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 作者:陈良银 刑建川 倪建成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74974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98
  • 定价:¥2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为使更多的普通读者能够了解并使用计算机,我们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使用、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对如何维护计算机的**等方面的知识也做了讲解。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入门教材,主要面向大学非计算机专业本科、二本、三本及专科学生、成人、高职、高专学生,以及其他希望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读者。
    文章节选
    信息时代早已显现其诱人魅力,当前几乎每个人随身都携有多个媒体、信息和通信设备,享受其带来的快乐和便宜。
    我国高等教育教早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而且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在快速增长,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翻新。这就使得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弱化知识培养目的,强化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加强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快速学习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观念的更新,必然伴随教材的更新。**的计算机人才需要**的名师指导,而**的名师需要精品教材的辅助,而精品教材也将有助于催生更多**名师。名师们在长期的一线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面向学生的独特的教法、经验、教学内容等。本套丛书的目的就是推广他们的经验,并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育部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在各大学计算机院系领导的协助下,清华大学出版社规划并出版了本系列教材,以满足计算机课程群建设和课程教学的需要,并将各**大学的优势专业学科的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本系列教材行文注重趣味性,立足课程改革和教材创新,广纳全国高校计算机**一线专业名师参与,从中精选佳作予以出版。
    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有的放矢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并站在计算机课程群建设、技术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规划相关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教学关系,以达到教学内容互相衔接、补充、相互贯穿和相互促进的目的。各门课程功能定位明确,并去掉课程中相互重复的部分,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这些课程的实质部分,又能节约一些课时,为开设社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准备条件。
    2. 内容趣味性强
    按照教学需求组织教学材料,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培养学习观念、学习兴趣的同时,注重创新教育,加强“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强调实践,案例选题注重实际和兴趣度,大部分课程各模块的内容分为基本、加深和拓宽内容3个层次。
    3. 名师精品多
    广罗名师参与,对于名师精品,予以**扶持,教辅、教参、教案、PPT、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等配套齐全,资源丰富。同一门课程,不同名师分出多个版本,方便选用。
    4. 一线教师亲力
    专家咨询指导,一线教师亲力;内容组织以教学需求为线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注重学习能力培养,强调案例分析,注重工程技术能力锻炼。
    经济要发展,国力要增强,教育必须先行。教育要靠教师和教材,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是社会发展的关键,特希望有志于教材建设的教师能够加入到本团队。通过本系列教材的辐射,培养一批热心为读者奉献的核心教师团队。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
    1.1 计算机的发展1
    1.1.1 计算机的诞生1
    1.1.2 计算机的发展1
    1.1.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3
    1.2 计算机的分类、特点与应用3
    1.2.1 计算机的分类3
    1.2.2 计算机的特点4
    1.2.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5
    1.2.4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化6
    1.3 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7
    1.3.1 计算机系统的配置7
    1.3.2 主要技术指标7
    习题17

    第2章 信息的表示与计算机的运算基础9
    2.1 信息和数据9
    2.2 进位计数制9
    2.3 不同计数制之间的转换10
    2.3.1 十进制数与R进制数相互转换10
    2.3.2 二进制数与八进制、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12
    2.4 二进制数的运算13
    2.4.1 算术运算13
    2.4.2 逻辑运算14
    2.5 数据的存储单位15
    2.6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16
    2.6.1 真值与机器数16
    2.6.2 原码、补码和反码16
    2.7 计算机中的常用编码16
    2.7.1 数字编码16
    2.7.2 字符编码16
    2.7.3 汉字编码18
    习题220

    第3章 中英文键盘录入技术21
    3.1 英文录入法21
    3.1.1 键盘分区管理21
    3.1.2 打字姿势和要领22
    3.1.3 打字方法23
    3.1.4 录入速度要求24
    3.2 汉字输入法24
    3.2.1 Windows XP的汉字输入24
    3.2.2 智能ABC输入法26
    习题331

