阐释,而首先指价值观的现代化、精神图景的现代化,同时,也意指形式和内容的与时俱进。当下性不是空泛名词,而应纳入对当下社会、文化的思考,融入论述分析与阐述中,以锐利眼光透视时代症结。在时间层面,因已有研究在 1949—1977 年文学思潮的论述方面已极丰富且多有定论,因此本书将研究时段定为 1978 年后,并将 21 世纪后20 年间的文学思潮纳入考察对象。一方面尊重学界经典研究成果与文学史定论,在前人丰硕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另一方面也融入了撰稿者个人的治学视野、立场与方法。论述“新人道主义思潮”,既论述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底层群体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警惕新人道主义思潮所暗含的困境与危机,作家陷于“道德理想主义”,存在“代言人”情结,将“**关怀”和“道德批判”作为*终旨归,而“底层”的泛滥化、概念化、模式化,也会使底层文学内蕴的精神矿藏枯竭。论述启蒙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儿童文学等思潮,注重社会发展与文学嬗递之间的深层互动,以有机式、嵌入式的论说,呈现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蕴含的介入社会的力量。生态文学思潮诞生于工业文明背景之下,源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忧思。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三余年后,人类在“寂静的春天”中更关注生态环境状况,疫情暴露出人类文明的生态局限和生态弊端,也带来人类**主义与生态**主义的激烈论战。这促使人们意识到****和谐发展的中国思维利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a。在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的治国战略与重要发展目标的背景下,考察生态主义思潮,分析“社会批判的文学书写”“自我忏悔的心灵书写”“自然审美的精神书写”三种书写形态,立体动态呈现中国生态主义文学思潮的审美与精神价值,作家们接续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审美意义上重新恢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依恋与敬畏。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互动纳入考察范围,关注当代文学如何因应大航海时代、大航空时代的发展,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度推进催生出海洋文学、“海丝路”文学思潮,揭示独属于海洋文化、海洋文学的审美特质,呈现海洋物象意象、情感叙事、海陆意识,“海丝路”文学彰显出民族性与世界性,既是中国式审美的现代新变,也是多元文化与西方强势扩张下的文化坚守,扩展当代文学的版图,实现文学疆域的拓殖。 第三,尝试文学和文化空间的融合打通。当代思潮研究日益从国内研究拓展至东南亚、欧美大洋洲等地文学研究,转向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转向海内外区域文学互动交流史、文化史研究等。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内地的港澳台文学研究日渐兴盛。1978 年《花城》创刊号发表曾敏之的《港澳与东南亚汉语文学一瞥》;1993 年杨义的《刘以鬯小说艺术综论》发表于《文学评论》第 4 期;其后,杨义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黄修己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将港澳台文学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视野。当代港台文学研究以史论、作家论、作品论为主,如袁良骏的《香港小说史》,刘登翰的《香港文学史》,黎湘萍的《文学台湾》,艾晓明的《从文本到彼岸》,施建伟、应宇力和汪义生的《香港文学简史》,王剑丛的《香港文学史》,王宗法的《台港文学观察》,潘亚暾、汪义生的《香港文学概观》,何慧的《香港当代小说史》,曹惠民主编的《台港澳文学教程》《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王剑丛、汪景寿的《台湾香港文学研究述论》,潘亚暾主编的《台港文学导论》,林承璜的《台湾香港文学评论集》,陈辽主编的《台湾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辞典》,古远清的《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香港新诗史》《从陆台港到世界华文文学》《当代台港文学概论》等,硕果累累。