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财富传承的治理之道——六大规划要务指引(新财道家族研究院系列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财富传承的治理之道——六大规划要务指引(新财道家族研究院系列丛书)

  • 作者:周小明 程卫东 杨祥 姜德广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215237
  • 出版日期:2022年09月01日
  • 页数:461
  • 定价:¥1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财富传承的治理之道:六大规划要务指引》面向企业家、财富管理行业从业者等读者群体,旨在为成功的财富传承提供完整的理论指导和务实的实践方式,是一本系统探讨财富传承的治理之道的学术理论专著。本书的作者团队有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联席主任周小明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程卫东博士、北京大学硕士姜德广律师、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研究员杨祥博士,书稿内容专业、权威,资料详实,结构合理、系统,以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参考国内外专业学术成果,紧贴国内现状,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文章节选
    引言 传承从治理入手 代际传递的两种方式 1 “继承”不是“传承” 衰老不可避免,生命总有尽头,每一位家族财富的***无 论其是否愿意,都无法改变其所创造的财富终将进行代际传递的命运。家族财富的代际传递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面对这一进程,每一位财富拥有者所能做的就是选择好代际传递的方式。家族财富在代际传递中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继承或者传承。这两种方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完全不同。继承是采用法定的方式分配家族财产,传承是采用治理的方式管理家族财富,两者的目标、 过程和结果全然不同。传递目标用继承方式传递财富,目的很简单,就是 “分财产”,即将自己拥有的财产直接分配给配偶、子女、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财产分配完毕,目的即达成,至于获得分配的人如何管理、使用财产在所不问,完全由他们自己做主,结果好坏也由他们自己承担。采用继承方式传递财富,如果说有什么精神诉求的话,主要是和谐,即希望继承过程中能够避免家庭争产纠纷。 用传承方式传递财富,目标完全不同,是要传 “家族事业”,即将自己拥有的财产通过恰当的方式转化为不可分割的家族共同财富世代传递下去,实现家业长青。传承的家族通常也会视情况将少量财产分配给家族成员自主拥有使用,但主要财产特别是家族企业则会放入传承的结构(通常是家族信托),为了家族共同的目标统一管理,而不是像继承那样,直接分配给家族成员个人拥有。对于继承来说,一旦将财产分配完毕,传递过程即告结束,传递目标即告实现;而对于传承来说,一旦将财产放入传承结构,传递过程和传递目标恰恰刚刚开始。 传递过程 通常,继承的过程简单而短暂。就继承的对象而言,其非常单一,**于家族的物质财富,即在法律上有权属、 经济上可计量的各类财产和财产权。就继承的工具来说,其非常有限而且十分刚性,主要是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没有立遗嘱的,则按照法定继承方式进行,这两种属于身故后分配遗产的方式。从简单分配财产的角度,也可以采取生前赠与的方式。就继承事务处理而言,财产所有权手续办理完毕,财产的主人从 “旧主”换为 “新人”后,继承事务即告完毕,费力不多,耗时不长。需要指出的是,继承过程虽然简单,但也需要精心规划,特别是要立好遗嘱,更要避免没有遗嘱的法定继承,否则继承演变成一场费事费 时又费力的家庭纷争,就是大概率事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比继承,传承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就传承的对象而言,传承的是家族的整个财富,家族的物质财富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还包括家族的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非物质财富。对于传承目标的实现,家族物质财富的传承只是一个基础,家族非物质财富的传承更具有价值。就传承的工具而言,其非常丰富,而且既有刚性又有柔性。传承既要使用刚性的家族信托工具,又要使用柔性的家族保险、 家族资产配置、家族治理、家族慈善、 家族教育等多种工具,还要使用法律、税务、财务等辅助性工具。就传承事务处理而言,其复杂且漫长。传承既要管财,又要管人,是一个统筹运用多种工具对家族财富进行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非常复杂且具有挑战性。传承的基准时间长度是超过100年、跨越四代以上的,因此,传承的过程是一个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的漫长过程。 