    第4章 计算机系统33
    4.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33
    4.1.1 计算机系统结构33
    4.1.2 工作原理33
    4.2 计算机硬件系统34
    4.2.1 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34
    4.2.2 **处理器34
    4.2.3 存储器35
    4.2.4 输入设备36
    4.2.5 输出设备37
    4.2.6 总线和接口39
    4.3 计算机软件系统40
    4.3.1 计算机软件系统概述40
    4.3.2 系统软件40
    4.3.3 应用软件43
    习题444

    第5章 操作系统基础46
    5.1 操作系统概述46
    5.1.1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目的46
    5.1.2 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47
    5.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47
    5.1.4 操作系统的特征及功能47
    5.1.5 操作系统的组成49
    5.2 Windows XP基础53
    5.2.1 Windows XP概述53
    5.2.2 特点和功能53
    5.2.3 配置和运行环境54
    5.2.4 基本概念54
    5.2.5 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56
    5.2.6 鼠标的使用57
    5.2.7 Windows XP的桌面58
    5.2.8 Windows XP的窗口60
    5.2.9 Windows XP的对话框61
    5.3 Windows XP基本操作63
    5.3.1 Windows XP的程序运行63
    5.3.2 Windows XP的窗口操作66
    5.3.3 Windows XP的文件管理68
    5.3.4 Windows XP的附件程序79
    5.3.5 Windows XP的常用设置82
    5.3.6 快捷方式91
    5.3.7 磁盘的管理和维护92
    习题595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96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96
    6.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96
    6.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97
    6.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体系结构98
    6.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00
    6.1.5 网络传输介质100
    6.1.6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01
    6.2 Internet基础知识101
    6.2.1 Internet概述101
    6.2.2 Internet的发展102
    6.2.3 Internet地址104
    6.3 Internet的访问106
    6.4 Internet的基本服务107
    6.4.1 Internet的信息浏览107
    6.4.2 电子邮件服务113
    6.4.3 搜索引擎117
    6.4.4 远程登录服务119
    6.4.5 文件传输服务119
    6.4.6 其他服务119
    习题6120

    第7章 计算机**122
    7.1 计算机病毒与**122
    7.1.1 计算机病毒概述122
    7.1.2 计算机病毒**123
    7.1.3 目前流行病毒的特点124
    7.2 黑客126
    7.2.1 “黑客”的定义126
    7.2.2 黑客的作案手法126
    7.2.3 如何防范黑客127
    7.3 计算机的**操作127
    习题7128

    第8章 Word概述130
    8.1 Word 2003的启动130
    8.2 Word 2003的工作环境130
    8.3 Word 2003的视图131
    8.3.1 普通视图132
    8.3.2 页面视图132
    8.3.3 大纲视图132
    8.3.4 Web版式视图134
    8.3.5 文档结构图134
    8.4 使用Word 2003帮助135
    8.4.1 使用“搜索”功能查找帮助信息135
    8.4.2 使用“目录”查找帮助信息135
    8.4.3 使用Office助手获取帮助信息135
    8.5 Word 2003的退出136
    习题8136

    第9章 Word基本操作137
    9.1 新建Word文档137
    9.2 输入文本137
    9.3 文本的选定138
    9.4 设置文本格式139
    9.5 保存文档141
    9.6 关闭文档141
    9.7 文本的移动、复制和删除142
    9.7.1 文本的移动和复制142
    9.7.2 文本的删除142
    9.8 文本的查找与替换142
    9.9 撤销与恢复144
    9.10 保护文档144
    习题9145

    第10章 Word的排版147
    10.1 页面设置147
    10.2 设置页眉和页脚148
    10.3 添加边框和底纹150
    10.4 文档字符转换151
    10.5 设置段落格式152
    10.5.1 设置段落缩进152
    10.5.2 设置段落和行的间距154
    10.6 项目符号和编号154
    10.7 打印设置与打印156
    习题10157

