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在那绵亘几十里的群山之中,藏着一个毫不起眼至今还只有一百来户人家的小村
落。村落虽小但也有名——杨柳村,一个让人立即联想起杨柳依依山青水秀的名字。杨
柳村里少见杨柳,村落名的得来并不是由于山里多杨柳树的缘故。小时候我曾听一位教
过私塾的老先生讲,村名取白于《(诗经)》佳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前人希望这个有出处的名字能带来村落的兴旺。
村落里一百来户人家的房屋,大都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山坡上、山坳里,站在山顶往
下俯瞰,这些房屋就像那夏天雨后草丛中突然冒出的蘑菇,东一个西一个,高高低低大
大小小各不相同。十多年前,这里的房屋青一色的都是土砖木梁芭茅顶,很少有瓦顶的,
让人一看就知道贫穷还是这里的主人。现在,通了电通了公路有了电话能看到电视,茅
草房屋也就随之告别了历史舞台,红砖水泥砌的二层或三层的小洋楼便成了这里房屋
的主旋律。今天,整个村落里也只有一幢砖木结构的房子了,那就是我家的老屋。
这是一幢与众不同的房子。它那湘西吊脚楼风格与村落里其它房子的差别如此之
大,简直可以说是另类,让人一看便觉得房屋的主人肯定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确实
不错,小时候听爷爷说,这房子是他在解放前躲国民党抓壮丁从湘西逃来这里几年后,
在亲朋好友邻居们的支持下建起来的。它刚好建在一个山湾里,左边是山右边是山后面
也是山,远看好像房屋正被山怀抱。房子整个成工字型,前面是一排四间住人卧室,分上
下两层,上层铺木地板,下层放柴草等杂物,外观跟现在电视里常见的吊脚楼一样;中间
是两间过道平房,同时也兼作家具室,后面是一排四间大平房,分别是厨房、农具杂物间、
粮仓屋、牲畜圈房,其中厨房里有一个灶台,有一方火塘。
这也是一幢让人羡慕的房子。在大山深处建这样一幢房子,虽然不算是太难的事,
但对于当时还只能给地主家当长工的爷爷来说也确非易事。通过他领着家人们几年的
辛勤劳动,再加上亲戚朋友邻居们的大力支持,房子*后还是建起来了。无疑,这幢房子
当时在我们大山深处的小村落里应该还算是很不错的,有人羡慕当然也就在所难免了。
房子建好了,爷爷也为此累得落下了一身的病,可病归病,他一点也不觉得遗憾。听爸爸
讲,爷爷在去世之前的那几天逢人就说,这一生他*后悔的是当年没有跟贺龙去闹革命,
*自豪的是建了这一幢房子。后来更让村里人们羡慕不已的是,爷爷奶奶的十个儿子一
个女儿,也就是我的八个伯伯、一个姑姑和一个叔叔,他们在解放后都纷纷走出了这幢房
子,走出了这个山村,成为了建设新中国的工人、老师、干部、军人……只有我爸爸在家务
农,现在还与这幢房子为伴。其实我爸爸也曾有过走出山村的机会,可每次一想到渐渐年
老的爷爷奶奶身边只剩一个儿子了,便*终下不了决心,只好收回总想迈出家门的脚。
这还是一幢让人从情感上难以割舍的房子。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样也给山村带来了
巨大的实惠,前后仅两年时间,乡村公路就通到了每家每户,祖祖辈辈用的油灯也被明
亮的电灯所代替,电话电视等过去被认为是城里人的用品也走进了农家。乡亲们大胆引
进优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并结合山区特点大力发展畜牧业……山村渐渐地富起
来了。腰包慢慢鼓胀起来的乡亲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变居住条件,于是,一栋栋茅草屋
纷纷倒下,一幢幢小洋楼拔地而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过去书本上可望不可及的理
