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声音的历史》 以前,受演讲者音量和演讲场地大小的限制,演讲者*多只能面对几千名观众。而现在,他们可以和成千上万公里之外的人交流——无论是即时,还是在**或一个世纪之后。声音能够以一种****的方式被捕捉、记录和分析。 声音在许多全新领域都开始崭露头角,例如一门定义不清的学科——声音艺术。它起源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未来主义运动,得益于电子音乐和录音技术的发展。路易吉·鲁索洛(Luigi Russolo)的《未来大协奏曲》(Gran Concerto Futuristico,1917)是早期的一个重要例子。*近的一个例子是苏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的《低地》(Lowlands),这是一首挽歌的一系列变奏曲,并在2010年赢得了特纳奖。一个相关的领域是环境音乐,通常被批评者称为助兴音乐(muzak)1,它的设计初衷是为公共场合提供合适的背景音乐。布莱恩·伊诺(Brian Eno)的专辑《环境1:机场音乐》(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1978)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超市里没完没了的甜腻圣诞颂歌以及伴随着这些音乐被迫装扮成精灵的阴郁员工则是一个坏例子。 环境音乐是人造声景的一个实例。这个概念是由穆瑞·谢弗(Murray Schafer)推广开来的。穆瑞·谢弗曾在20 世纪60 年代末于温哥华启动了名为“世界声景计划”的国际研究项目,这一计划在1993 年促成了世界声学生态论坛的设立。谢弗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令人振奋的主张,即声学环境不仅可以揭示居住在其中的人的社会状况,甚至可以预测社会将如何演变。运用谢弗的方法,经济学家、博学多才的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提出,音乐风俗的变化预示着社会将发生更广泛的变化。这种观点由历史学家阿兰·科尔宾(Alain Corbin)进一步发展,科尔宾认为,18 世纪和19 世纪法国乡村的钟声塑造了那里的社会和经济关系。艺术家兼作家布兰登·拉贝尔(Brandon Labelle)说:“我的感觉是,仅仅从一种声音里就可以窥见整个历史和文化。”更普遍的是,声景这一概念在一系列享有盛誉的学科中风行起来,虽然谢弗原本定义的术语已经在涉及相对和动态特性的声学环境应用中使用。技术历史学家艾米丽·汤普森(Emily Thompson)指出,声学环境“既是物理环境,同时也是我们感知环境的一种方式”。 在电影中,人造声景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音效来实现的。自广播剧诞生以来,人造声景一直是广播剧的支柱。例如,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能在剧院里听到人造的打雷声。在电影中,设计、制作和使声音效果与屏幕上的事件同步的工艺被称为拟音(Foley)1。 现在我们已经不再仅仅依赖耳朵感知声音,也不只依赖人声和机械设备来产生声音。我们可以研究和使用超低频、超高频或非常弱的声音,人们甚至都无法听到它们。我们还可以生成具有巨大能量的声束,并应用在医学、国防、地图测绘及许多其他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研究出了生产和引导超高强度的声束的方法,使基于声音的武器开始真正发展起来。当前仍在使用中的***的例子是远程声学设备(LRAD)1,它可以发出语言指令或令人不快的声音。在一些**,它一直被用来对付敌人和野生动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声音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噪声污染也蔓延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高度敏感的听觉系统曾经为我们的祖先带来了无数便利,使我们能够享受音乐和便捷交流,但现在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压力和伤害。因此,虽然我们已经精通声音的产生,但还远远不能控制它。为了能够控制声音,我们需要了解它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