    第11章 文档格式的复制和套用159
    11.1 模板和向导159
    11.2 样式162
    11.2.1 查看样式162
    11.2.2 创建样式162
    11.2.3 修改样式163
    11.2.4 删除样式164
    11.3 格式刷164
    习题11164

    第12章 Word的表格处理166
    12.1 创建表格166
    12.1.1 使用“插入表格”按钮创建166
    12.1.2 使用菜单创建166
    12.1.3 手动绘制167
    12.2 插入斜线表头167
    12.3 向表格中添加文本和数据168
    12.4 编辑表格169
    12.4.1 拆分和合并单元格169
    12.4.2 拆分表格169
    12.4.3 重新调整行列宽度170
    12.4.4 添加列171
    12.5 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和排序171
    12.6 格式化表格173
    12.6.1 自动套用格式173
    12.6.2 设置填充色173
    12.6.3 设置跨页断行174
    12.6.4 设置对齐方式174
    12.6.5 设置文本排列方式174
    12.6.6 使用自动调整174
    习题12175

    第13章 图文混排176
    13.1 插入图片176
    13.2 格式化图片177
    13.3 插入艺术字178
    13.4 添加题注179
    13.5 图形的绘制与编辑180
    13.5.1 绘制图形181
    13.5.2 选定图形181
    13.5.3 调整图形大小181
    13.5.4 改变图形的线型182
    13.5.5 组合图形182
    13.5.6 旋转图形182
    13.5.7 对齐和排列图形182
    13.5.8 设置底纹和填充色183
    13.6 使用文本框184
    13.7 剪贴画和剪辑库185
    13.7.1 打开剪辑管理器185
    13.7.2 添加剪辑185
    13.7.3 删除剪辑187
    13.7.4 复制与移动187
    13.7.5 编辑关键词188
    13.7.6 插入剪贴画189
    习题13189

    第14章 认识Excel 2003190
    14.1 Excel 2003简介190
    14.2 了解工作簿和工作表190
    14.2.1 工作簿190
    14.2.2 工作表190
    14.3 Excel 2003的工作界面190
    习题14191

    第15章 简单创建工作簿192
    15.1 新建工作簿192
    15.2 向工作表中输入数据192
    15.3 复制公式194
    15.4 重命名工作表195
    15.5 隐藏工作表195
    15.6 设置工作表背景图案196
    15.7 保存工作簿196
    习题15197

    第16章 编辑工作表198
    16.1 编辑单元格198
    16.1.1 编辑单元格数据198
    16.1.2 删除单元格数据198
    16.1.3 移动单元格数据199
    16.1.4 插入单元格199
    16.1.5 删除单元格199
    16.1.6 查找与替换单元格200
    16.2 命名单元格201
    16.2.1 使用“名称框”直接命名201
    16.2.2 使用菜单栏中的命令命名201
    16.3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202
    16.3.1 设定工作表页数202
    16.3.2 激活工作表202
    16.3.3 插入工作表203
    16.3.4 删除工作表203
    16.3.5 移动和复制工作表203
    16.4 保护工作表和工作簿204
    16.4.1 保护工作表204
    16.4.2 保护工作簿205
    习题16205

    第17章 格式化工作表207
    17.1 自动套用格式207
    17.2 使用条件格式208
    17.3 格式化单元格208
    17.3.1 设置单元格数字类型208
    17.3.2 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209
    17.3.3 设置文本的字体210
    17.3.4 设置单元格边框210
    17.3.5 设置单元格保护211
    17.4 格式化行和列211
    习题17212

    第18章 应用公式和函数213
    18.1 公式简介213
    18.2 输入带函数的公式213
    18.3 使用数组公式215
    18.4 创建三维公式215
    18.5 **地址和相对地址217
    18.6 公式返回错误值219
    18.7 函数简介219
    18.8 函数分类220
    18.9 了解常见函数220
    习题18222

