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室内设计概述
室内设计从其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历史并不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为室内设计这一学科的繁荣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重新认识,更使人们对室内设计的内涵理解和设计理念得以质的提高和升华。但由于室内设计所涵盖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与相关学科和理论的关系错综复杂,有必要,也必须对室内设计的含义作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节 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又称“室内环境设计”,是人为环境设计的一个主要部分,是建筑内部空间的理性创造方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来解读和认识室内设计,因此对室内设计的含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把室内设计定义为: “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旨在创造合理、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使用和审美的要求。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平面设计和空间组织、围护结构内表面(墙面、地面、顶棚、门和窗等)的处理,自然光和照明的运用以及室内家具、灯具、陈设的选型和布置。此外,还有植物、摆设和用具等的配置。”
也有人将室内设计的含义理解为: “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与经济能力,以科学为功能基础,以艺术为形式表现,根据对象所处的特定环境,对内部空间进行创造与组织的理性创造活动,形成**、卫生、舒适、优美的内部环境,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需要与精神功能需要。”
有学者认为: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深化��发展,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室内设计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建筑构件的装修设计、室内陈设品的陈设设计、室内照明和室内绿化这五大部分。”
还有学者认为: “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现代室内设计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它不仅仅是物象外形的美化,还涉及了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结构工程学、建筑物理学、生态学,以及材料学等学科领域,要求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地进行多层次的空间环境设计。在设计手法上,则要利用平面、立体和空间构成、透视、错觉、光影、反射和色彩变化等原理和手段,一方面将空间重新划分和组合,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种物质构建、组织、变化,增加层次,使人们获得设计师所期待的生理及心理反
……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现代设计。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是个大概念,它涵盖建筑、园林、广告、包装、服装、展示、产品、影像、多媒体等广泛的设计领域。虽然开始人们并没有使用“设计”或“艺术设计”这些术语,然而长期以来,设计的实践一直在持续发展。为什么是“引进”呢?就设计领域之一的环境艺术设计而论,中国建筑设计史上,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次高潮,秦始皇筑长城、修驰道、开灵渠、建阿房宫和骊山陵等。中国建筑到了汉代已发展成完备体系,进一步营建宫殿、苑囿,**的长乐宫、未央宫、乐游苑、宜春苑等数不胜数。就城市规划而论,汉都长安城当时的面积大约是公元4世纪时罗马城面积的两倍半!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是隋唐时代,从那时起,就已采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方法,工匠李春设计修建的赵州桥便是世界*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反映了当时桥梁建筑的*高水平。唐代的宫殿建筑更是气势雄伟、富丽堂皇,唐都长安大明宫的遗址范围相当于北京故宫面积的三倍多,大明宫中的麟德殿面积是故宫太和殿的三倍。当时地处东瀛的日本国,曾派大批留学生来中同学习,飞鸟、奈良时代**下来的木结构建筑--奈良室生寺的五重塔就是见证。然而,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把艺术设计仅仅局限在“工艺美术”、“工艺装饰”和“民间工艺”、“美工”这样一个范围内,甚至在“艺术”的眼光下,设计是一门“匠气”、“俗气”的“手艺”。直至改革开放后,现代艺术设计才提到日程上来。所以,始于20世纪初的所谓引进实为重归故里。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许多工科与艺术院校陆续创办了“工业设计”专业学科;20世纪9()年代又纷纷更名为“艺术设计”专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设计迅速融入了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轨道。时至**,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涵盖也更加广泛。其自身不但越来越成熟,而且逐渐成为商业文化、流行文化*具前瞻性的领域之一。在信息网络时代,多种媒体的信息传达更加迅速、频繁和大众化,而作为这些范畴所载负的艺术设计,也随之不断扩充、整合,其文化信息的推广不再是单纯的有关功能和作用的诠释或诉求,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对于时尚语言与审美意义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艺术表现形式更独特的表现力,满足“图文时代”的大众视觉需求。为满足这种图文需求,满足高等艺术设计教学的需求,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规划教材。当然,目前艺术设计类教材种类繁多,但大量教材并不能切实地投入教学需要。这套教材有针对性地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前提下,对设计原理与元素、结构与形式进行优化,对内容与方法进行整合,强调了技能性、应用性、针对性特点。切望这套教材能得到同行与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