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解析
QQ咨询:
有路璐璐: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解析

  • 作者:梁睿升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457746
  •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 页数:380
  • 定价:¥8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编写,致力于构建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体系。用制度规范、约束和指导企业各项经营管理业务活动的开展,防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本书提供了142个制度,用一系列精细化的制度营造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提供**针对性的控制手段,以“人人参控,人人受控”为原则,助力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保障资产**,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本书还对部分计划、体系、方案、预案、报告等设置了二维码,这极大地丰富了本书的内容,真正做到让读者一扫即参、一扫即改、一扫即用,全面助力企业提升内部控制的能力,将内部控制体系的“强基固本”作用*大化。本书适合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设计人员、内部控制培训机构及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作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1 章 组织架构 1.1 组织架构的设计管理制度 002 1.1.1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产生合规管理制度 002 1.1.2 三重一大联签制度 005 1.1.3 企业内部职能设计、分解与权限指引制度 008 1.2 组织架构的运行管理制度 013 1.2.1 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梳理制度 013 1.2.2 子公司投资管控制度 016 1.2.3 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评估制度 018 第2 章 发展战略 2.1 发展战略的制定管理制度 026 2.1.1 企业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制定管理制度 026 2.1.2 战略委员会设立与运行管理制度 028 2.2 发展战略的实施管理制度 030 2.2.1 年度目标分解 030 2.2.2 发展战略宣传、监控、评估与调整管理制度 032 第3 章 人力资源 3.1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036 3.1.1 人力资源引进制度 036 3.1.2 公开招聘与竞争上岗管理制度 040 3.1.3 岗位回避制度 043 3.1.4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045 3.1.5 **期管理制度 048 3.1.6 岗前培训管理制度 049 3.2 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 051 3.2.1 薪酬管理与业绩考核制度 052 3.2.2 定期轮岗制度 057 3.2.3 员工退出管理制度 059 3.2.4 离职工作交接管理制度 061 3.2.5 离任审计管理制度 063 第4 章 社会责任 4.1 **生产 068 4.1.1 **生产操作规范 068 4.1.2 **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071 4.1.3 **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074 4.1.4 特殊岗位资格认证制度 076 4.1.5 生产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078 4.1.6 **事故处理与责任认定管理制度 080 4.2 产品质量 083 4.2.1 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083 4.2.2 产品售后与召回管理制度 086 4.2.3 消费者投诉和建议处理制度 090 4.3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092 4.3.1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制度 092 4.3.2 废料回收和循环利用制度 095 4.3.3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监控制度 097 4.4 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100 4.4.1 员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00 4.4.2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管理制度 103 4.4.3 社会公益与慈善管理制度 106 第5 章 企业文化 5.1 企业文化建设 110 5.1.1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110 5.1.2 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制度 112 5.2 企业文化评估 115 5.2.1 企业文化评估制度 115 5.2.2 企业文化创新与改进管理制度 117 第6 章 资金活动 6.1 筹资 122 6.1.1 重大筹资方案集体决策与联签制度 122 6.1.2 筹资授权、审批、审验、使用、跟踪管理制度 124 6.1.3 债务偿还和股利支付管理制度 126 6.1.4 筹资业务会计系统控制制度 127 6.2 投资 128 6.2.1 重大投资方案集体决策与联签制度 129 6.2.2 投资审批、跟踪、收回和处置管理制度 130 6.2.3 投资项目会计系统控制制度 132 6.2.4 投资到期无法收回责任追究制度 133 6.3 营运 135 6.3.1 资金营运全过程管理制度 135 6.3.2 全面预算管理制�� 137 6.3.3 资金调度与检查管理制度 139 6.3.4 资金营运会计系统控制制度 141 第7 章 采购业务 7.1 购买 144 7.1.1 集中采购管理制度 144 7.1.2 采购申请与审批制度 147 7.1.3 供应商评估与准入制度 148 7.1.4 采购方式选择管理制度 151 7.1.5 采购物资定价管理制度 