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网格本·万叶集精选(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网格本·万叶集精选(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 出版日期:2022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73.00
有路网官方销售当前缺货!我们给您推荐以下入驻店铺购买:
* 特别说明:入驻店铺图书非有路网直接销售,具体问题请您联系店主。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 云南省
    昆明市
    正版二手旧书,购买多本多仓库发货,多本可优惠
    流年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758542161
    ¥34.30
    12
    99.93分 / 1031笔
    2025-04-14
  • 陕西省
    西安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万卷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029-86552457
    ¥44.50
    5
    98.29分 / 35笔
    2024-08-08
  • 北京
    北京市
    本店各类图书品种齐全保证正版欢迎下祝大家购物愉快,一生平安
    北京中佳图书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30226648
    ¥45.20
    30
    99.85分 / 401笔
    2024-04-18
  •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暂无新书出售信息!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万叶集》是日本*古老、数量*多(四千五百多首)的钦定诗选,主要收录了公元七世纪至八世纪中叶的诗歌。作者包括了当时社会的各**:天皇、**和广大的民众。《万叶集》中表现的境界丰富而复杂,万叶诗人用日本民族语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抒情的、富于个性的新诗歌。这种清新简明、真挚感人的力量在后世日本诗篇中已不复存在。本书译者钱稻孙,被认为是兼具“中国、日本和西洋三方面的教养”,他不仅对《万叶集》有数十年的研究功力,同时也具备深厚的国学修养,因此他的译文不仅在问世之初,也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比如说,对于同一首诗,译者可以翻译成从离骚体到民歌体的风格迥乎不同的译文,体现了作者的博学与多才。
    文章节选
    《万叶集》介绍 现在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日本有部文学古典叫《万叶集》,可是很少机会见到面。这里对这部名著做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这部古典究竟古到哪一个时代?全书二十卷,收有长短各体的古歌四千五百有余首,其纪年*晚的当我唐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 日本史上当我隋唐前半的一段时期,叫作“飞鸟奈良时代”,从代代改变皇居于大和、飞鸟一带地方直到奠都奈良的七十年,其间一百多年,文化艺术上开出了**朵绚烂的花��这部《万叶集》就代表着那一时代的“和歌”,和代表着那一时代汉诗的《怀风藻》并称“奈良文学”的双璧。 其时日本还没有自家的文字,而歌词是离不开声音的。由于录音的必要,借用汉字做音标,所谓“万叶假名”,夹用在载意汉字的真名之间。万叶假名,花样多端,有的借用字音,有的借用字训,却不用本义而但取其训语之音,与真名不一样。还有更加转弯抹角的所谓“戏训”,有时字数还比所表示的音数多,例如用“蜂声”二字只表示bu音。所以读起来好比猜谜,不但我们看不懂,他们本国人也不能谁都直接读解。经过千年来几多笃学之士的苦心考读,近年万叶学专家的多方面研究,有了现代文字的本子,并且*近有了许多大家的现代语译注评释。但是还有未得定解的词句,有一首至今没有读通的。 然而,正因其用假名记录,也说明着这《万叶集》是未有文字以先的文学,其中所收的占半数不知作者的民谣样歌词还是近似于上古的口诵。换句话说,这《万叶集》是由口诵文学演变到笔撰文学的一个宝贵标本,尤其说明着日本的笔撰文学是产生在未有文字之先的。更有一层值得注意的意义就是日本所以发展其自家的文学,主要靠其基本工具的假名,而假名的原始形态和初期的演变就见于此集。也因此,在我们考究到唐以前的音韵,这万叶假名也不无可资参考之处。 集中歌词之体,主要以五言句和七言句交替成章,*后重叠一句七言煞尾。这似乎是日本韵调的一个基本律,后世许多歌谣曲唱都大致不离此宗。长歌句数没有定限,短歌限定是五句:五、七、五、七、七,恰好是长歌的截头接尾。后世很少作长歌,所谓和歌,就只是短歌,所以和歌别名就叫三十一文字。此外有六句头的,一体叫“旋头歌”,五、七、七为一解,两解成一章。集中所收不过二三十首,后世更少仿作,所以叫旋头,就因为前后二解同调。妄加推测,许是踏步而歌的,唱到一半,掉过头来。歌词往往两半合掌,前后自成应对口气,可能原因于此。再有全集只见一首“佛足石体”,则是短歌又缀上一句七言,所以也是六句成章。奈良药师寺有一石碑,刻着佛足迹,有奈良时代的文室智努者为其亡妻荐福的赞佛歌,是这样的。短歌有不自独立而附属于长歌之后的,特称为“反歌”。长歌不一定有反歌,而反歌也不限于一首。其词大多总括长歌的大意,或者补充长歌所未尽的余意。然而时代古一些的长歌,倒并不一定带反歌,这分明模仿中国词赋的乱辞,而也是后世不复多作长歌的机兆。 集中歌,前有题或序,没有注跋,自是编者所加。在题或跋中注出的年代,上下亘及四百五十多年,其实构成这万叶的**,表现着万叶歌的特色者,不过飞鸟奈良时代的一百三十年左右。注出作者的,约有二千二百首,名数略可得五百人。其中有**男女、高官、文士、兵卒、僧侣、游女,普遍于各个**、各个地域。还有一卷可以说是采风专辑,收罗了东北地方的方言民谣。歌词所涉及的天然景物、人情故事,真个包罗万象,迥非后世任一和歌集所克并比。他们一向以此集比于我国的诗三百篇,而和歌史上每一次的歌风振作,莫不以学习、研究《万叶集》为其前提、动机的。至于其时的制度、风俗、服色、起居,以及其与我国的交往,中国思想、技术的东流之迹,都足以引起我们**的兴趣。 再通观这万叶的歌风,则情意真率而声调雄壮,词藻富丽而句法苍劲,也是后世和歌里不容易见到的。从时代和作风两方面综合观察起来,大致看出三个主要潮头。**个潮头,略当我唐初,篇什不很多,大抵出于宫廷人之手,而情词朴直,颇多气魄、性灵之作。紧接着来了个“歌圣”柿本人麻吕,引起了第二个潮头。修炼辞句,创造格律,文人竞起,蔚为翰林,多作富丽堂皇的长篇。及至奈良后半,天平(略当我唐开元、天宝)以后,大伴氏一族占据了歌坛,为作歌而作歌,力慕风雅。以致篇什之繁,大伴家持一个人就近千首。而性灵反见淹没,意境也趋于纤巧,形成第三个潮头,其实也是万叶的衰波了。 ......
    查看全部>>
    目录
    《万叶集精选》插图 出版说明 编委会名单 目次 译本序 《万叶集》介绍 正文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书目
    暂无商品评价信息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