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农村社会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农村社会学

  • 作者:刘畅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46153
  •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 页数:247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农村社会学》以“三农”问题为主要理论框架,围绕农民、农村和农业这三个基本要素,以近年来**对农村发展指导思想的调整、创新和农村变动较大的一些领域为主要线索安排章节和结构。《农村社会学》从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三农”问题,吸纳了现阶段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农村社会学》分为十一章,分别阐述了农民与农业、农村社区、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文化、农村的婚姻与家庭、农村的经济制度、农村的工业化、农村社会的分层与流动、农村的社会保障、农村教育等。《农村社会学》理论扎实,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文章节选
    1)普查
    普查也叫全面调查,是指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一个对象都进行调查,以便全面掌握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普查常用于农村行政统计的工作,如全国农业普查、农村人口普查等。普查的长处在于,获取的资料准确性和标准化程度高,可进行统计汇总和分类比较;普查的结论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但是普查能够调查的项目较少,资料缺乏深度,同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人力和资金。在我国农村社会学发展历史上,以陈达为所长、李景汉任调查主任、戴世光任统计主任的清华国情普查所,就中国的人口、农业、劳工问题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现代化普查,尤其是对人口的普查和研究,为以后全国性的人口普查提供了经验和帮助。
    2)抽���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本,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状况的方法。所谓总体,就是所要研究的社会现象的所有单位。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以“点”概“面”,以部分样本来说明总体。因此,抽样的方法是否得当,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抽样调查中,应该考虑到非抽样误差,统计内容的大小、时间、人力、物力等因素。当样本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样本的总体特征就较好地代表了总体的特征。因此,应从使成本*低而又不至于损害样本代表性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抽样。抽样调查的优点是:抽取样本比较客观,排除了人为的主观干涉;推断总体比较准确;省去了普查那样大的费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抽样调查常与问卷调查方法相结合。
    社会学家陈翰笙在早年作农村调查时,就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他的调查选择的样本区容量较大,对每个样本区又都是进行全面调查。如他早期进行的无锡农村土地调查,就选择了22个村庄作为样本区,并对1204户农家进行了详细调查;对广东番禺农村的调查也是如此,先抽出10个代表村,再对1209户人家进行了详细调查。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农村社会学的研究经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目前,抽样调查在农村人口、社会、经济、农业、教育等研究领域已经被广泛使用。
    3)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调查的研究方式。典型调查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地“解剖麻雀”,以少量典型概括或反映全部,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典型调查的调查对象是有意识地主观选取的,具有典型性,但是典型调查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总体或全局。典型调查的长处是节省时间、人力、资金。 社会学在中国内地恢复重建已将近30年了。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社会学学科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国社会的过程中**天发展进步。正是急剧的社会变迁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大的舞台。社会学也在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在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规律、制定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创建和谐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社会学领域以来,笔者就深深地被这一学科的独特视角、研究方法以及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所吸引,20多年来一直在大学醉心于社会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8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5年中,笔者就从一些国外的和国内早期的社会学教材中获得了许多的收益。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在华中理工大学(现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任教的几年中,曾出版了《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独著,1996年初版,2001年第2版,2005年第3版)和《社会学导论》(主编,1997年)两本专业基础课教材。出版社反馈的信息表明,这两本教材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已发行12万册。
    正是在这样一种基础上,出版社盛情邀请笔者组织编写一套“大学社会学教材”。这对笔者来说,无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一方面自己才疏识浅,对社会学的许多领域了解不多,难以胜任这一工作;另一方面,自己日常的教学、科研以及指导研究生的任务也比较繁重,时间和精力上也有一定困难。虽几次推托,但终究经不住出版社的盛情邀请,只好勉为其难地担当起这套教材总主编的重任。
    客观地说,目前国内的社会学教材已有不少。但除了“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研究方法”、“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等主干课程的教材版本相对较多外,其他分支社会学的教材往往很少。同时,许多教材由于编写和出版的时间较早,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另外,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发达**中社会学教材种类繁多的状况,国内社会学教材可选择的余地实在太小。这些状况为这套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现实的需要。
    目录
    **章农村社会学概述.
    **节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农村社会学的定义
    第二节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产生
    二、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1949年以后的农村社会学
    第三节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研究方法简介
    二、农村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思考与讨论题
    第二章农民、农业
    **节农民及其社会地位的变迁
    一、农民的定义
    二、农民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农业
    一、农业的基本概念
    二、农业的特点
    三、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发展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三、建设现代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节 “三农”问题及其战略意义
    一、“三农”概念的由来及其研究意义
    二、“三农”问题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思考与讨论题
    第三章农村社区
    **节农村社区的含义
    一、社区的概念
    二、农村社区的含义
    三、农村社区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农村社区的类型与特征
    一、农村社区的类型
    二、农村社区的特征
    第三节农村社区发展
    一、社区发展的含义
    二、我国的农村社区发展
    思考与讨论题
    第四章农村组织
    **节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二、组织的分类
    三、农村组织
    第二节中国农村政治组织
    一、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发展历程
    二、村民自治组织
    三、农村群团组织
    第三节农村的各种社会组织
    一、农村社会经济组织
    二、农村文化组织
    思考与讨论题
    第五章农村的社会文化
    **节农村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概念
    二、什么是农村文化
    三、农村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
    四、农村文化变迁
    第二节农村的习俗与民间宗教
    一、农村习俗
    二、民间宗教
    第三节农村生活方式
    一、什么是生活方式
    二、农村生活方式的表现
    三、农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与讨论题
    第六章农村的婚姻与家庭
    **节农村的婚姻
    一、婚姻与婚姻制度
    二、婚姻过程
    三、农村婚俗
    第二节农村的家庭
    一、什么是家庭
    二、家庭结构与家庭规模
    三、家庭功能
    四、家庭关系
    第三节农村婚姻与家庭的社会变迁及其相关问题
    一、农村婚姻与婚姻观念的变迁
    二、生育观念的变化
    三、农村婚姻风俗的变化
    四、农村家庭的社会变迁
    思考与讨论题
    第七章农村经济制度
    **节农村经济制度概述
    一、农村经济制度的概念
    二、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
    三、农村经济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第二节传统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传统中国农村经济制度
    二、传统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现代困境
    第三节新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制度
    一、农业与工业分离发展阶段(1949-1957)
    二、"两条腿走路"与人民公社制度(1958-1965)
    三、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整合发展模式(1966-1978)
    第四节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变革尝试
    一、市场条件下的整合发展模式(1978-199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村经济制度(1992-)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概述
    思考与讨论题
    第八章农村工业化
    **节农村工业化概述
    一、农村工业化的概念
    二、农村工业化理论与模式
    第二节传统中国农村工业的现代困境
    第三节新中国农村集体工业化
    一、**次农村工业化浪潮(1958-1964)
    二、以农业现代化为**的第二次农村工业化浪潮(1965-1978)
    第四节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工业化进程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工业化战略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工业化成就
    三、目前农村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四、新农村工业化战略
    思考与讨论题
    第九章农村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节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定义
    二、社会分层的理论
    三、社会分层的划分标准
    四、社会分层的测量
    第二节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定义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三、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四、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三节集体化之前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传统农村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二、二元社会的兴起对农村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影响
    第四节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分层与流动
    一、城乡二元分隔体制与农村社会分层
    二、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的分层与流动
    第五节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改革后的农村社会分层
    二、改革后的农村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
    三、目前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中的问题与出路

    第十章农村社会保障
    第十一章农村教育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