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壹、贰、叁……——渐行渐远的数字大写
笔者上大学时,在会计课的**节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阿拉伯数字:“1、2、3”,然后,叫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数字的大写。有很多学生都写不出来。老师写出后,还讲了“贰”的三种写法:一是弋下加二和贝;二是弋上有二,弋下加贝;三是简写为弋下加二。那么,这三种写法那种对呢?老师接着让带有贰分或贰角、贰元人民币的学生拿出钱来展示,老版的人民币都是“弋上有二,弋下加贝的”,新版的人民币都是“弋下加二和贝”。老师认为第二种应是错字,还特别强调,“佰、仟、万、亿”中唯“万”没有“人”字旁,等等,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
后来,笔者也成为一名会计老师,上会计课时,如法炮制这一做法,并已成笔者讲授《基础会计》课程**节课的定式。
数字大写的作用,毋庸置疑,主要是防止用心不良的人篡改数字。据考证,用数字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代替早期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或后来的1、2、3、4、5、6、7、8、9、10用于记账,还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发明的。因为是皇上发明的,按照“元规则”,*强者说了算。但笔者想
肯定推广起来不是很快,因为“鸿儒”们写起来还可以,而“白丁”们不要说写了,认都认不得怎么办呢?于是“白丁”还是写小写,“鸿儒”按照小写再写一遍大写,这就形成了一张发票上既有小写又有大写的格式。发票上的大小写要一致,单改了小写是无效的。此方法在我国已使用了600余年,效果只有两个字——“甚好”。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而自从加入WT0后,我国就改为寻找和外国接轨了。外国没有单独的大写文字,支票、发票上只有阿拉伯数字,好像也没出过什么大问题,于是有人认为数字既有大写又有小写犹如画蛇添足。虽然没有统一规定,但一些银行——*早是中国银行——开始在存取款单上取消了数字大写。理由也许是大写一个“壹”,十二划,还没写完,外国人已写了1加11个0了,一个字差了一百个亿,差的效率多大呀11991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硬币1元、硬币5角、硬币1角的新币种上,也取消了大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