    第19章 管理数据224
    19.1 认识数据清单224
    19.1.1 初识数据清单224
    19.1.2 使用记录单输入数据225
    19.1.3 使用记录单修改和删除记录225
    19.1.4 使用记录单查找记录226
    19.2 数据排序226
    19.2.1 默认排序顺序226
    19.2.2 单列排序227
    19.2.3 多列排序227
    19.2.4 自定义排序(**特性)228
    19.3 筛选数据229
    19.3.1 自动筛选数据229
    19.3.2 自定义筛选数据230
    19.3.3 使用**筛选232
    19.4 分类汇总数据233
    19.4.1 创建单级分类汇总233
    19.4.2 创建嵌套式多级分类汇总234
    19.4.3 清除分类汇总234
    19.4.4 分级显示数据234
    19.5 统计分析数据(**特性)234
    19.6 规划求解(**特性)235
    习题19236

    第20章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特性)237
    20.1 数据透视表简介237
    20.2 创建数据透视表237
    20.3 编辑数据透视表240
    20.3.1 修改数据透视表240
    20.3.2 添加和删除字段241
    20.3.3 设置数据透视表选项242
    20.3.4 格式化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242
    20.3.5 数据透视表的复制和删除243
    20.4 数据透视表的操作243
    20.4.1 刷新数据透视表244
    20.4.2 对数据透视表排序244
    20.4.3 改变数据透视表的汇总方式244
    20.4.4 显示和隐藏明细数据245
    20.5 数据透视图简介246

    第21章 图表的应用248
    21.1 创建数据图表248
    21.2 数据图表的操作250
    21.2.1 更改图表类型250
    21.2.2 更改数据系列的产生方式251
    21.2.3 添加或删除数据系列251
    21.2.4 设置各种图表选项253
    21.2.5 修改图表的位置253
    21.3 格式化数据图表254
    21.3.1 图表区的格式化254
    21.3.2 绘图区的格式化255
    21.3.3 其他图表元素的格式化255
    21.4 应用趋势线(**特性)255
    21.5 应用误差线(**特性)257
    习题21258

    第22章 打印工作表260
    22.1 页面设置260
    22.2 打印预览260
    22.3 设置打印选项261
    习题22262

    第23章 认识PowerPoint 2003263
    23.1 PowerPoint 2003简介263
    23.2 PowerPoint 2003的工作界面263
    习题23264

    第24章 PowerPoint的视图模式265
    24.1 普通视图265
    24.2 备注页视图265
    24.3 幻灯片浏览视图266
    24.4 幻灯片放映视图267
    习题24268

    第25章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269
    25.1 创建演示文稿269
    25.2 插入幻灯片270
    25.3 删除幻灯片271
    25.4 改变幻灯片演示顺序271
    25.5 查找演示文稿272
    习题25273

    第26章 调整演示文稿外观274
    26.1 应用模板274
    26.2 设置配色方案275
    26.2.1 使用已有的配色方案275
    26.2.2 使用标准配色方案275
    26.2.3 使用自定义配色方案275
    26.3 设置幻灯片背景276
    26.4 建立母版277
    26.4.1 建立幻灯片母版278
    26.4.2 建立标题母版278
    26.4.3 建立讲义母版278
    26.4.4 建立备注母版279
    习题26280

    第27章 多媒体幻灯片282
    27.1 应用声音282
    27.1.1 插入剪辑管理器中的声音282
    27.1.2 插入文件中的声音283
    27.1.3 设置声音属性283
    27.2 应用视频284
    习题27284

    第28章 放映幻灯片285
    28.1 放映设置285
    28.1.1 设置放映方式285
    28.1.2 设置切换效果286
    28.1.3 排练计时287
    28.2 动画设置288
    28.2.1 使用动画方案288
    28.2.2 自定义动画289
    28.3 添加动作按钮291
    28.4 放映幻灯片291
    习题28291

    第29章 输出演示文稿293
    29.1 打包演示文稿293
    29.2 打印演示文稿295
    29.2.1 页面设置295
    29.2.2 打印预览295
    29.2.3 设置打印选项296
    习题29296

    参考文献298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