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连云山的铃声(一师一校,坚守半生!43年启蒙山里三代人、1000多名学生。这是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一线教师的真实写照)
QQ咨询:
有路璐璐:

连云山的铃声(一师一校,坚守半生!43年启蒙山里三代人、1000多名学生。这是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一线教师的真实写照)

  • 作者:肖静
  • 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
  • ISBN:9787556453795
  •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 页数:192
  • 定价:¥2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56453795
    • 作者
    • 页数
      192
    •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01日
    • 定价
      ¥2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关于“单师学校”的报告文学。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一处偏远山区坐落着一所特殊的学校,那里只有一位老师——胡厚兴。他身患严重疾病,却以一己之力承担起该校所有岗位,43年默默坚守,教书育人。他因材施教,潜心探索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用瘦弱的身体、巨大的精神力量托举孩子们的明天和山村的希望,启蒙了山村三代人、1000多名学生。 作品以深入细致的实地走访素材为一手资料,用温暖有力的笔调、理性全面的视角、典型生动的事例,真实呈现了胡厚兴这一山村“单师”坚忍、无私、朴实向善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线人民教师为“培根铸魂”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教育情怀与时代担当。
    文章节选
    胡厚兴第二次出远门,是到江西南昌。
    时间:2005年秋天,胡厚兴43岁
    9月的**,胡厚兴家接到邮政局递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二儿子胡毅被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家里出了一位大学生,应当高兴才是,可胡厚兴没有。胡毅本人也没有。
    胡毅上学时,胡厚兴曾无数次要求胡毅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师范学院,和他一样,当一名老师。胡毅这边耳朵进,那边耳朵出,根本不听。
    胡毅印象*深的是四五岁时,母亲干农活儿,父亲在学校教书,他和哥哥没人管,经常被关在房间。
    胡毅还听哥哥胡迎春说过一件事:
    献钟距离大岩村5.4公里,成人步行需要75分钟左右,骑自行车需要30分钟左右。胡迎春在献钟小学上六年级时,有一次放学后与同学吴块青值日打扫卫生,打扫完教室、摆整齐课桌,天渐渐黑下来。两人沿着纯溪跑着回家,跑了一两公里路时,到了红石堰,胡厚兴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出现在眼前,胡迎春高兴极了,往车后座一跃而上:“爸爸,我就知道你会来接我……块青,快上来。”吴块青刚坐上去,车头翘了起来。
    胡厚兴对胡迎春说:“你下来,块青家比我们家远,还有十多里,我先送他回去。”胡迎春不情愿地下了车。过了许久,胡厚兴返回接胡迎春,看到其他学生,又让胡迎春继续自己走,而胡厚兴一趟又一趟地送学生们回家。待胡厚兴接上胡迎春回到家时,月亮出来了。胡迎春委屈极了,回到家就跟胡毅诉苦。
    胡毅懂事后,发现父亲上完课还要上山砍柴、下地种田,他为数不多的工资为不少学生交了学费,但凡家里要用钱,就去借,紧巴巴地维持生计。父亲无时无刻不在教育兄弟俩要节俭。教师清贫的形象深深刻在胡毅心中。当老师太苦了,说什么,胡毅也不愿报考师范大学。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的几天,父亲没一点笑容。胡毅知道父亲的希望落了空,直到要去学校报到,才觉得有些忐忑。
