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案》 **回 悲喜阁三友饮离别 荒村径二寇逞强梁 诗云: 喜悲旋夜昼,聚散寄浮沉; 流宦如星转,惟存道义深。 是日,三人在京郊悲喜阁顶楼小酌,意兴阑珊,相对无言,凭楼而望,便可见到京师北门外的官道。这座古色古香的三层酒楼年代久远,依山而建,山岗上苍松茂盛。京师官员一向在这酒楼为出京外任的友人饯行,待外任期满返京,又在此处为他们接风洗尘。正���那铭刻在悲喜阁正门的诗中所言,这酒楼正因此间聚散离合的悲伤与欣喜得名。 天色阴沉,春雨细如牛毛,淅淅沥沥,似乎永无休止。悲喜阁旁的松岗后山有片墓地,两个工匠就在一棵老松下避雨,紧靠在一起。 酒过三巡,离别在即。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此时再说什么恐怕都是无用。酒楼上这三人年纪都在三十上下,其中两人头戴下级文官的锦帽,正要送别的是一位头戴黑帽的外任县令。 尚书都事梁平“砰”的一声将手中的酒杯拍在桌上,怒气冲冲地对那位年轻外任县令道:“你这次外任真的大可不必,令人恼火!于你而言,大理寺主簿一职唾手可得,彼时你便与侯兄共事,我等便可继续一同在京师逍遥,可你偏要……” 这位外任县令非是旁人,正是狄仁杰,世称狄公。他一直不耐烦地捋着那副墨黑长髯,突然插口道:“好了!此事我等已谈过多次,我……”说到这里,狄公赶紧收住话头,转而歉然微笑道:“在下已同梁兄说过,实在是厌倦了这般研习案卷——我受够了纸上官司!” “那你也不必就此离京!”梁平道,“难道这里就没有合你心意的案子,能将你留住吗?前些日子那金部郎中,像是唤作王元德吧,杀害他的令史,从国库盗走三十锭黄金潜逃,此案如何?侯兄的叔父户部侍郎侯广,眼下每天都去大理寺追问此案的消息,可有这事吧?” 身着绿色官服、头戴锦帽的便是大理寺丞侯奎。他愁眉不展,迟疑片刻,答道:“此案非同小可,大理寺眼下对这恶徒的下落毫无头绪。狄兄,这确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棘手案子。” 狄公漠然道:“诚如君言,大理寺卿确实亲自过问此案。但迄今为止,你我所见不过是少得可怜的几份例行文书、抄件。除了文牍,便是更多文牍!” 说罢,狄公端起镴壶又自斟了一杯酒。众人一时默然无语。须臾,梁平方开口道:“只是再不济,你至少可以选个比蓬莱好些的去处啊!那凄冷之地远在东海之滨,常年不是雾霭弥漫就是阴雨连绵。那地方自古便有不少可怕传说流传下来,你可曾听过?据说暴风雨之夜,阴魂会从墓穴里飘出,海上吹来的雾气会有异物飞来飞去。更有甚者,据说那里的树林吃人的虎妖成群。何况你的前任是被人所害!旁人但凡要外任蓬莱都百般推诿,你可倒好,反而主动请缨。 狄公年轻气盛,对梁平之言充耳不闻,反而热情满怀,说道:“想想吧,甫一到任就有离奇凶案待破!即刻便有良机抛开那些枯燥无味的案墨文牍,不用管那纸上官司了!二位友人,我终于可以真正去探案了!终于可以和人打交道了,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