想今天成了描写山村的现实。看到别的人家个个住进了小洋楼,我爸爸的心里也一阵阵
痒痒,是不是也该把老房子推倒建座小洋楼?面对这住了几十年的老屋,究竟是新建,还
是不新建呢?一股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涌而上,他想来想去想了好久也作不了决定。于是
他想到了打电话征求大家的意见,除了我的伯伯姑姑叔叔外,就连小字辈我的意见也洗
耳恭听。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刚刚调入北京工作,我告诉了他我的真实想法:老
房子住的舒适程度并不比人家的小洋楼差多少,为什么要推倒新建呢?还不如把那份钱
投入你的蔬菜大棚扩大生产。要把爷爷费尽心血建得这么好的房子推倒,我真舍不得,
毕竟我在这幢房子里出生并长到1 7岁。没想到伯伯叔叔姑姑他们的意见和我的想法相
差无几,爸爸也就*终打消了想推倒老屋新建的念头。其实从内心上讲,他比我们任何
一个人都更舍不得,他在这幢房屋里生活的时间*长(屈指算来就快六十年了),自然感
情也*深,这幢房子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家。
今年春节,伯伯叔叔姑姑他们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都回到山上过年,我也特地从北
京赶了回来,顿时老屋里出现了久别的热闹与分外的喜庆。由于现在天各一方,每人有
每人的事业与家庭,像这样一个不缺的大家庭相聚,机会实在难得。诉不完的亲情,讲不
完的事情,你说我说他说,大家说个不停。出乎意料的是,大家彼此间说得*多的只有两
个话题,一个是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个是想家,想念山上这个有着湘西风格老房子所代表的家,想念一辈子为人正直聪明
能干的爷爷,想念善良贤慧家教严格的奶奶……
真的,要是现在爷爷奶奶还在世,他们看到今天这个景象又会有如何的感受呢?
树之舞
黄昏时分,天陡然暗了下来,速度极快,好像有人拿块灰色的布蒙住了天空。滚
滚的黑云一层层浮雕般积压在头顶,隐隐可听到雷声,风大了起来,且一阵猛似一
阵。我赶紧关窗户,收衣服。
一会儿工夫,雨点儿就下来了,噼里啪啦敲击着阳台顶上的铁皮,咚咚作响。雨
点裹在风里,斜斜地打在花盆上,干燥的泥土被砸出一个个小窝。地面溅起的水花
一朵一朵不停地跳跃。这时天反而亮了起来,但很快,又暗了下去,沉沉的雷声伴着
呼呼的风声从身边经过,所到之处,毫不留情地卷走落叶,吹得人的衣服都飘起来,
好大的风!
我依旧站在阳台上,只要不闪电,我是不怕的。
天越发地暗了,闷雷一个接一个地始终在头顶轰轰响着,风越来越大,花园里的
树木开始随风左右摇摆。低矮的小灌木丛只是抖动着,高大的树则不然,那些平时
默默站立的树,藉着阵阵猛烈的风,在这风雨交加的傍晚,舞起来了!显出了别样的
生气。
它们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姿态,风的到来赋予了它们另一种生命的美。
它们仿佛一下子都“活”了,每一片树叶每一根枝权都在风的呼啸中恣意地翻滚
着,扭动着,我似乎听见树在叫喊,树在大笑!它们在风声中叫喊,它们为能尽情地
一舞而大笑!
这是树的舞蹈!
此时的天、此时的地成了树的舞台,隐隐滚过的雷声为它伴奏,倾泻而下的雨点
为它而歌,而风,给了它生命之舞的灵感和力量!我是它们的观众,已看得如痴如醉
目不能移,这伴着风雨的舞蹈带给我非常强烈的震撼,震撼于一种无言的壮美!
正想着,猛然间,云端里一声炸雷,正是所谓霹雳之声!旋即一道闪电掠过,楼下
不知谁家的汽车也大大吃了一惊,不停声地呜叫起来。我退到了窗前,隔着玻璃,看
那闪电一个接着一个,雷声也更加尖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