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001 1.1 开发农业微生物菌剂的重要意义 002 1.1.1 有效降低抗生素、重金属、塑料微粒对土壤的污染 002 1.1.2 降解农作物秸秆,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004 1.1.3 可用于制造更多的专用肥,有效改良土壤 004 1.2 我国生物有机肥的现状及前景 007 1.2.1 生物有机肥的研究背景 007 1.2.2 生物有机肥的优势与作用机理 008 1.2.3 生物有机肥的发展现状 010 1.2.4 生物有机肥的发展趋势 011 2 农业土壤中常见微生物及其功能 013 2.1 微生物与农业 014 2.1.1 微生物对有机肥的腐熟效应 015 2.1.2 微生物固氮作用 015 2.1.3 微生物溶磷、聚磷作用 015 2.1.4 微生物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作用 016 2.2 农业土壤中常见有益微生物类型 017 2.2.1 固氮微生物 017 2.2.2 芽孢杆菌 023 2.2.3 酿酒酵母 027 2.2.4 细黄链霉菌 028 2.2.5 植物乳杆菌 028 2.2.6 黑曲霉 029 2.3 农业土壤中常见微生物的功能 030 2.3.1 固氮菌的功能 030 2.3.2 枯草芽孢杆菌的功能 031 2.3.3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的功能 033 2.3.4 地衣芽孢杆菌的功能 034 2.3.5 巨大芽孢杆菌的功能 035 2.3.6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功能 038 2.3.7 酵母菌的功能 039 2.3.8 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功能 040 2.3.9 细黄链霉菌的功能 042 2.3.10 植物乳杆菌的功能 042 2.3.11 黑曲霉的功能 043 3 新型功能微生物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047 3.1 纤维素分解菌 048 3.1.1 纤维素资源 048 3.1.2 纤维素的分子结构 048 3.1.3 纤维素分解菌及其菌群 049 3.1.4 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效率 050 3.1.5 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菌群WDC2的构成 051 3.1.6 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构建及筛选 053 3.1.7 Ba2、CTS和CTL-6菌间组合分解纤维素的性质 057 3.2 重金属还原菌群及其生物学特性 064 3.2.1 重金属铬的污染及修复铬污染进展 064 3.2.2 Cr(Ⅵ)还原菌群的性质 068 3.2.3 Cr(Ⅵ)还原菌群的结构及稳定性 072 3.2.4 Cr(Ⅵ)还原菌群在Cr(Ⅵ)污染环境中的应用 074 3.2.5 Cr还原单菌 076 3.3 溶磷菌 086 3.3.1 概述 086 3.3.2 溶磷菌种类 087 3.3.3 溶磷菌数量及生态分布 088 3.3.4 溶磷菌筛选 088 3.3.5 溶磷能力的测定方法 092 3.3.6 溶磷机理研究 092 3.3.7 溶磷菌应用 094 3.3.8 溶磷菌研究趋势 095 3.4 哈茨木霉 096 3.4.1 作用方式 097 3.4.2 作用机制 097 3.5 内生真菌枫香拟点茎霉 097 3.5.1 促进作物生长 098 3.5.2 促进宿主抗病 098 3.5.3 优化宿主土壤环境 099 3.6 解钾微生物 100 3.7 集固氮、解钾、溶磷和降解纤维素于一体的优势菌株开发 101 3.7.1 特基拉芽孢杆菌的特殊功能 101 3.7.2 特基拉芽孢杆菌在堆肥中的应用 102 4 农业微生物菌剂与菌肥 105 4.1 微生物菌剂的类型 106 4.2 微生物菌剂的作用 106 4.3 微生物菌肥的定义 107 4.4 微生物菌肥的种类 107 4.4.1 微生物拌种剂 108 4.4.2 复合微生物肥料 108 4.5 微生物肥料的功能 110 4.5.1 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110 4.5.2 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疏松活化土壤 111 4.5.3 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 111 4.5.4 减少土传病害 111 4.5.5 分解土壤中残留的有害物质 111 4.6 微生物肥料的常用菌种及应用现状 111 4.6.1 微生物肥料的常用菌种 111 4.6.2 我国微生物肥料登记现状 112 4.6.3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 113 4.7 微生物肥料的质量保障 114 4.7.1 菌种的功能和生物** 114 4.7.2 菌种生产的工艺优化 114 4.7.3 有效活菌数和菌种纯度 115 4.7.4 协同增效 115 4.8 微生物肥料的合理使用 115 5 有机肥料类型及其应用 117 5.1 有机肥料的定义 118 5.2 有机肥料**标准的解读 118 5.3 有机肥料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118 5.3.1 有机肥料对土壤物化性状的影响 119 5.3.2 有机肥料对土壤营养状况的影响 120 5.3.3 有机肥料对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 120 5.3.4 有机肥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1 5.3.5 有机肥料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122 5.4 有机肥料推广应用的重大意义 122 5.5 有机肥料生产的关键技术 123 6 生物有机肥及其功能 125 6.1 生物有机肥的定义 126 6.2 生物有机肥**标准的解读 127 6.3 生物有机肥的功效 127 6.3.1 改善作物品质,提升农产品质量 128 6.3.2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肥力 128 6.3.3 改善土壤微生态 128 6.3.4 提升土壤的供养水平 129 6.3.5 减少作物病虫害 129 6.4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 129 6.4.1 生物有机肥混合配比的基本原则 130 6.4.2 生物有机肥混合配制的基本方法 131 6.5 功能微生物的发酵生产 132 6.5.1 功能微生物的种类 132 6.5.2 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和培育 132 6.5.3 功能微生物的大规模发酵生产 133 6.6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及大田研究进展 134 6.6.1 生物有机肥在柑橘、椪柑、脐橙种植中的应用 135 6.6.2 生物有机肥的大田研究进展 135 6.7 生物有机肥的施肥方法 137 6.8 农村振兴与土壤改良的基本对策 138 6.8.1 化肥减量增效,协调养分比例,实现精准平衡施肥 138 6.8.2 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培肥土壤,减施化肥 138 6.8.3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克服土壤盐化 138 6.9 生物有机肥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作用 139 参考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