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年冬,为了躲避敌机轰炸,梁家和中国营造学社迁往四川南溪县李庄。出发前,梁思成却突然病倒了,不得不暂时留在昆明,身体虚弱的林徽因只能独自带着孩子们和母亲上路。不久后,梁思成病势减轻,也来到了李庄和家人团聚。 李庄的生活条件比龙头村更差。昆明气候温和、空气清朗,适宜病人休养康复;而李庄是位于四川长江南岸的一个小镇,气候潮湿,冬季经常阴雨连绵,夏季则酷热难耐。梁家住的两间简陋的房屋潮湿阴暗,到处都是臭虫。墙壁是用当地山上出产的竹篾抹上泥巴糊成的,房顶上盖的是席棚,蛇鼠常常出没其间。那里没有自来水和电灯,照明用的煤油也须节约使用。 在贫苦、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林徽因肺结核复发了,一连几周持续高烧不退。李庄没有医院可以进行肺部透视检查,更没有**肺结核的**药,她只能慢慢消耗自己的体力和精气。疾病把林徽因折磨得日益衰弱,竟至卧床不起了。家庭生活的担子全部压在了梁思成肩上。 更让梁思成伤脑筋的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工作也困难重重。他们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申请到的一点儿可怜的资助,又被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所吞没。 家里的伙食越来越差,林徽因进食又少,整个人已经形销骨立。为了改善家里的伙食,梁思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学会了烹饪——蒸馒头、煮饭、炒菜、腌菜这些活儿他都学会了,并且还学会了用橘子皮做果酱。家里实在拮据时,梁思成不得不把自己珍爱的派克钢笔和手表等贵重物品拿到宜宾的典当行当掉,以维持生计。 不久,传来了天津发洪水的消息,梁思成南下之前寄存在天津那家银行保险库里的资料全部被淹毁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听闻此消息,失声痛哭起来,这是他俩还有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人们多年的心血积累呀! 梁思成的三弟梁思永一家当时也在李庄,梁思永的肺结核也复发了。梁思成忙于照顾妻子和弟弟,生活的重担使这位昔日的体育健将背驼得厉害,这时他才四十多岁。 但贫困、疾病和挫折并没能把他压垮,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情绪。在这样的日子里,梁思成耳边总是响起父亲曾对他说过的话,眼前浮现出父亲那乐观开朗的样子。他记得父亲曾经用来自励的诗句:“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父亲遇事从不灰心丧气,相信毅力和勇气能够战胜一切。 梁思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乐观开朗的品质,使他能在艰苦的岁月里苦中作乐。在不得已要当掉手表和衣服时,他便跟孩子们开玩笑说:“把这���表‘红烧’了吧!这件衣服可以‘清 炖’吗?”他还教孩子们背诵唐诗,吟诵杜甫的爱国诗句,盼望着早日打败日寇,取得胜利。梁思成经常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画建筑图纸,这是他非常喜爱的工作。他常常一边画图,一边哼唱歌曲。他没有因苦难而失去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