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白游
黄白游,讲的是颜色,似乎又不是颜色,这正是中国传统色的微妙之处。颜 色可以来自天地万物的具象,也可以来自人类心灵的意象。之所以选择黄 白游作为一种色名,因为它兼具了具象和意象两重美感。 写《牡丹亭》的明代文人汤显祖,文采斐然,章句拔群,然而仕途不顺。友 人吴序劝汤显祖到徽州去晋见退休在家的宰相老师许国,汤显祖却写了一 首《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 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黄白,既是具象的黄山、白岳(齐云山),也是意象的**梦 ;既是具象的黄 金、白银,也是意象的富贵梦。友人说的对 :去徽州见见你的老师许国,黄 白之间,气象万千,富贵袭人。在汤显祖的心里,徽州的黄白已经不是**梦、富贵梦,而是他一生无法抵达的世俗之气,他选择了放弃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请原谅我一生痴绝,不去徽州也罢,我这一生,既没有**梦,也 没有富贵梦。 汤显祖之后,我们不但把黄白游看作黄、白中间的颜色,还看成我们挥之不 去的**梦、富贵梦。 第六 海天霞
海天霞,这是明代宫廷染色的一种色名。《酌中志》是明代宦官刘若愚创作的宫闱秘闻笔记,提到“海天霞,内织造局所造新色也,似白而微红”,并且有诗描述“局官呈进夏前罗,雨霁轻霞漾海波”。 内织染局,负责织染御用以及宫内使用的缎匹绢帛,分设南北两局,在明代是一个大机构:南京的南局,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时有军匠2785名;北京的本局,在嘉靖四年(1525年)时有军匠2164名。作为内织染局的染色新尝试,海天霞无疑是成功的,明末诗人秦兰徵的《天启宫词》里,依旧赞叹:“烂漫花棚锦绣窠,海上霞色上轻罗。斗鸡打马消长昼,一半春光戏里过。” 海天霞用于宫人春季打底内衣,面料和配色是有讲究的:“用天青竹绿花纱罗当青素衬,以海天霞色淡红里衣内外掩映,望之如波纹木理焉。”淡红配青绿,这是一种出视觉效果的红绿配,加上面料是轻罗,穿在身上如同“瑟瑟波纹衬海霞”,海天霞名副其实。 刘若愚是在狱中记叙海天霞这种美好的颜色的,他坚信自己是蒙冤,在狱中写了13年,完成了接近《史记》四分之一篇幅的《酌中志》后,来到了崇祯帝眼前,据说崇祯帝看到这本书“戚然改容”,刘若愚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记叙美好总是有希望的。 第十二 欧碧
欧碧,出自洛阳牡丹花色。北宋文人张邦基《墨庄漫录》里说:“洛中花工,宣和中,以药壅培于白牡丹,如玉千叶、一百五、玉楼春等根下。次年,花作浅碧色,号欧家碧,岁贡禁府,价在姚黄上。尝赐近臣,外廷所未识也。”这种牡丹花的颜色是浅绿色,欧姓家族培育的,故称欧碧。南宋诗人陆游在他的牡丹花谱《天彭牡丹谱》里也说:“碧花止一品,名曰欧碧。其花浅碧,而开晚。独出欧氏,故以姓著。” 宋代牡丹谱,至少有17部,其中大半已失传。五代十国时主要在江南栽培牡丹,所以宋代的部牡丹谱出现在江南,而后栽培**转移到洛阳,及至宋室南迁,成都和彭州成为牡丹栽培**,陆游的《天彭牡丹谱》就是记叙成都北部彭州的牡丹。写牡丹谱,需要园林花艺知识,更需要的是有钱有 闲和艺术修养,牡丹谱的作者是以此为身份标签的。吴越末代国君钱俶的 儿子钱惟演在屏风上写下90余种花名,说要写《花品》,他的仰慕者欧阳 修把这件事记下来,自己写了《洛阳牡丹记》。 牡丹以培育者的姓氏命名,这是惯例,牡丹花王姚黄也是这么来的。明末诗人陈维崧写过一首词:“欧碧姚黄,总是让他风韵。紫府家乡原不远,红楼伴侣休相混。”实际上,欧碧的名贵还在花王姚黄之上。 第二十二 黄丹
黄丹,来自古代炼丹术合成物质的色名。春秋战国时,因为采矿和冶炼的经验积累,开始出现炼丹的术士,他们声称可以通过秘方获得长生不老的**或者贵金属。黄丹是术士用铅、硫黄、硝石等合炼而成,所以也叫铅丹。黄丹的颜色是像初升太阳一样的赤黄色。 炼丹术是中国古代矿物合成颜料的开始,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炼丹术蓬勃发展,合成矿物颜料也随之广泛应用,在今天考古的兵马俑、壁画现场都有印证。南宋道教思想家陈楠留下的炼丹口诀“黄丹胡粉密陀僧,此是嘉州造化能”中,合成的矿物颜料有铅丹(黄丹)、铅白(胡粉)、铅黄(密陀僧)。这些合成颜料,还有银朱等,到今天仍然是中国画常用颜料,苏州姜思序堂还在生产和销售。 2019年10月,日本德仁天皇即位礼,天皇的候选继位人穿的就是“黄丹袍”,日本**的礼服保存和延续了中国唐代传入的服色。帝王的候任者,通常是皇太子,像初升的太阳,因而太子服色就设定成初升太阳的黄丹色。在日本,黄丹是以栀子加茜草染色的草木染。 乾隆帝写过一首诗,描述自己秋天打猎入木兰围场时看到的绚烂秋色:“两峰排闼相辟阖,万林开画纷黄丹。”夏天消暑秋天围猎,确实是帝王生活。