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语文(高等院校教材)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语文(高等院校教材)

  • 作者:黄震云 黄震云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32830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84
  • 定价:¥24.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语文》的定位有工具说、教辅说、素质说,主干说等,这些理论不能截然分开,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概全。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看法,主要原因是指导思想的不清晰。《中国语文》教材与教学的目标与特色应该是通过思想与学术、表达与欣赏、阅读与创作、知识与研究相结合的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豪感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学术理路、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水平与能力,使之拥有**的人文素养与语文知识、方法。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语文》应该是基础课,名称用《中国语文》更为合适,不宜用《大学语文》命名;由于《中国语文》也涵盖了写作部分的内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亦可以代替《大学写作》。
    就教材本身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中国语文》教材要有合理的指导思想,不能只编写编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004年8月26日,中共**、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该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
    文章节选
    **章 中国古代文学
    三、唐宋诗
    (一)唐宋诗概述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座高峰。唐诗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品数量浩繁。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收录诗作48900余首。后人编纂的《全唐诗补编》等又有2000多首。两者相加,共5万余首。但据史籍所载,这个数字还不及当年实际创作数量的百分之一。
    2.诗人众多,名家辈出。仅《全唐诗》收录有姓名可考的诗人,就达2200余人。他们的身份,上自帝王将相,后妃宫女,下至贩夫走卒,倡优释道,几乎遍及社会各个**。其中,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一定地位的诗人100多位,影响久远的大诗人20余家,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更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巨匠。
    3.题材广泛多样。举凡**大事、社会风情、民间习俗、边塞、山水、田园、咏史、咏物、言情、酬赠等等,都成为唐诗表现的对象。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说:“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
    4.诗体完备。诗歌发展到唐代,在形式体制方面,已经无体不备,无体不工。明人胡应麟说:“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诗薮》,中华书局1958年版)。无论哪一种体裁,都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了难以计数的**作品,成为后人学习揣摩的典范。特别是格律诗和词都主要出自唐人的创造,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写作形式。 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我国的高等学校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先后开设了《大学语���》、《中国语文》或者《大学写作》等类似课程,有的高校还把这一课程列为**课程,说明各高校对这一课程非常重视。 《大学语文》教材的出现,已经有20多年了,教育教学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版的《中国语文》、《大学语文》等教材已有200多种,有的还被评为**精品课程。但是我们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些教材基本上都是作品选性质,略及其余;研究方面则更为不足,甚至还没有出现很像样的研究专家。这样,就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教材名称与内容不符合。作为大学的语文教材就应该是面对大学生的教材,就应该包括语和文两方面的内容,可是目前的教材普遍不是这样。其二,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化或者思想政治的教育性在课程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其三,有些教材缺少必要的练习,流于形式,不能发挥课程的作用。因此,不少学校对《大学语文》教学不够重视,一些同学对其也有抵触情绪。其四,对学习对象了解不够,教材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对各级各类的学习对象情况缺少调查了解。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中国语文》教材要适应新的形势,体现大学语文的特点,要改变现有格局,有所创新。
    目录
    **章 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两汉诗
    (一)先秦两汉诗概述
    (二)《诗经氓》
    (三)《诗经黍离》
    (四)屈原《九歌湘夫人》
    (五)《汉乐府上邪》
    (六)《汉乐府陌上桑》
    (七)《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八)曹操《短歌行》
    二、先秦两汉文
    (一)先秦两汉文概述
    (二)《论语侍坐》
    (三)《庄子逍遥游》(节选)
    (四)韩非《五蠹》(节选)
    (五)《墨子非攻》(上)
    (六)《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三、唐宋诗
    (一)唐宋诗概述
    (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崔颢《黄鹤楼》
    (五)高适《燕歌行》
    (六)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七)王维《新晴野望》
    (八)李白《将进酒》
    (九)杜甫《蜀相》
    (十)白居易《长恨歌》
    (十一)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十二)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十三)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十四)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十五)温庭筠《商山早行》
    (十六)陆游《关山月》
    四、唐宋词
    (一)唐宋词概述
    (二)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三)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四)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五)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五、唐宋辽金文
    (一)唐宋文概述
    (二)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三)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四)柳宗元《蝜蝂传》
    (五)苏轼《前赤壁赋》
    (六)《造长明灯记》
    六、中国古代戏曲
    (一)中国古代戏曲概述
    (二)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七、中国古代小说
    (一)中国古代小说概述
    (二)刘义庆《世说新语雪夜访戴》
    (三)蒋防《霍小玉传》
    八、中国古代文体的演变与发展
    (一)诗
    (二)赋
    (三)文
    (四)戏剧
    (五)小说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
    九、中国现代文学
    (一)中国现代文学概述
    (二)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三)鲁迅《二丑艺术》
    (四)郭沫若《屈原》(节选)
    (五)小说基础知识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
    十、中国当代文学
    (一)中国当代文学概述
    (二)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
    (三)舒婷《一代人的呼声》
    (四)阎真《沧浪之水》(节选)
    (五)散文基础知识
    十一、当代流行歌曲
    (一)抒情歌曲和流行歌曲
    (二)内地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
    (三)流行歌曲的几种演唱方法

    第四章 古代汉语
    十二、古代文字的读音
    (一)音韵学基本概念
    (二)中古音
    (三)上古音
    十三、汉字结构的分析方法
    (一)汉字结构分析的理据
    (二)汉字结构分析的方法
    十四、古今词义异同与辨析方法
    (一)从词义演变的幅度看古今词义的差异
    (二)从词义变化的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差异
    (三)辨析古今词义异同的方法
    十五、古典诗词创作的基本要求
    (一)四声与平仄
    (二)近体诗和古体诗
    (三)近体诗的平仄和对仗
    (四)词律

    第五章 现代汉语
    第六章 写作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