新时期后,赵稀方的《小说香港》、刘俊的《从台港到海外:跨区域华文文学的多元审视》、黄万华的《百年香港文学史》、陈子善的《一瞥集:港澳文学杂谈》、白杨的《文化想像与身份探寻:近五十年香港文学意识的嬗变》《台港文学:文化生态与写作范式考察》、计红芳的《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王艳芳的《异度时空下的身份书写:香港女性小说研究》、凌逾的《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跨媒介香港》等论著从后殖民文化、跨媒介文艺、女性主义、整体论等角度切入,研究思路出现了新变化。2002 年,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成立,在曾敏之名誉会长、张炯名誉会长、饶芃子会长、王列耀会长、张福贵会长等领导下蓬勃发展,队伍日益壮大。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的术语界定,其实一直都有诸多说法。有些学者认为,外籍华人的外语和华文创作,不属中国当代文学序列,而侨居海外的国人在海外的华文创作,属于当代中国文学。有些学者则认为,只要是以华文创作的文学作品,都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但不管如何定义,世界华文文学从多个角度来展开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自 2012 年起,学会主编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成果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辑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出版 3 辑,为每位入选学者出一部自选集,有曾敏之、张炯、饶芃子、陆士清、陈公仲、刘登翰、杨匡汉、王晋民、汪景寿、王列耀、方忠、刘俊、朱双一、许翼心、赵稀方、曹惠民、黄万华、黎湘萍、潘亚暾、白舒荣、袁勇麟、杨际岚、刘小新、古远清、计璧瑞、蒲若茜、陆卓宁、吴奕锜等,从作品个案分析到文学现象到思潮理论,论述主题丰富,论述地域广阔,论述角度多元。**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面,有饶芃子的“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刘俊的“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赵稀方的“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王列耀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史料专题研究、分类编纂及数据库建设”、方忠的“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凌逾的“香港当代报章文艺副刊整理与研究(1949—2022)”等课题。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日益壮大,从边缘走向主流,大有学科建制之势。 论及港澳台文学思潮,可汲取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论述。在空间层面,当代文学研究早已不再将台港澳文学另外造册,更注重论述中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的跨越地域的文学思潮互动和互振。立足港澳台三地的文学场域,阐述 1978 年以来与大陆有所不同的文学思潮脉络,从纵横向维度挖掘多元共生的鲜明地域特色。纵向来看,探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港澳台三地文学思潮与此前相比有何继承发展,如何走向多元化和大众化思潮趋向。横向而言,思考现代、后现代和后殖民主义思潮如何使港澳台都市文学突出自身的独有特点,揭示这些思潮在大陆和港澳台之间的往来,建构充满张力、动态变化的文学发展图景。聚焦港澳台文学怎样在跨学科和融媒介趋势影响下走向跨界思潮传播,提升港澳台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动能,在相互促进中实现世界华文文学的新发展,进而夯实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根基。 第四,强调文化思潮研究的转向。当代文学由文学思潮转向文化思潮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鲜明趋势。研究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的大陆学者有张炯、饶芃子、杨匡汉、黄万华、彭志恒、刘小新、费勇、陈贤茂、方忠、刘登翰、江冰、黄育聪、陈持等,关注中华文化如何影响华文文学,聚焦于****、中国意识、忧患意识、祖先崇拜、家族意识、文化认同等课题,如林毓生研究“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研究突出主题学和女性文学研究,以及台港澳百年文学史、近 50 年文学意识嬗变、汉语新文学等研究,如饶芃子、刘登翰、杨匡汉、袁良骏、赵稀方、曹惠民、王列耀、朱双一、刘俊、陆士清、古远清、方忠、袁勇麟、刘正忠(中国台湾)、梅家玲(中国台湾)、卢玮銮(中国香港)、黄维樑(中国香港)、陈国球(中国香港)、宋明炜(新加坡)、王润华(马来西亚)、朱寿桐(中国澳门)、郑炜明(中国澳门)、吴志良(中国澳门)等。