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法言:家藏文库
QQ咨询:
有路璐璐:

法言:家藏文库

  • 作者:杨雄 著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73802354
  • 出版日期:2022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8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多闻则守之以约①,多见则守之以卓②。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 无卓也。 [注释] ①守之以约:以约守之。“约”谓所闻之精要,《孟子·公孙丑下》“又 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注 :“约,要也。”“之”谓孔子之道。 ②卓 :谓所见之卓识。所闻甚多,加以比较就能抽绎出其中的精要。 所见甚多,加以归纳自能发现其中的卓识。 [译文] 听到的东西愈多,愈能用所闻的精要观点来捍卫孔子之道;看到的 东西愈多,愈能用所见的**见解来捍卫孔子之道。听到的东西太少, 就不会有精要的观点;看到的东西太少,就不会有**的见解。 [按语] 本章论述学习应当“多闻”“多见”的道理。古人历来反对孤陋寡闻, 《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扬雄强调“多闻”“多见” 的目的是*值得注意的。他告诉人们:“多闻”要善于比较,这样才能抓 住其中精要的东西;“多见”要善于归纳,这样才能发现其中的远见卓识。 扬雄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强调?因为他发现汉代“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 诋訾圣人”(《汉书·扬雄传》),所以强调“多闻”“多见”的目的是要 捍卫孔子之道。不如此,学习者就会“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汉 书·扬雄传》)。 12.11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好己之恶,而忘人之好。 [译文] 君子欣赏别人的优点,却总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小人欣赏自己的 缺点,却总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按语]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孔子提倡“躬自厚而 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还主张“君子恶称人之恶者”(《论语·阳 货》)。君子待人宽厚,故常见到别人的优点;律己严格,故不见自己的优 ���。“小人”反此,对己宽容放纵,故将自己缺点视为优点;对人吹毛求疵, 故将别人的优点视为缺点。
    目录
    序言:扬雄及其《法言》的现代阐释… …………………………………… 谭继和 1 绪论:读懂扬雄——关于扬雄及其著述的几个问题… ………………… 21 例 言… ……………………………………………………………………………………… 98 《学行》卷**……………………………………………………………………………… 1 《吾子》卷第二…………………………………………………………………………… 26 《修身》卷第三…………………………………………………………………………… 52 《问道》卷第四…………………………………………………………………………… 86 《问神》卷第五…………………………………………………………………………… 116 《问明》卷第六…………………………………………………………………………… 143 《寡见》卷第七…………………………………………………………………………… 170 《五百》卷第八…………………………………………………………………………… 195 《先知》卷第九…………………………………………………………………………… 222 《重黎》卷第十…………………………………………………………………………… 251 《渊骞》卷第十一……………………………………………………………………… 299 《君子》卷第十二……………………………………………………………………… 340 《孝至》卷第十三……………………………………………………………………… 366 参考资料… …………………………………………………………………………………… 398 后记………………………………………………………………………………………… 40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