传递结果 继承的结果是 “分了财产,丢了家族”。在继承方式下,当代家庭成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从祖辈那里分得了一块蛋糕,至于这块蛋糕在每个人的手上能保有多长时间,给每个人带来的是祸还是福,是否能够继续造福于蛋糕主人的后代子孙,全靠每个人的造化。因此,在继承方式下,家族只是一个基于血缘和亲情关系的个人联合体,松散而脆弱,不存在基于共同目标、得到有效治理、 成员之间利害相关、联系紧密的家族整体。 传承的结果则是 “保了财产,建了家族”。传承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分财产,而是为了保有财产,是要在家族的后代子孙中长期地保有祖先创造的家族财富。为此,传承的家族首先要创建一个法律结构 (通常是家族信托),用来长期保有家族财富,防止家族财富被家族成员简单地分割掉。同时,传承的家族还要创建一个治理结构,将家族成员组织起来,为了共同的家族目标和家族利益去管理、 使用并不断发展家族财富。因此,在传承方式下,其正常的结果就是,不仅可以保有家族财富,而且也真正构建起了一个所有成员利害相关、 联系紧密的家族整体。
    目录
    引言 传承从治理入手 代际传递的两种方式 1 “继承”不是 “传承” 2 传承是一种责任担当 3 不做代际传递的懒人 家族传承的哲学 1 三大传承话题 2 传承的时间维度 3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4 成功家族的传承密码 5 成功传承的基本规律 构建和实施家族治理体系 1 什么是家族治理? 2 家族治理解决什么问题? 3 家族治理体系的构成 4 传承视角下家族治理的特征 5 构建与实施家族治理体系的六大要务 **章 启动家族治理项目 决定启动家族治理项目 1 要不要启动家族治理项目 2 什么时候启动家族治理项目 3 谁决定启动家族治理项目 选聘家族治理顾问 1 家族治理顾问的服务角色 2 家族治理顾问的选聘标准 3 家族治理顾问的选聘程序 成立家族治理规划项目组 1 项目组的主要功能 2 项目组的结构与组成 3 项目组的组织与领导 开展家族治理项目尽职调查 1 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 2 尽职调查的主要方式 3 运用家族资产负债表 制订规划工作方案 1 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 2 工作方案的拟订与批准 第二章 明确家族范围与目标 界定家族及其成员 1 家族的概念及构建基础 2 以亲属关系为纽带 3 以家庭关系为核心 4 传承家族构建的再思考 创建家族愿景、使命与核心价值观 1 创建属于自己的家族梦想 2 如何创建自己的家族梦想? 3 方太集团的传承实践 明确家族财富的管理目标 1 家族愿景与财富目标的协同 2 家族财富管理的目标层次 第三章 确定家族治理政策 家族财产分配政策 1 明确家族财产的分配理念 2 确定分配用途及相关政策 家族财产管理政策 1 家族财富创造引擎政策 2 家族财富风险控制政策 3 家族投资管理政策 家族与企业关系政策 1 家族优先还是企业优先? 2 家族企业所有权政策 3 家族成员参与企业政策 4 家族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 家族人力资本培育政策 1 家族人力资本政策的考量因素 2 人力资本培育政策的三个维度 家族社会责任政策 1 社会资本与社会责任 2 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 3 家族投资社会责任政策 4 家族慈善社会责任政策 第四章 设计家族治理组织结构 家族治理的组织结构 1 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的启示 2 家族治理的典型组织结构 3 家族治理与企业治理的协同 4 李锦记家族治理实践 家族大会及其构建 1 家族大会的设置与职责 2 家族大会的组成与召开 3 家族大会议事规则 家族理事会及其构建 1 家族理事会的设置与职责 2 家族理事会的成员组成与会议召开 3 家族理事会议事规则 4 家族专门委员会 家族办公室及其构建 1 家族办公室的角色定位 2 家族办公室的职责 3 家族办公室的构建方式 第五章 制定家族规范文件 家族规范文件的不同视角 1 家族治理需要家族规范 2 家族规范文件的类型 3 家族规范文件的特点 2.“家族宪法”:家族的基本法 1 什么是 “家族宪法”? 2 “家族宪法”的内容和结构 3 “家族宪法”的制定流程 4 “家族宪法”的两个案例 家族企业契约 1 家族企业契约的目的 2 家族企业契约的内容 家族行为规范 1 家族行为规范的两个案例 2 家族行为规范共性化内容 3 家族行为规范的效力 第六章 实施并重申家族治理 提升家族治理的组织力 1 家族治理组织积极履职 2 家族成员广泛参与 3 发挥家族办公室的统筹功能 4 发挥外部专业资源力量 搭建家族财产的管理结构 1 风险全覆盖的家族保险体系 2 目标导向的家族基金体系 3 可持续的家族投资管理体系 凝聚并教育家族成员 1 发挥家族会议的凝聚教育功能 2 做好正式的家族教育活动 3 举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家族仪式 4 调解和解决家族冲突 评估并重申家族治理体系 1 定期评估家族治理效果 2 完善与重申家族治理体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