近年来,港台地区研究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论著增多,如李欧梵的《寻回香港文化》(2003 出香港和内地版),吴俊雄、吕大乐、马杰伟等的《香港·文化·研究》(2005),罗贵祥的《杂唛时代:文化身份、性别、日常生活实践与香港电影 1970s》(2005),洛枫的《世纪末城市:香港流行文化》(1995)、《盛世边缘——香港电影的性别、特技与九七政治》(2002),也斯的《香港文化十论》(2012),骆颖佳的《后现代拜物记——消费文化的批判及信仰反省》(2002)等。台湾后现代主义研究成果丰硕,如廖炳惠的《解构批评论集》(1984)、《形式与意识形态》(1992)、《回顾现代:后现代与后殖民论文集》(1994),罗青的《什么是后现代主义》(1989),路况的《后现代主义及其不满》(1990),张小虹的《后现代 /女人:权力欲望与性别表演》(1993),简瑛瑛编的《认同·差异·主体性:从女性主义到后殖民文化想象》(1997)等。文学研究日益边缘化后,转而向文化取暖取经,以求转型壮大,增添新活力。海内外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蓬勃发展,自成体系,这类研究已成为热潮。 第五,关注跨媒介新思潮的转向。中国当代文学的跨媒介思潮兴起,除翻译为外国语言、借纸质传播之外,传播更快、范围更广的其实是从广播、影视到网络的跨媒介传播,这是中国当代文学向全球传播的重要渠道。当代文学被反复选入跨媒介化行列,如余华、苏童、李碧华、琼瑶、梁凤仪、朱天文等人的作品。话剧影视改编的名作名片剧增,如 1987 年张艺谋改编莫言小说为电影《红高粱》一炮而红获得国际声誉,其后有《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归来》等影片。此外还有如钱锺书的《围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色·戒》《红玫瑰与白玫瑰》、许地山的《春桃》、李碧华的《霸王别姬》《青蛇》、陈忠实的《白鹿原》、白先勇的《孽子》《游园惊梦》、赖声川的舞台剧《暗恋桃花源》等,尤其是金庸的《鹿鼎记》《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所有武侠小说都被反复改编,高达上百部影视作品。作家与影视编剧跨界的也越来越多,从老一辈的张爱玲,到中生代的阿城、张贤亮、王朔、梁晓声、李碧华、琼瑶、倪匡、亦舒、朱天文,再到青年一代的郭敬明、韩寒等。善于改编文学作品的知名导演不断增加,如谢晋、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姜文、侯孝贤、王家卫、吴宇森、徐克、王全安等。尤其是冯小刚改编王朔、刘震云等的作品为电影、电视剧,如《甲方乙方》《手机》《北京人在纽约》《大腕》《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当代网络名家后浪推前浪,如少君、蔡智恒、慕容雪村、今何在、唐家三少男、天蚕土豆、我爱吃西红柿、九把刀男等人的作品亦纷纷被改编。中国当代文学经广播、影视、话剧、网络、电子游戏等新媒介转媒、转译、再造后,更有轰动传播效应。大陆学界将网络文学视为**编码与调用的“数据库消费”文化产品,不断复现的叙事要素背后折射着更隐微的社会阅读心态和特定阅读社群所共识、共享的认同感、归属感,揭示平台、作者与读者在商业机制下的大众阅读型构。因此要关注网络数码媒介对于当代文学的重要影响,如网络文学 IP 再造、跨界改编等,分析跨媒介文艺等新现象、新思潮如何从边缘日益走向主流。自 1978 年起,改革开放唤醒了文学多元发展的春天,几十种文学思潮此起彼伏,也带来了思潮研究、文学史研究的繁荣。《中国当代文学思潮(1978—2020)》研究的具体思潮包括:改革开放后的启蒙主义、新写实文学、现代主义、先锋文学、新人道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新历史主义文学、生态文学、儿童文学、通俗文学、网络文学、“海丝路”文学、港澳台文学、跨媒介文艺等思潮。文学思潮研究既是对文学史研究的补阙与深化,也是对它的纠偏和重建。在某种意义上,新的文学思潮研究就是新的文学史研究,发现、提炼新文学思潮的过程正是重建、反顾文学史的过程。当代文学思潮的问题永远“说不尽”,正如文学史研究,永远敞开着、行进着、更生着……新思潮研究要避免过于缠绕的理论概念,以细腻的文本解读,深入浅出的论述,方便读者感知文学现场,品味文学经典,把脉思潮律动,注重史料整理、脉络梳理,在纵横把握中走向“历史地看,比较地读”,通过对历史的再语境化,还原历史论争场域,打开闭合的文本空间,以满足读者与时俱进的阅读需求。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论述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新思路来拓展,秉承当下性,注重文学和文化空间的融合打通;文学思潮与时代携行,新科技时代的审美主潮将更加多元化,尤其是智脑时代到来,文学思潮的跨学科、融媒介的趋势更加突出;注重文化研究和跨媒介转向,深入探索人类学、生态学、网络科技、跨媒介学、翻译史、汉学史、丝路文学、世界华文文学与跨文化空间的打通等新议题。 作为教材,本书可用于大学中文系的选修或必修课。教学对象**本科学生,当然也可以是硕士、博士生。全书十二章,每章节论及具体思潮的定义、产生原因、发展流变、具体特色、影响意义等内容。教学时,每章节可讲授一至两次课。每章包括四部分内容:正文论述、学习**、讨论思考(供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复习的思考问题)、拓展阅读。
