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dircetinvestment,FDI)在21世纪呈现出投资规模迅速增长且发展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的趋势。在这样一个国际资本流动的背景下,中国无论是在吸引外资方面,还是在对外投资方面,都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在吸引外资方面,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引进外资的崭新阶段。近年来中国引进外资数量一直居发展中**首位,并位居世界前列。流入中国的FDI大部分流向了第二产业,且流向第二产业的FDI又集中分布于制造业。从宏观的角度看,FDI流入在中国制造业资本构成、工业产出、出口、就业、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引进外资的增长,制造业行业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份额的高速增长,对中国的产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而中国利用外资获得先进技术、提高技术竞争力的愿景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于是,从“以市场换技术”到“以竞争换技术”的战略转变被普遍认可。
在对外投资方面,中国对外投资的较大增长始于21世纪,其中制造业对外投资在中国对外投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末制造业对外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投资总存量的比重为10%,制造业占到投资主体总数的53.4%,境外企业33%分布于制造业。在这些走向国际化的企业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总体上初期的效果并不太理想。从国际化理想到国际化形式再到国际化实有所得,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道路。
外资是一把双刃剑。为了更好地利用外资,除了数量上的增长外,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提高。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重要的途径是利用外资促进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那么,FDI是否能促进技术进步,FDI是如何促进技术进步的,FDI是否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FDI促进技术进步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等,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对FDI作用的认识以及FDI政策的选择。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试图从两个方面入手:**,从理论上探讨FDI流入流出对东道国和母国技术进步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和具体的影响路径及其制约因素。这部分研究通过两个有交叉但不完全重合的线索展开:其一,将FDI作为集资本、技术和经营知识为一体的一揽子资源;其二,将FDI的形式之一--研发国际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线索。通过探寻一揽子FDI和R&D国际化促进技术进步的机制,从理论上证实FDI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第二,从实践上验证FDI流入流出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这部分研究主要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如多元回归、普通*小二乘法、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对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促进技术进步的实际效应进行计量检验。
在正确认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促进FDI作用的政策选择提出可行的建议,从而达到本研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