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科学巨人 中国科学家的榜样故事·李四光
QQ咨询:
有路璐璐:

科学巨人 中国科学家的榜样故事·李四光

  • 作者:松鹰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616005
  •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 页数:192
  • 定价:¥2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科学巨人 中国科学家的榜样故事 李四光》是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科学巨人”系列图书的新作。作者 “用文学家的笔触,写科学家的故事”,再现了“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伟大的人生。李四光是**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也是中国现代地质学和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新知识、新视野拓展了李四光的思维,他曾两度留学,汲取先进科学知识;他是同盟会早的会员之一,民主思想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李四光用毕生践行了科学报国的真理,树起了一座座中国地质事业的丰碑,为中国的地质学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他的爱国情怀和科研精神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激励青少年不断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
    文章节选
    1920 年秋天,李四光回到中国。 1921 年1 月,他入职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地质系的教授。这位年轻的教授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是同盟会早的会员之一,曾参加武昌起义,在日本和英国两度留学,而且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李四光负责讲授岩石学和高等岩石学,同时还要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工作既紧张又充实。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 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所综合性大学,1912 年更名为北京大学。1917 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是同盟会的元老,也是中国近代**的教育家。蔡元培“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把北京大学办得有声有色。 李四光的教学任务很重,每周要上23 课时。尽管课程排得满满当当,但他仍会一丝不苟地备课,比如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编写教案、准备实物标本或挂图等。学生们都喜欢听李四光讲课。他讲课旁征博引、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学生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功的练习。下了课,很多学生都会向他请教问题,晚上还有学生到他的家里请教,他总是耐心地跟学生一起探讨。这样有学问又热心的教授广受学生们的欢迎。 李四光很重视野外实习,因此他经常带着学生们在北京及其周边翻山越岭、涉水爬坡。每经过一个山头、一道山谷,他都要停下脚步,跟学生们一起分析地质特征和岩层结构。他还耐心、细致地教学生们测量地层层序、走向倾角、断裂方位, 分析地质特点。如果有的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他从不会批评指责,而是启发、引导学生再做思考。 有一次野外实习,李四光布置任务,让学生们寻找岩石标本,特别是注意寻找矿石、化石标本。随后,学生们立刻四散开来,他们爬到山坡上、下到河谷中,按照要求仔细寻找。有的学生性子急,抱着一块石头就说自己有了新发现。李四光理解学生迫切完成任务的心情,于是不慌不忙地问道:“这块石头是在哪里发现的?周围是什么地层?地层的特点是什么?”结果学生张口结舌,一句也答不出来。李四光亲切地告诉学生,采集岩石标本必须做详细的记录,认真观察,不能草率行事。 野外实习虽然让学生们身体劳累,但大家在李四光的指导下有了很多收获,都盼着多进行这样的野外实习教学。 李四光带领学生们在北京门头沟山区开展野外实习的时候,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大家结束**的野外实习回到住宿地时,��已经黑了。可是,学生杨钟健还没有回来,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过了好久,杨钟健才回到住宿地。只见他背着一块沉重的大石头,踉踉跄跄地走过来。李四光赶忙迎过去,帮他把石头放下来。虽然杨钟健累得满头大汗,但神情却显得很兴奋,他激动地说:“这是一块植物化石!”听他这么一说,李四光和其他学生都围着这块大石头仔细瞧起来。这果然是一块罕见的植物化石,上面的枝叶痕迹清晰,很有研究价值。李四光为自己的学生能有这样了不起的收获而欣慰,他称赞道:“当年,陶渊明‘带月荷锄归’,今天你是‘带月荷石归’呀!”杨钟健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听从李四光的建议,到德国学习古脊椎生物学,后来成为中国研究古脊椎生物的**科学家。他毕生都感激李四光对他的引导和帮助。 野外实习结束后,学生们背着岩石和矿石标本,高高兴兴地回到学校,他们也成了北京大学一道独特的风景。李四光特别喜爱各种岩石,每次野外实习他自己也会采集很多特征鲜明的岩石标本。他的背包里常常装满大大小小的岩石,背包里装不下,他就顺手把岩石装进裤兜里。时间久了,岩石的棱角把裤子磨破了他也不在意。调皮的学生给他起了个不雅的绰号:破裤子先生。不过,李四光一点儿也不介意学生给他起的绰号,因为他的心思都在科研工作上。 李四光给学生们出的考题也是别出心裁。除了普通的笔试考题,每个学生还必须回答一道特殊的考题。考试的时候,李四光要求每次只能有一名学生进入考场。考场内的桌子上摆着6块岩石,每块岩石都标着序号。参加考试的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说明每块岩石的名称、成分、生成条件、主要产地等信息。这样的考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岩石的鉴别和分析,比笔试的难度大多了,如果有的学生只会背书、猜题,一定考不及格。在此之前,北京大学还没有类似的考试,李四光是个这样出考题的教授。从考场出来的学生常常紧张得满头大汗,有的学生因准备不足,甚至会痛哭流涕,但李四光的良苦用心让他们都心服口服。学生们知道,只有在这样的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才称得上是真才实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