    9月29日清晨,虽说进入秋天,但天气依然炎热,胡厚兴把行李仔细检查了一遍,把头天晾凉的一壶水灌到大可乐瓶里,将屋后的泥土捏了一撮塞进瓶口。这是防止水土不服的方子。胡厚兴几年都���得买一件新衣服,平时就穿旧衣服,只有一套压箱底的衣服学区开会时才穿,头天洗了晾在屋前场坪竹竿做的架子上。衣服早干了,妻子宋珍瑜收下来递给胡厚兴换。胡毅也换了一身新衣服。就这样,穿戴整齐的父子二人,一人拖行李箱,一人背包,往村口去坐三轮车到献钟,然后转乘长寿街到平江的大巴车到平江汽车站,乘上了开往南昌的长途汽车。
    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上下颠簸。胡厚兴说:“青伢子,你一个人在外,凡事都要靠自己,*要注意的就是**。”胡毅点点头,他曾用名“胡青春”,上学后才改名“胡毅”。
    “住集体宿舍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不要羡慕条件好的同学,更不能偷东西、抢东西,绝不能做违法的事。”这样的话,父亲不知说过多少次,胡毅默默地点头。小时候,他家屋后房子里住着一位老奶奶,母亲忙着砍柴时,胡毅兄弟俩就被关在房间。老奶奶屋旁种了几棵板栗树,板栗成熟的时候,邻家小孩就去偷偷摘了吃。胡毅清楚记得老奶奶送板栗的一幕。老奶奶每次都是摘好了送到胡家:“厚兴哪,你家教好,就只有你家两个伢子不偷东西吃,我送些板栗给伢子们吃嘞。”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遇到事情要动脑筋灵活处理,”胡厚兴继续唠叨,“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也没啥出息。你们兄弟俩多到外面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好。”
    胡毅说:“爸,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的。”辗转**,父子俩到达南昌时,太阳已下了山。胡厚兴在路边买了几个包子,就着凉水,父子俩填饱了肚子。夜幕降临,距离学校还很远。无奈之下,他们叫了一辆出租车。这是父子俩**次“打的”。胡毅有些害怕:天都黑了,会不会遇到坏人?他悄悄看一眼胡厚兴,见父亲脸上并无惧怕神色,才放心地随同父亲上了车。
    天越来越黑,学校的灯光在前面闪烁,终于到学校了。父子俩到学院办完手续,来到宿舍楼。先来的同学很热情,帮他们将东西放好。其中一位同学说:“叔叔,您睡我的床吧?”“那你呢?”“我和其他同学挤一挤。”
    看来儿子的同学都挺懂事。胡厚兴心里有些安慰。
    第二天,胡厚兴对胡毅说:“青伢子,我去买车票,如果没买到再回来住学校。”
    胡毅说:“吃了饭再回吧。”
    胡厚兴说:“我不饿。”
    胡毅说:“那怎么行,走,一起吃碗面去。”
    两人到了饭馆,胡毅点了一碗牛肉面,胡厚兴不要,扭头问老板*便宜的面几块钱。
    胡厚兴要了一碗四块钱的面,里面除了面条就是清汤。吃完,胡厚兴就上了公交车。
    望着父亲的背影,胡毅心里难受极了,他真想告诉父亲,自己并不是排斥当老师,父亲在村里德高望重,村民都喜欢父亲、信赖父亲,他内心对父亲是特别敬仰的,只是他此生不想过得像父亲那样清贫。
    直到公交车拐了弯,胡毅才返回学校,一个人沿着操场走,实在忍不住,躲在操场一角哭了。
    若干年后,35岁的胡毅想起少年时的叛逆,非常后悔。父亲对他的爱如此深沉,而他并没有达到父亲的期望,内心一直觉得亏欠父亲。如今,他8岁的女儿聪明伶俐,乖巧可爱。胡毅有个愿望,希望女儿长大后当老师,那就完成父亲的愿望了。
    目录
    目 录 序章 人一生的 43 年 ...... 1 **章 想办法也要上课 ...... 1 1 无声地讲课 ...... 3 2 全科老师 ...... 19 3 不仅教书本 ...... 41 第二章 一切为了山里孩子 ...... 71 4 从没请过假 ...... 73 5 每个孩子都得上学 ...... 91 6 他的脊背是孩子们的山墙 ...... 102 第三章 他眼里只有连云山 ...... 117 7 启蒙了一千多人 ...... 119 8 伢子们走出了大山 ...... 143 9 60年只去过长沙、南昌、北京 ...... 155 后 记 ...... 17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