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周世宗柴荣驾崩,留下了孤儿寡母和后周这个庞大的帝国。之前,让病危的柴荣极度不放心的是他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柴宗训。柴宗训只有7岁,而他身边的文臣武将们却都从政多年、老成世故,他们对年轻气盛的柴荣都颇为不服,更何况区区一个7岁小儿? 为了防止后周大权的旁落,柴荣在死之前封太子柴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同时册立了大将符彦卿的女儿(前任皇后的妹妹)为皇后,希望皇后和她的父亲能够共同保护和辅佐年幼的柴宗训。*后,他让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大臣在他百年之后担任辅政大臣之职,还罢免了都点检张永德的官职,封年轻有为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殿前都点检是直属帝王的近卫军统领,相当于帝王亲兵的统帅,有保家卫国的重任,能防止地方军事势力叛乱。为了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力量,在柴荣去世一个月后,赵匡J乱��属地还有繁忙的公务要处理为由,向朝廷请旨离开了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属地——归德府。在赵匡胤回归德府之后的短短半年时间内,后周的军事系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一切对赵匡胤都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赵匡胤之友慕容延钊出任了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其次,王审琦担任了殿前都虞候一职,他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时光流转,转眼间公元959年即将过去,巨大的变革酝酿了如此之久,终于要揭开真面目,登上历史的舞台。次年的正月初一,刚登基不久的小皇帝柴宗训照例身穿华服端坐在大殿上等待着接受群臣的朝贺。新年伊始,整个开封府都笼罩在一片喜气洋洋的祥和气氛当中,没有人觉察到,这样的祥和气氛、文武百官和百姓喜悦的心情就要因为随后的动乱而消失。 就在此时,从北方边疆的镇州、定州传来急报,北汉和契丹趁着后周新皇登基,皇帝年幼,**还未稳定下来的空当,居然联合起来向后周的边境进犯。北汉长期以来就是后周的死敌,当年就是太祖郭威从后汉手中夺来了后周政权,而如今的北汉是后汉的一支,北汉之主刘崇对后周夺取后汉政权的仇恨一直都没有消失,这是前话,此处不赘述。而辽国在北方占有广阔的疆域,兵强马壮。辽国一直对后周虎视眈眈,尤其辽国的骑兵更是骁勇善战、勇猛**,如今两国联手,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此时,后周的统治者却只是个年仅7岁的孩子,根本无法对这样紧急的情况做出任何正确的判断。大殿之上顿时乱作一团,大臣们纷纷围住宰相讨论该如何是好。宰相范质等人也面面相觑。 经过宰相们的研究决定,如今辽国和北汉来犯,来者不善,后周不能示弱,要以*快的速度给予反击,打压住对方的嚣张气焰。时局如此,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这个艰巨的任务要由谁来完成呢? 众臣环顾四周,此时留在京师的武将中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只有韩通和赵匡胤两人。此时,韩通任检校太尉、因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京城是万万离不开韩通的,所以只能由禁军统帅、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亲率大军北伐,迎击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而赵匡胤正是年富力强,更何况他一直领兵在外,所以这个决定非常“英明”,根本没有让朝中的人产生任何怀疑。 刻不容缓,第二天,也就是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二,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就率领后周大军出征北上,担任此次前锋的正是赵匡胤的好友——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随军出征的还有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等人。 赵匡胤此举非常高明,他将韩通手下的大半兵力调过来随他北上出征,而将自己的亲信主力留下来镇守京师。表面上看,一切风平浪静,其实赵匡胤是为了让朝廷各位大臣看起来,他是丝毫没有叛乱之心的。但实际上,那些留在京城的殿前司人员——赵匡胤的亲信,都是他为日后兵变留在京城的内应。 新皇登基不久就与邻国开战,这给开封府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恐慌,而朝中也渐渐陷入了混乱,原因就在于一块写着“点检做天子”的三寸木牌。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