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扭曲的恐龙形象 早期发现的恐龙化石一般比较零星和破碎(仅保留个别牙齿或骨头),极少发现较完整的骨架化石,这给早期的恐龙研究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恐龙活着的时候究竟长什么样?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欧文和巴克兰等人认为,恐龙应该和现代蜥蜴及其他爬行动物差不多,只是体形放大了很多倍而已—属于“大象级别”的爬行动物。 因而,在他们的想象中,恐龙是半匍匐、半直立姿态的大型爬行动物,头脑迟钝、行动缓慢,这一点在当时的禽龙和斑龙的复原图上表现得十分明显,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19世纪,只有后来研究过小型恐龙的赫胥黎对上述恐龙形象提出过质疑。他认为,恐龙的姿态可能更接近鸟类。但当时赫胥黎的想法并没有被普遍接受。 到了20世纪初,随着在美国西部发现了大量较为完整的恐龙化石,古生物学家对恐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以耶鲁大学教授马什为代表的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像雷龙和梁龙一类的大型蜥脚类恐龙,由于体重太大,不可能在陆地上生存,需要生活在水中,靠水的浮力来支撑其沉重的身体。当时马什曾估算雷龙重达20吨,并认为由于它的头很小,表明其头脑愚笨、行动迟缓,因而只能生活在水环境中,并以水生植物为食。 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有一巨幅壁画,生动地展示了雷龙等大型蜥脚类恐龙为水生或半水生动物。 20世纪30年代末,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进展显示,上述两种复原扭曲了恐龙的形象。首先,一些古生物学家仔细研究了恐龙骨架的肩部、髋部以及腿与足等关节部位的连接结构,发现恐龙的四肢是直立在腹下的,不可能是半匍匐、半直立的站姿,并表明其四肢能够很好地支撑身体在陆地上行走。 此后,古生物学家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带发现了大型蜥脚类恐龙的足迹化石,根据足迹的长度、宽度与深浅度以及左右脚留下的足迹之间的距离等综合判断,它们既不可能是半匍匐、半直立的站姿,也不可能生活在水中或沼泽地带。 自那以后,我们看到的恐龙复原图才逐步接近目前恐龙在我们脑海中的形象。 其实,人们早期对恐龙所持有的头脑愚笨和行动迟缓的看法,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对现生爬行动物的总体印象。 我们一般称爬行动物为冷血动物,称鸟类和哺乳动物为温血动物。动物体的神经、肌肉、消化乃至整个新陈代谢都需要一定的体温来保证它们的正常工作。由于爬行动物缺乏体温内部调节机制,因此被称作变温动物。 当外部环境的温度下降时,爬行动物的体温随之下降,其行动也变得迟缓。因此,在较冷的气候条件下,我们会看到蜥蜴趴在石头上晒太阳以提高体温;如果外部气温过高,它们也会“中暑”,这时候它们往往躲到洞穴或岩缝中“避暑”。 因此,爬行动物依靠外界温度来调节自己的体温,哺乳动物则可通过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来产生热量,并通过出汗或喘气来散发多余的热量。 显然,对于爬行动物来说,在寒冷的阴天或夜晚,它们无法利用太阳能来温暖自己,因而行动会变得迟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今爬行动物大多分布在地球上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因为那里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衍。 中生代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是使恐龙繁盛的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之一。 直到 20 世纪下半叶,古生物学家还争论不休:恐龙究竟是像蜥蜴一样的冷血动物,还是像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的温血动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