    目录
    绪论 中国当代文学新思潮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1 **节 为什么中国文学思潮与文学史研究如影随形? 3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有何特点? 8 第三节 当代文学思潮论述如何拓展? 13 **章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23 **节 如何叙述曾经的伤和痛? 27 第二节 为什么要写改革? 33 第三节 为什么文学要寻根? 39 第二章 西化的现代与先锋文学思潮转型 47 **节 现代主义思潮如何转型? 49 第二节 先锋文学思潮如何转型? 55 第三章 新写实文学、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 63 **节 人们为什么抛弃了理想主义? 65 第二节 如何重新书写日常? 69 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新”在哪里? 83 第四章 生态文学思潮 97 **节 中国生态文学是古代****传统的延续吗? 100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学是对西方生态理论与文学的套用吗? 110 第三节 中国生态文学就是批判环境破坏现象吗? 119 第五章 新人道主义文学思潮 131 **节 谁是底层? 133 第二节 新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特色何在? 136 第三节 如何重审新人道主义文学思潮? 149 第六章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155 **节 “女性”如何被重新发现? 157 第二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怎样流变? 159 第三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有何特征? 169 第四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面临何种困境? 173 第七章 儿童文学思潮 179 **节 儿童文学为何重兴? 181 第二节 儿童文学如何书写? 190 第三节 怎样反思儿童文学? 198 第八章 港澳台文学思潮 201 **节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呈现怎样的多元化格局? 203 第二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台湾文学的大众化思潮有哪些独特之处? 211 第三节 为什么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香港文学的多元共生思潮表现更明显? 214 第四节 香港成熟的都市文学为何得益于其“混杂性”的文化空间? 215 第五节 为何 21 世纪以后香港会兴起文化 / 文物保育运动? 219 第六节 为什么要关注香港各类消费性文学? 221 第七节 “澳门文学”是何时提出的? 224 第八节 现代主义诗潮在澳门文坛有何回响? 226 第九节 澳门文学为何走向跨界传播? 227 第九章“海丝路”文学思潮 231 **节 当代“海丝路”文学思潮缘何而来? 233 第二节 当代“海丝路”文学思潮有何艺术特征? 237 第三节 如何评价当代“海丝路”文学思潮? 244 第十章 网络文学思潮 249 **节 网络文学是如何发生的? 251 第二节 网络文学有哪些类型? 252 第三节 为什么网络文学大多有固定“套路”与“人设”? 260 第四节 如何看待网络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262 第十一章 文学的影视改编思潮 267 **节 启蒙:文学再经典化为何需要影视改编? 270 第二节 市场:文学影视改编如何走向个人化与世俗化? 273 第三节 资本:影视改编如何进入文化工业体系? 277 第四节 网络:如何以跨媒介思维理解文学 IP 的改编? 280 第十二章 跨媒介文艺思潮 289 **节 为什么跨媒介文艺思潮会兴起并快速发展? 291 第二节 为什么跨媒介以跨艺术与后经典叙事学为根基? 293 第三节 为什么跨媒介与学科跨越密切相关? 296 第四节 为什么跨媒介与新媒介技术息息相关? 298 第五节 跨媒介文艺有哪些形态与特色? 304 第六节 如何实现跨媒介创意? 313 第七节 跨媒介文艺思潮有何意义? 32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