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总论
**章传染病的免疫预防
第五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培训
一、免疫规划资料的管理
1.预防接种卡、证、表、册的建立和管理预防接种证: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免疫接种证由家长妥善保管,每次接种都要如实记录,并由接种者签字。儿童凭证入托、入学,无证或未接种者应进行补种。
预防接种卡:是儿童预防接种记录的基本凭证。城市应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农村在2个月内建卡,流动人口中寄居3个月以上的儿童,应及时建卡。接种卡由儿童居住地的接种单位负责建立。
2.预防接种基本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预防接种基本资料指的是预防接种工作中*常用、*基础的资料,它应能反映预防接种各项目标的进展情况,并能对免疫接种的规划、资源分配、方法策略、管理实施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活动,提供基本的信息。
二、疫苗管理
1.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疫苗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储存和运输,才能保证疫苗的效价。疫苗储存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并达到以下要求:①疫苗应按品名、规格、批号、失效期分类存放,码放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疫苗和冰箱壁之间留有冷气循环通道。②疫苗储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③回收的疫苗应标记上醒目的标志,下次接种时先用,并只限于再使用1次。④储存疫苗的电冰箱、冷库或房问应加锁,并不得存放食品和杂物。⑤每批疫苗入库时都要进行登记,包括疫苗的名称、生产单位、规格、批号、数量、失效期等。疫苗运输时根据路途的远近和运送时间,应选择适当的保温冷藏设备。
2.疫苗的领取与分发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在接收疫苗时,应当查验,审核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的资质,并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要有企业印章);购进进口疫苗的,还应当索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要有企业印章)。应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做好记录。 自SARS爆发以来,公共卫生事业受到了****的重视,党**国务院高度重视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并重新修订了《传染病**法》。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临界点,**工作处于关键时期。另外,一些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烈性传染病时有发生,加之生物恐怖的威胁,��我国的传染病**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加速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为进一步提高疾病控制工作人员及在职卫生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我们以2004年8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为框架,从儿童免疫规划、预防保健、传染病**等方面介绍了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知识。本书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语言简洁流畅,通俗易懂。既可以作为广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工作手册,也可作为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的参考资料,更是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乡镇卫生院等负责传染病**医师的工具书。
由于水平所限,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