153 7.1.6 采购合同签订与管理制度 155 7.1.7 采购验收制度 157 7.1.8 采购跟踪、记录、登记与信息管理制度 160 7.2 付款 162 7.2.1 采购预付账款、定金、全款管理制度 162 7.2.2 购买、验收、付款业务会计系统控制制度 165 7.2.3 退货管理制度 167 第8 章 资产管理 8.1 存货 172 8.1.1 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 172 8.1.2 存货取得与验收入库管理制度 174 8.1.3 存货保管制度 176 8.1.4 存货发出、领用与核对管理制度 178 8.1.5 存货盘点清查制度 180 8.1.6 存货处置与责任追究制度 182 8.2 固定资产 184 8.2.1 固定资产取得与登记造册管理制度 184 8.2.2 固定资产运行与维护管理制度 187 8.2.3 固定资产抵押管理制度 188 8.2.4 固定资产清查与处置制度 190 8.3 无形资产 193 8.3.1 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193 8.3.2 无形资产分类管理制度 196 第9 章 销售业务 9.1 销售 200 9.1.1 客户开发、信用档案与信用保证制度 200 9.1.2 销售合同订立与审核管理制度 202 9.1.3 发货与退货管理制度 204 9.1.4 客户服务制度 206 9.2 收款 209 9.2.1 应收款项管理制度 209 9.2.2 商业票据管理制度 211 第10 章 研究与开发 10.1 立项与研究 216 10.1.1 研究项目评估、审批、跟踪管理制度 216 10.1.2 研究项目委外管理制度 217 10.1.3 研究成果验收制度 219 10.1.4 核心研究人员管理制度 221 10.2 开发与保护 223 10.2.1 研究成果转化制度 223 10.2.2 研究成果保护制度 225 10.2.3 研发活动评估制度 227 第11 章 工程项目 11.1 工程立项 232 11.1.1 项目内部评审与外部评审制度 232 11.1.2 工程项目决策与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234 11.2 工程招标 236 11.2.1 工程项目招标、评标与中标管理制度 236 11.2.2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240 11.3 工程造价 242 11.3.1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242 11.3.2 设计管理与变更管理制度 244 11.3.3 工程项目概、预算审核制度 247 11.4 工程建设 251 11.4.1 工程监理制度 251 11.4.2 工程进度管控与价款结算制度 253 11.4.3 工程变更管理制度 256 11.5 工程验收 258 11.5.1 工程竣工决算与验收管理制度 258 11.5.2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262 11.5.3 项目后评估制度 264 第12 章 担保业务 12.1 调查评估与审批 268 12.1.1 担保申请人资信调查与担保业务评估管理制度 268 12.1.2 担保授权与审批制度 270 12.1.3 子公司、关联方、境外公司担保制度 273 12.2 执行与监控 275 12.2.1 担保合同订立与履行管理制度 275 12.2.2 担保业务会计系统控制制度 277 12.2.3 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 278 第13 章 业务外包 13.1 承包方选择 282 13.1.1 业务外包管理制度 282 13.1.2 承包方选择与成本控制制度 284 13.1.3 外包合同管理制度 286 13.2 业务外包实施 288 13.2.1 承包方履约与违约管理制度 288 13.2.2 业务外包验收管理制度 290 第14 章 财务报告 14.1 财务报告的编制 294 14.1.1 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制度 294 14.1.2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管理制度 295 14.2 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 297 14.2.1 财务报告审核管理制度 297 14.2.2 财务报告审计管理制度 299 14.3 财务报告的分析与利用 300 14.3.1 财务报告分析管理制度 300 14.3.2 财务分析会议管理制度 302 第15 章 全面预算 15.1 预算编制 306 15.1.1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制度 306 15.1.2 预算编制工作制度 309 15.2 预算执行 310 15.2.1 预算分解与执行控制制度 311 15.2.2 超预算与预算外资金审批制度 312 15.2.3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 313 15.2.4 预算调整审批制度 315 15.3 预算考核 317 15.3.1 预算执行考核制度 317 15.3.2 预算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制度 318 第16 章 合同管理 16.1 合同的订立 322 16.1.1 合同订立与授权审批制度 322 16.1.2 合同专用章与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324 16.2 合同的履行 327 16.2.1 合同履行过程管理制度 327 16.2.2 合同纠纷管理制度 330 16.2.3 合同履行情况评估与责任追究制度 331 第17 章 内部信息传递 17.1 内部报告的形成 336 17.1.1 内部信息传递管理制度 336 17.1.2 内部报告审核制度 338 17.1.3 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 339 17.1.4 反舞弊管理制度 341 17.2 内部报告的使用 343 17.2.1 内部报告使用管理制度 343 17.2.2 内部报告保密制度 345 17.2.3 内部报告评估制度 346 第18 章 信息系统 18.1 信息系统的开发 350 18.1.1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制度 350 18.1.2 信息系统验收管理制度 352 18.2 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354 18.2.1 信息系统日常运行与维护制度 354 18.2.2 信息**保密与泄密责任追究制度 356 18.2.3 用户权限管理制度 358 18.2.4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360 18.2.5 数据信息定期备份制度 36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